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佩撒旦阿莱佩的书评 (24)
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意大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老埃科在专栏里面主要体现了几个立场: 1。 骂贝卢斯科尼,不失时机地说他的外号:贝卢斯科屌。在一篇里面还暗示他不如希特勒,希特勒还蛮忠贞的。 2。 体现女权主义思想,为女哲学家,历史上那些名人的妻子鸣不平; 3。谈论种族问题,宗教问题,犹太问题,穆斯林问题,天主教... (展开)No More, This is the Last One
我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读到Umberto Eco的书的。当时我闲来无聊,在五道口的万圣书园一带逛游。一天,在一个二楼,我看见这本《丑的历史》。 [丑的历史] 这书对于一个学生实在是有点贵,同时也太大了,寝室没有地方放。所以我接连两三天都会傍晚去书店站着看这本书。看完之后,我...
(展开)
当一条直线在另一条直线上升起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埃科开篇即阐明“流动社会”的概念: 随着群体概念陷入 危机,个人主义开始肆无忌惮地滋长。人们没了同伴,多了敌人,彼此警觉提防。 这种主观主义逐渐破坏了现代社会的根基,令其日益脆弱,以至于所有的参照基点全都消失,整个社会消融成液体般的流动状态。人们不再确信自身的... (展开)(转帖)李公明 | 一周书记:如何才能使艾柯……闭嘴?
上海书评2020-04-30 意大利作家、历史学家和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1932——2016)的专栏文集有好几本已翻译为中文,从《带着鲑鱼去旅行》《密涅瓦火柴盒》《倒退的年代》到去年出版的这部《帕佩 撒旦 阿莱佩:流动社会纪事》(李婧敬、陈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
(展开)
从流动的社会里淌过——评《帕佩撒旦阿莱佩——流动社会纪事》
我们有办法在这个流动的社会里生存下去么?有!那就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流动的社会里。这种流动性首先应该被理解,继而才能被超越。 《流动的社会》 众所周知,埃科是意大利人,咖啡是他们的灵魂。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打开了随书附赠的挂耳咖啡。咖啡的香气随着流淌在...
(展开)
真实再现流动社会的本质
by 谷立立 从1985年到2015年的30年间,翁贝托·埃科为意大利《快报》周刊写下了大量专栏文章。其中大部分结集为《带着鲑鱼去旅行》《密涅瓦火柴盒》《倒退的年代》三本小册子。剩下的一半,分别写于2000年到2015年。这是埃科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他观察社会的热情却没有因为人...
(展开)
【品 · 鉴】一些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埃柯“密涅瓦火柴盒”专栏的最新合集,副标题“流动社会纪事”,文章按主题分为十四个专题,如“倒退的年代”“上网”“论手机”等等,文章都不长,一页左右,但整部书规模极大。 如果我是意大利人的话,可能会对这部书更有好感,感觉出版社如此营销这本书,对得起埃柯的名声,... (展开)从点到体:流动社会的光影
就在最近,关心时事的人一定注意到了这样一件事:浙江淳安县一个名叫章子欣的9岁小女孩被一对夫妇租客以带其参加上海的一个婚礼并让孩子当花童的理由带走随后失联的新闻。事件发生后,人们议论纷纷。事过不久,失踪的孩子找到了,却已离奇死亡。究其原因,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打...
(展开)
公鸡,驴子,帕佩撒旦阿来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趣的是,这本书前勒口对埃科的第一个介绍就是"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 这本书作为埃科的专栏文章合集,包罗万象,百无禁忌,一锅乱炖,涉及时政、文化现象、理论思考、文学批评、书评甚至是嘴炮(埃科真是不黑贝卢斯科尼不舒服斯基),读起来相当畅快,一改埃科小说的晦... (展开)《帕佩撒旦阿莱佩》:这一术语使用了矛盾修辞法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5470.html 一本书讲述的故事是由指纹、空白处的注释、下划线、扉页上的签名,甚至是蛀虫咬出来的洞组成。 ——《触 摸书籍》 没有空白处的注释,没有下划线,没有扉页上的签名,当然更没有蛀虫咬出来的虫洞,它清清爽爽、完完整整,...
(展开)
对未来提高警惕!全速倒退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帕佩撒旦阿莱佩》这个书名来自于但丁的《神曲》中《地狱篇》第七歌第一行:“帕佩撒旦,帕佩撒旦阿莱佩。”无数的学者想要弄清楚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最终还是将其认定为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呓语,这本书像这句话一样天马行空却又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书的副标题叫“流动的社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