内容简介 · · · · · ·
血肉组成的生命,终有一天会有另一种觉醒。
作家李锐经典中短篇小说集,书写特殊时代人们的精神困境。
中国文坛独树一帜的作家李锐中短篇小说集。李锐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刻画,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魅力。他关注那些艰难且病态的生命,书写他们的生活困境,揭示生存的真相。他刚硬、冷峻的文字背后,既有对生的尊重和敬畏,也有对死亡的同情和怜悯。
故事里的人们有着最朴素的欲望,想活、想饱、想女人、想出头……正是这些欲望,推动他们在看不到尽头的生命中,茫然无措地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以血肉组成的生命,终有一天会有另一种觉醒。
在吕梁山干旱贫瘠的黄土塬上,“历史”这个词儿,就是有人叫谷子黄了几千次,高粱红了几千次。
在封闭贫瘠的古老山梁下,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劳作不息。有人为了本能的欲望,屈服、反抗,在挣扎无用后向命运低头。...
血肉组成的生命,终有一天会有另一种觉醒。
作家李锐经典中短篇小说集,书写特殊时代人们的精神困境。
中国文坛独树一帜的作家李锐中短篇小说集。李锐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刻画,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魅力。他关注那些艰难且病态的生命,书写他们的生活困境,揭示生存的真相。他刚硬、冷峻的文字背后,既有对生的尊重和敬畏,也有对死亡的同情和怜悯。
故事里的人们有着最朴素的欲望,想活、想饱、想女人、想出头……正是这些欲望,推动他们在看不到尽头的生命中,茫然无措地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以血肉组成的生命,终有一天会有另一种觉醒。
在吕梁山干旱贫瘠的黄土塬上,“历史”这个词儿,就是有人叫谷子黄了几千次,高粱红了几千次。
在封闭贫瘠的古老山梁下,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劳作不息。有人为了本能的欲望,屈服、反抗,在挣扎无用后向命运低头。有人被历史的洪流裹挟而来,在理想的感召下,真诚地希望、真诚地死亡。有的人想成为这片土地的启蒙者,却一次次成为历史戏弄的对象。
李锐笔下的各色人物,构成了一段历史的仓皇与失真。我们在不同故事中,看到人性的善恶、无望的理想,还有对历史的反思。
高粱红了几千次的创作者
· · · · · ·
-
李锐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锐,祖籍四川,长于北京,年轻时期赴山西插队,之后长留此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李锐凭“吕梁山系列”小说崛起,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创作风格。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传说之死》,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作品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2004年3月获得法国“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目录 · · · · · ·
运河风
古墙
传说之死
黑白——行走的群山
北京有个金太阳
喜欢读"高粱红了几千次"的人也喜欢 · · · · · ·
高粱红了几千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回望的眼眸——沉重的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文化反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不是一个喜欢阅读小说的人,特别是这种主题过于严肃的"纯文学作品",感觉读起来有些"费劲"。李锐先生的这本《高粱红了几千次》包括了六部中篇小说,都是那种有着深刻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意蕴的作品。一开始我也感觉到读起来比较吃力。我是慢慢读完的,中间有一段时间感觉作者... (展开)
读《高粱红了几千次》随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次参加宿州读书会的共读活动书目是作家李锐的《高粱红了几千次》,又一位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上期活动中读了蒋韵的《完美旅行》十分喜爱,在参加活动时就听书友说,蒋韵与李锐二人是夫妻,这么好的缘分这么好的书,让我忍不住从网上去了解一下这两位作家。除了了解到这是两... (展开)
高粱红了几千次《宿州书友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有幸读了李锐的《高粱红了几千次》,不得惊叹李锐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的作家,每次读他的书都让我深深的折服,感叹中国还有这样好的作家,给我们好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深刻的反省。 很喜欢《传说之死》,六姑婆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她代表了中国女性的刚强,坚韧和执着。六姑婆七... (展开)
吕梁山的历史经久不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震撼人心的伤痕文学作品,是真实人性的直白体现,是理想与现实,欲望与自律等人生与社会矛盾的血脉喷张,善良朴素的人性在吕梁山黄土塬上一代传承着一代,李锐老师经典的传奇故事也经久不息!成长于北京年轻时去山西贫瘠的黄土塬上插队的李锐老师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他历经的坎... (展开)
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高粱红了几千次,说的就是历史,就像谷子黄了几千次。 作家李锐的《高粱红了几千次》有六个故事,读完之后觉得好凝重压抑。他们穷极一生追求的似乎都离他们越来越远,就如镜中月水中花。那个时代的存在也许有他的必然性,但是真的让我喘不过来气,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不知道会... (展开)
读《高粱红了几千次》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借由宿州书友会举办的共读活动,我有幸得到了《高粱红了几千次》这本书,它的名字可能于我这个年纪二十出头的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封面的一句话“以血肉之躯组成的生命,终有一天会有另一种觉醒”却又让我放下包袱,毅然选择了它,我想这就是缘分吧! 首先是第一则故事《... (展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宿州读书会第十八次共读书目,是鹭江出版社新出的《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系列,这次有好几种可以选读,有的书友全部选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挑了李锐的《高粱红了几千次》。 故事都是发生在山西吕梁山的黄土塬上。李锐当年就是插队到那儿,之后长留此地的知青。他提出“叙述就是... (展开)
无情的时代 暖暖的人心 ——作家李锐《高粱红了几千次》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印象之中,我第一次阅读作家李锐的作品即是手头的这本《高粱红了几千次》。。掩卷读罢,我不仅对书中这些悲剧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了许多同情与怜悯,庆幸自己生长在如今和平安定的年代。 “在吕梁山干旱贫瘠的黄土塬上‘历史’这个词儿,就是有人叫谷子黄了几千次,高粱红了几千次... (展开)> 更多书评 22篇
0 有用 觉今非又昨非 2019-11-01 00:27:24
颇有苍凉感:几千年起于泥土的生命与活力,都绝望地回归泥土之中。即使是金红的日光,虽然足够灼人,也不过是匆匆的过客
0 有用 万里精品 2018-12-17 16:44:16
震撼人心的伤痕文学作品,是真实人性的直白体现,是理想与现实,欲望与自律等人生与社会矛盾的血脉喷张,善良朴素的人性在吕梁山黄土塬上一代传承着一代,李锐老师经典的传奇故事也经久不息!
2 有用 Sangpapa 2020-05-10 22:05:37
李锐笔下最常见的主题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向下理想,也向上理想,但却不被下面理解,也不被上面接受,他们最后的归宿都是被迫与自己同归于尽,以证明理想永存。然而理想还是跟高粱一样,春意浓时凶猛生长,秋风起时一刀收割,来年继续种地养娃娃。
0 有用 四百堂 2022-11-26 02:19:59 湖北
历史里的波澜壮阔逃不过化作一抔黄土的结局,莽莽荒原,阒然无声。
2 有用 GYGY 2019-08-13 17:21:04
这个评论有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