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圣乃得真孔子 短评

热门
  • 0 Babynumb Nada 2012-01-08 03:02:08

    李零“我们的经典”系列中的第一本(余三本为读《周易》《老子》《孙子兵法》),刚读了一半,推荐!用作者的话说,这四本书的意旨皆在“重归古典”(真正的古典),也就是从文本出发,老老实实探寻现代人眼中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智慧的原典。至于评论,本书题辞说得好:“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药,真药假药都有人要。同理,世上也有两种道德,普通人的道德和商业道德。窃以为,如果你对真药更感兴趣一些,这四本书都值得一读。

  • 0 阳极-半导体 2020-07-25 14:01:02

    好好训诂不好吗,瞎解释

  • 0 书途穜归 2015-04-10 20:17:53

    下班在办公室读了几页。

  • 0 永夏之人 2022-09-25 16:26:25 四川

    不严谨,插科打诨,随意,不适合做学术

  • 0 Katherine景 2023-01-16 18:18:10 内蒙古

    听书: 开启百家争鸣

  • 0 Pike 2019-02-20 23:56:24

    在看到曲阜旅游指导前我觉得都还好……

  • 0 FACT 2018-06-23 23:15:29

    满嘴的北京痞子气,满嘴的傲娇,学问还可以吧

  • 0 chameleon 2018-01-19 22:48:37

    研究孔子,要用平视的眼光,依据历史资料,归纳和分析孔子的真实思想。孔子是当时学问最大的人,他最重视德与礼,但开出来的药方却没有运用的条件,恐怕也并不可行。孔子最重要的价值是开启了百家争鸣,通过儒家与诸子百家间的互相批评,达到了思想上的空前自由、学术上的空前繁荣,才有了中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1.去掉孔子的圣人名号,不是为了否定孔子,而是为了客观看待他不容忽视的真正价值。2.阅读《论语》的大忌,是将它作为意识形态,当做政治、道德甚至宗教教条,以至于为了维护孔子的圣人地位,用现在的价值观进行曲解。3.孔子的话,都是说给精英和君子的,孔子关心的事和没有贵族身份的“小人”们无关。4.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号,实际重视的是加工之后的儒家伦理和政治实用主义;儒生们崇拜孔子,实际依托的则是科举制度。

  • 0 嘉歡💋 2020-05-21 13:25:51

    揭开政治化后的圣人面纱,孔子其实只是一名德行高尚的教书匠。他的观念也有偏颇之处,他的言论面向精英贵族,面向君子而非小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确实存在着对妇女的歧视。但他也的确是春秋时期道德最高尚的人。他和他的弟子眼中的理想国就是人人都为道德上的君子的君子国,但他的言论却无可行性。而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开启了百家争鸣,成全了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哲学思辨时代。“性相近,习相远”确实是孔子说的,但“人之初,性本善”则是孟子的言论。更认同荀子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0 2023-05-23 13:35:51 上海

    李零写了不少书呢,有点火

  • 0 不爱干正事的mo 2012-06-21 01:25:51

    还原本心,何必牵强附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