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紅樓夢脂評匯校本》自二〇一三年十月出版以來,受到普通紅迷的廣泛歡迎,也得到紅學界前輩的關愛。梅節先生欣然為本書題詞:“紅壇新枝,特出冠時。沾溉後學,豈不我思。”蔡義江先生賜函鼓勵,認為本書“採用的版本及批語編排設計都非常恰當,校文也相當精審,實為難得的好書。”《紅樓夢學刊》為本書發表書訊,譽之為“網絡紅學的代表作”。《紅樓夢研究輯刊》組織了專題筆談,胡文彬、董志新、蕭鳳芝、詹丹等老師參與了筆談,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北京大學陳熙中教授惠贈新著《紅樓求真録》,其中有關語詞考释的文字讓筆者深受教益。還有許多專家學者和紅迷朋友通過不同方式給予指教和鼓勵,如卜喜逢、雲水齋主等諸位對繁體本的正字提出了許多具體意見。此外,浙版數媒的肖若臻和龍傑两位老師,為本書的再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浙江古籍出版社責任編輯鄭雅來女史認真細緻的工作,使書稿質量又有了進一步提...
《紅樓夢脂評匯校本》自二〇一三年十月出版以來,受到普通紅迷的廣泛歡迎,也得到紅學界前輩的關愛。梅節先生欣然為本書題詞:“紅壇新枝,特出冠時。沾溉後學,豈不我思。”蔡義江先生賜函鼓勵,認為本書“採用的版本及批語編排設計都非常恰當,校文也相當精審,實為難得的好書。”《紅樓夢學刊》為本書發表書訊,譽之為“網絡紅學的代表作”。《紅樓夢研究輯刊》組織了專題筆談,胡文彬、董志新、蕭鳳芝、詹丹等老師參與了筆談,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北京大學陳熙中教授惠贈新著《紅樓求真録》,其中有關語詞考释的文字讓筆者深受教益。還有許多專家學者和紅迷朋友通過不同方式給予指教和鼓勵,如卜喜逢、雲水齋主等諸位對繁體本的正字提出了許多具體意見。此外,浙版數媒的肖若臻和龍傑两位老師,為本書的再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浙江古籍出版社責任編輯鄭雅來女史認真細緻的工作,使書稿質量又有了進一步提升。對大家的支持和幫助,筆者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作為業餘研究者,在本書整理和修訂過程中,筆者深感綆短汲深,力有不逮。期待各界師友繼續賜教,使本書逐步趨於完善。
吴銘恩 二〇一八年四月三十日
作者简介 · · · · · ·
吴铭恩,广东潮州人。《红楼梦》研究者,创办红楼梦主题网站“抚琴居”,曾任上海《红楼梦研究辑刊》编委。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脂评汇校本》。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校读札记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系以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早期脂本为底本,汇集了戚序本、蒙府本等其他脂批本的部分脂批,并参考、吸收若干新校标点排印本的校点成果整理而成。本书正文以甲戌本及庚辰本为底本,以其他各脂本参校。第六十四、六十七回缺文据列藏本补。在校读整理过程中,偶有所得,援笔记下若干条札记,现附录于书末,以就正于各方朋友。 甲戌本凡例 《甲戌本凡例》,其他各本均无,且均从“此开卷第一回也”处作为正文开始。此凡例的真伪在红学界虽有争议,但其非曹雪芹亲作,却得到公认。 值得注意的是,红学界曾为本书诸异名先后、哪个是曹雪芹原定名而争执。从本书凡例看,首先说“红楼梦旨义”,不说“石头记(或其他名)旨义”。接下去解释书名极多,也是第一个提到《红楼梦》,且说此名“是总其全部之名也”。看来,此书初稿时是题名极多,但最后甲戌年定稿时作者已经定名《红楼梦》。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个名字则是脂砚选用的。第一回“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句可证。所以本书题名《红楼梦脂评汇校本》,不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关于书名优劣的问题,我觉得比较次要。《石头记》显得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的,更耐人寻味。但因此也给不了解本书梗概的读者产生困扰。而《红楼梦》一名,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容易让读者产生一读的兴趣。这也是时至今天,《红楼梦》作为书名在出版物中占绝对优势的原因。 “次年”还是“后来”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到: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次年”,各本均同,只有戚本、舒本改为“后来”。从后文可以看出,元春比宝玉显然远不止大一岁。如下文第十八回: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1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紅樓夢脂評匯校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紅樓夢脂評匯校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紅樓夢脂評匯校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Kindle最佳红楼梦版本测评兼重读手记


红楼梦版本及本书简评
> 更多书评 29篇
-
《红楼梦》第一回开篇即云:“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后又题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作为作者,曹雪芹为什么要自言荒唐?脂砚斋在“说起根由,虽近荒唐”批曰:“自占地步,自首荒唐,妙。”说曹雪芹自言荒唐是“自占地步”,在读者之前便先作出定评。但如此何以就“妙”,脂砚斋也不说明。照现在的看法,通俗地讲,不少人都会觉得曹公是作“预防针”之用。包括他之后写...
2022-05-05 00:01:43
《红楼梦》第一回开篇即云:“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后又题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作为作者,曹雪芹为什么要自言荒唐?脂砚斋在“说起根由,虽近荒唐”批曰:“自占地步,自首荒唐,妙。”说曹雪芹自言荒唐是“自占地步”,在读者之前便先作出定评。但如此何以就“妙”,脂砚斋也不说明。照现在的看法,通俗地讲,不少人都会觉得曹公是作“预防针”之用。包括他之后写“大荒山”、“无稽崖”,一再强调“荒唐”二字,读者看了若真觉荒唐也没什么,毕竟作者开头便明说了。由此看来,作者其实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揣度读者的阅读感受。即便如曹雪芹那样的纯粹作者,也无法脱离读者意识。不过,曹公这种行为的心理也许还可以深挖。在笔者看来,其背后混杂着自傲、自卑、自嘲、自哀。自傲的体现依然在于曹雪芹的读者意识。他第一回说:“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饱淫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还说“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如果结合上下文对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结合对“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的不屑,可以看出曹雪芹这几句话看似谦辞,实则傲语。曹公的自卑与自嘲是相伴而生的。首先,曹雪芹在潦倒的境况下进行小说写作,此是写作行为之荒唐。他自言锦衣纨袴之时,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到如今风尘碌碌,只一事无成。在这样潦倒的境遇下,不熟练诗文,不驰骤要路,反倒在茅檐蓬牖、瓦灶绳床的环境中通过写作而追忆往昔。并且,写作的体裁并非正统的诗文,而是在当时被视为“小道”的小说。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荒唐的,曹公也自觉荒唐,但他无法做出改变,最多只能自嘲一下。写作成了他用一生去贯彻的事业,并且这种事业没有外在目的,与卡夫卡一样,他进入了纯粹的写作状态。与卡夫卡不同的是,曹雪芹只专写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然而心理障碍还是有的,曹雪芹对自己无法停下的“无用”事业感到荒唐。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那块石头的设定也是“无材可去补苍天”。再者是自哀。第一回说空空道人见石头上文字“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其中大旨谈情,又不过实录其事”,最后还是“因毫不干涉时世”,方才抄录。脂砚斋将这三句皆评为“要紧句”。再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凡例》中(仅见于甲戌本,其余各本均无凡例,但将此处凡例第五条“此开卷第一回也”大致并入第一回中)的第五条特别写道:“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书中这样反复说明,倒给人一种此地无银的感觉。即便后者并非作者自道,但我们看完全书也会觉得,其中情节“有涉于世态”者肯定不止“一时”。《红楼梦》本就继承了《金瓶梅》的写法,写出了不少“世态人情之歧”。小说内容是如此,但作为作者,为了某种原因不得不反复强调自己的书并未“干涉时世”,这既是一种荒诞,也是一种悲哀。此即现实世态之荒唐。此外,《红楼梦》的第一首标题诗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在这首诗表达了他真切的感怀与对读者的期望。他似乎在说,虽然此书看似荒唐,但寄托了我全部的血泪,有哪一位读者能够体会呢?此处,即表现曹公的真情,虽言荒唐,但并不荒唐,是他半生血泪的凝结。他自言荒唐是觉得大部分读者都会这么看,他自表不荒唐,是期望有读者能体会到他的心情。
回应 2022-05-05 00:01:43 -
lanyutouling (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
lanyutouling (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凤姐夸探春“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平儿笑道:奶奶也说糊涂话了,她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她?” 可见在地位等级森严的大家府邸,就算庶出,探春也凭自己的能力站稳了脚跟,赢得了众人的尊重。赵姨娘总怨自己不受待见,其实正是因为她自己又蠢又无能,才被众人看不起。2021-04-10 16:25:21
-
《红楼梦》第一回开篇即云:“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后又题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作为作者,曹雪芹为什么要自言荒唐?脂砚斋在“说起根由,虽近荒唐”批曰:“自占地步,自首荒唐,妙。”说曹雪芹自言荒唐是“自占地步”,在读者之前便先作出定评。但如此何以就“妙”,脂砚斋也不说明。照现在的看法,通俗地讲,不少人都会觉得曹公是作“预防针”之用。包括他之后写...
2022-05-05 00:01:43
《红楼梦》第一回开篇即云:“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后又题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作为作者,曹雪芹为什么要自言荒唐?脂砚斋在“说起根由,虽近荒唐”批曰:“自占地步,自首荒唐,妙。”说曹雪芹自言荒唐是“自占地步”,在读者之前便先作出定评。但如此何以就“妙”,脂砚斋也不说明。照现在的看法,通俗地讲,不少人都会觉得曹公是作“预防针”之用。包括他之后写“大荒山”、“无稽崖”,一再强调“荒唐”二字,读者看了若真觉荒唐也没什么,毕竟作者开头便明说了。由此看来,作者其实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揣度读者的阅读感受。即便如曹雪芹那样的纯粹作者,也无法脱离读者意识。不过,曹公这种行为的心理也许还可以深挖。在笔者看来,其背后混杂着自傲、自卑、自嘲、自哀。自傲的体现依然在于曹雪芹的读者意识。他第一回说:“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饱淫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还说“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如果结合上下文对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结合对“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的不屑,可以看出曹雪芹这几句话看似谦辞,实则傲语。曹公的自卑与自嘲是相伴而生的。首先,曹雪芹在潦倒的境况下进行小说写作,此是写作行为之荒唐。他自言锦衣纨袴之时,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到如今风尘碌碌,只一事无成。在这样潦倒的境遇下,不熟练诗文,不驰骤要路,反倒在茅檐蓬牖、瓦灶绳床的环境中通过写作而追忆往昔。并且,写作的体裁并非正统的诗文,而是在当时被视为“小道”的小说。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荒唐的,曹公也自觉荒唐,但他无法做出改变,最多只能自嘲一下。写作成了他用一生去贯彻的事业,并且这种事业没有外在目的,与卡夫卡一样,他进入了纯粹的写作状态。与卡夫卡不同的是,曹雪芹只专写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然而心理障碍还是有的,曹雪芹对自己无法停下的“无用”事业感到荒唐。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那块石头的设定也是“无材可去补苍天”。再者是自哀。第一回说空空道人见石头上文字“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其中大旨谈情,又不过实录其事”,最后还是“因毫不干涉时世”,方才抄录。脂砚斋将这三句皆评为“要紧句”。再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凡例》中(仅见于甲戌本,其余各本均无凡例,但将此处凡例第五条“此开卷第一回也”大致并入第一回中)的第五条特别写道:“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书中这样反复说明,倒给人一种此地无银的感觉。即便后者并非作者自道,但我们看完全书也会觉得,其中情节“有涉于世态”者肯定不止“一时”。《红楼梦》本就继承了《金瓶梅》的写法,写出了不少“世态人情之歧”。小说内容是如此,但作为作者,为了某种原因不得不反复强调自己的书并未“干涉时世”,这既是一种荒诞,也是一种悲哀。此即现实世态之荒唐。此外,《红楼梦》的第一首标题诗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在这首诗表达了他真切的感怀与对读者的期望。他似乎在说,虽然此书看似荒唐,但寄托了我全部的血泪,有哪一位读者能够体会呢?此处,即表现曹公的真情,虽言荒唐,但并不荒唐,是他半生血泪的凝结。他自言荒唐是觉得大部分读者都会这么看,他自表不荒唐,是期望有读者能体会到他的心情。
回应 2022-05-05 00:01:43 -
lanyutouling (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
lanyutouling (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凤姐夸探春“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平儿笑道:奶奶也说糊涂话了,她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她?” 可见在地位等级森严的大家府邸,就算庶出,探春也凭自己的能力站稳了脚跟,赢得了众人的尊重。赵姨娘总怨自己不受待见,其实正是因为她自己又蠢又无能,才被众人看不起。2021-04-10 16:25:21
-
lanyutouling (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通篇读下来,竟觉得刘姥姥是全书最温暖之人,每次来都给大观园众人带来欢乐。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宫大观园,吃饭前一个插浑打科把众人笑弯了腰。刘姥姥经常自嘲自笑,须知若非内心强大之人,哪能如此举重若轻?多少人往往因为别人对自己尊重少了一分就着恼生气,刘姥姥却全无偶像包袱。别人取笑她,她还泰然处之迎合对方,真是人情世故通透练达。但凡贫贱之人攀附豪门,大多势利之辈,刘姥姥却始终怀念感恩之心。第一回凤姐给她...2021-04-04 13:47:21
论坛 · · · · · ·
为什么从二十八回以后脂批数量骤减 | 来自Benzodiazepine | 4 回应 | 2021-10-29 16:58:26 |
整理者吴铭恩勘误,来源公号脂评红楼 | 来自子庸 | 2021-01-18 13:58:2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 万卷出版公司 (2013)9.8分 1645人读过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9.8分 278人读过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9.6分 8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紅樓夢脂評匯校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如夢 2019-12-20 20:40:37
繁体竖排
2 有用 魔鞭甩甩 2020-08-03 13:00:21
本子是好的,扣一星给用纸和装订。如果这本书的用纸和装订是台湾里仁书局《金瓶梅词话》那样的质感,那么这就是目前为止市面上最好的脂评红楼梦了。(不懂我在说什么的你将两者上手对比就懂了)
4 有用 lanyutouling 2021-03-30 21:14:49
这个版本有三好,一是脂本,汇集了所有的脂评,省的一个个版本去翻了。二是繁体竖排,从前室友说看红楼梦必须得繁体竖排才有感觉,我深以为然。三是朱墨双色印,正文宋体黑色,脂评楷体朱色,一目了然。可惜只有上册如此便利,中册下册只有墨批了,有点遗憾。不过这个版本对初读者不太友好,这也是所有脂本的特点,就是剧透太严重,尤其是一些回前批,等于是内容概要加中心思想提炼,初看红楼梦的还是找个程本先过一下正片,然后再... 这个版本有三好,一是脂本,汇集了所有的脂评,省的一个个版本去翻了。二是繁体竖排,从前室友说看红楼梦必须得繁体竖排才有感觉,我深以为然。三是朱墨双色印,正文宋体黑色,脂评楷体朱色,一目了然。可惜只有上册如此便利,中册下册只有墨批了,有点遗憾。不过这个版本对初读者不太友好,这也是所有脂本的特点,就是剧透太严重,尤其是一些回前批,等于是内容概要加中心思想提炼,初看红楼梦的还是找个程本先过一下正片,然后再看脂本开超级弹幕,这样观赏体验才最好。人说人生三大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读完深感诚哉斯言。 (展开)
3 有用 Nathanaël 2019-06-06 16:19:44
我意识到作者一边写,脂砚斋一边评,读者一边看,谁发明的评点本,人声鼎沸如茶馆,这般热闹好看…!这就是古代的弹幕啊
0 有用 Elisa 2019-05-01 17:33:02
因为看话题红楼梦忽略的细节,导致想再看一遍红楼梦。80回后可能是情节可能是补,总觉得细节描述少了很多,看得心里悲戚戚的
0 有用 小废墟 2022-06-21 02:28:25
买了,这个版本确实好,就是中下只有墨批,为什么,太伤心了
0 有用 广陵散人 2022-04-18 16:26:38
汇集补缀之功
0 有用 怪人小强有朵花 2022-03-28 21:50:30
人生三恨,红楼未完
0 有用 Twocar000 2022-03-13 14:08:18
翻来覆去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红楼梦一生挚爱。这个版本也非常精致,繁体竖排读着很有古韵。
0 有用 江湖书生叶翩翩 2022-01-29 12:55:20
人生一大成就,真的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