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江兆民/著 鶴ケ谷真一/訳,ナカエ,チヨウミン ツルガヤ,シンイチ
出版社: 光文社,コウブンシヤ コウブンシヤ 2271
出版年: 2014-3-1
装帧: 平装-文库
ISBN: 9784334752866
出版社: 光文社,コウブンシヤ コウブンシヤ 2271
出版年: 2014-3-1
装帧: 平装-文库
ISBN: 9784334752866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三酔人経綸問答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扬帆启航 2018-08-11 21:36:27
了解国际关系思想的一扇窗口。后世的进攻性现实主义、非武装中立、民主和平论、安全困境等概念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影子。话说回来,甲午战前日本知识分子的对外认识似乎都是理想主义的因素更多一些,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扩军备战、肯定国际法的存在价值,中江兆民是如此,福泽谕吉、德富苏峰也是一样。但是其认识的前提又都是建立在客观的敌我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包括对当时的中国也是一样,认为清朝虽然国势衰微,但仍有一部分人在励... 了解国际关系思想的一扇窗口。后世的进攻性现实主义、非武装中立、民主和平论、安全困境等概念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影子。话说回来,甲午战前日本知识分子的对外认识似乎都是理想主义的因素更多一些,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扩军备战、肯定国际法的存在价值,中江兆民是如此,福泽谕吉、德富苏峰也是一样。但是其认识的前提又都是建立在客观的敌我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包括对当时的中国也是一样,认为清朝虽然国势衰微,但仍有一部分人在励精图治,整顿军备,因此清朝的实力“不能小觑”。战争的胜利让日本上下喜出望外,对外扩张成为主流思潮,却失去了探讨国家前途命运的多样化声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