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 短评

热门 最新
  • 32 林雨飞 2018-08-20 11:19:16

    花了一个小时看完了,真是太水了。除了前言和书名不错,内容基本上是公众号文章合集。书没有整体结构,很散,每篇的内容事例巨长,又没什么干货……还不如看看他平时知乎的文章呢……#No. 066#

  • 17 笑颜者 2018-08-31 08:49:44

    一直很喜欢李老师文章和观点,知乎上的文章基本都看了,live也基本都听了。当满怀期待的拿到这本来书时还是有点有失望的,还是离散的文章合集,缺乏系统性

  • 9 山程水记 2018-08-17 07:38:13

    李老师真的有颗温柔善良的内心,当他的女儿该有多么幸福。这本书真是当下恐婚主义泛滥的一股清流,看完我有些不那么害怕小孩子了蛤蛤。

  • 5 独里朵 2020-02-06 18:17:16

    听过作者的一些音频,很难将这文字中的俏皮劲儿,和通过他口头表达中传递出的逻辑联系到一块儿。“刮目相看”了。 有标题党之嫌。整体内容一般,还不如作者本人的专栏内容走心。某些片段的方法论还是可取的,可惜较少。可能更适合那类随便看看,不愿想得太深入,又觉得挺有道理的读者,会和书的风格比较搭。

  • 4 xun 2018-08-02 00:27:10

    习惯性购买,习惯性第一时间看完。啊!我好像是第一个书评!(然而这书没有音频好)

  • 3 山间一树 2019-02-14 18:17:14

    很有启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焦虑和观念其实都是受到传媒影响和放大的。李松蔚老师的文字总是能传递出一种温柔、平静的力量。 一个家庭的局面究竟如何,其实是整体的家庭成员“合谋”出来的,没有绝对的说某个人要承担全部责任。 美中不足是,过于零散,希望能写出更成体系的作品。

  • 2 杏小主 2018-07-26 10:16:10

    原以为会有部分的最新创作,没想到基本是之前在网上发过文章的合集,有点小失望,但还是非常喜欢李老师看问题的一些视角,最喜欢的是“课题分离”那篇。

  • 3 lauren 2019-08-08 19:09:16

    没有什么硬知识,不过倒是通俗易读,是非常适合的普众读物了。 但是真的不算是普及心理学,因为就没讲什么硬理论,就跟把他公众号的文章看一溜似的,攒本书出来卖,也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 2 gcgag 2019-03-21 15:42:34

    很多话题浅淡辄止

  • 2 了不起的小桔子 2018-08-25 22:14:13

    李老师连序也没写,不知是因何原因出书,有些失望是真的,没感受到用心~

  • 1 黄四娘 2018-11-14 03:36:21

    对小白来说确实收获良多

  • 2 thezxz 2018-08-15 21:23:41

    许多文章都对我启发很大

  • 1 轩辕十四 2021-09-06 16:40:20

    本书的理念是:敬畏改变,尊重事实。分五个部分:自我成长、人际关系、亲密关系、育儿与家庭。关于自己,本书讲到:面对、承认苦难是走出苦难的第一步;贴标签很可能变成设限;相对于建议,求助者更需要认可和支持;美好的世界,需要每个人都承担起社会责任;安全感是我们相信坏事就算发生,我们也能应对;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往往无法掌控。关于人际关系,我们知道:课题分离不等于我行我素;你有你的期待,别人有别人的形式逻辑;理解别人的痛苦,但并不建议他们改变;等别人提出邀请后,再提出建议;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感激与赋予别人道德上的崇高感。关于亲密关系,我们看到:亲密因为软弱,吵架也是沟通;视角不同造成沟通障碍;活得真实的可贵;面对错误,放轻松;好好离婚。关于育儿,作者提出:有了孩子,父母依然可以做自己;身教重于言传……

  • 2 蕾蕾菜 2018-08-21 18:22:33

    经常被李老师的逻辑震惊&震撼,但又竟然无法辩驳。。。

  • 2 阿宝小姐 2019-12-08 21:38:53

    有些观点让人才醍醐灌顶之感,值得二刷

  • 1 史历黑 2018-09-26 16:00:59

    并没有“教给”我们什么,但一定可以学到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 0 曼仔 2023-02-08 16:17:02 北京

    这本感觉是公号文合集。当然作为公号文章来说,李松蔚的质量绝对属于最好的那批,但作为书来讲,体系性和深度都要弱一些,很多问题只是点到即止。还是推荐5%的改变那本。

  • 3 白以静 2019-09-22 20:29:57

    李松蔚老师的这本心理学散文集,是有一个非常自如的内在体系的,并且这个体系的内核,是老子的无为思想。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本性与“动因”,因此顺其自然而不勉强为之。 看他的文字,平常得就像口语,不设任何机巧,好像没有什么水平,却能循循地将道理讲得明白易懂,实在佩服。

  • 0 小林青子 2020-08-29 15:14:57

    〖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这篇真的很不错,特意去李松蔚的公众号找到这篇发了朋友圈,还把这本书分享给了同事。

  • 0 小别 chris 2018-09-23 21:37:25

    偶像的书,第一时间买来读起,还是熟悉的味道。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