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的原文摘录

  • 一、绝对不要对儿子说她(女朋友)的坏话;那是道德坏榜样,而且,别以为他不会在枕头上一一告诉她。 二、绝对不要指挥她怎么带孩子。孩子是她的。别忘了她也是全权母兽。 三、绝对不要事先不约就突然出现在他们家门口。你或许以为是惊喜,在她是惊吓。 四、绝对不要在偶尔帮他们看小孩时“顺便”移动他们的家具。女人和猫一样,家具换位置会抓狂、得内伤。 五、绝对不要在家族聚会拍合照时对她挥手说:“你走开一下,这张只要原生家庭成员。” 六、绝对不要期待他们所有的假期都来你这里过。因为,如果你是她妈,你会希望每次放假她都带着男朋友来你的家。 七、绝对不要说你儿子多好—他的好与不好,难道她不知道吗?你只不过在酸酸的暗示,她没你儿子好。唉,何苦呢? 八、绝对不要给“金玉良言”。你喜欢过你婆婆的“金玉良言”吗? 九、绝对不要认为她应该伺候你的儿子。如果你是她妈,你会希望她的男朋友伺候她,剥好虾子光溜溜地一只一只送到她嘴里。然后帮她洗盘子。 十、绝对不要问儿子:“如果我跟她都掉到水里,你先救谁?”儿子若是诚实作答,你要伤心了。 (查看原文)
    芥草 7赞 2018-11-21 21:37:39
    —— 引自第78页
  • 一旦是母亲,你就被抛进“母亲”这个格子里,定格为我人生的后盾。后盾在我的“后面”,是保护我安全、推动我往前的力量,但是因为我的眼睛长在前面,就注定了永远看不到后面的路。 (查看原文)
    长安 3赞 2018-11-02 22:24:57
    —— 引自第21页
  •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 “有时”的意思并不是说,什么都是命定的,无心无思地随波就好,而是,你要意识到:“天下万务”都是同时存在的。你的出生,和你父母迈向死亡,是同时存在的;你的青春,和你自己的衰老、凋零,是同时存在的……如同一条河,上游出山的水和下游如海的水,是同时存在的。 因此,如果你能够看见一条河,而不是只看见一瓢水,那么你就知道,你的上游与下游,你的河床与沼泽,你的流水与水上吹过的风,你的旋涡与水底出没的鱼,你的河滩上的鹅卵石与对面峭壁上的枯树,你的飘荡不停的水草与岸边垂下的柳枝,都是你。 因为都是你,所以你就会自然地明白,要怎么对待此生。上一代、下一代、和你自己,就是那相生相灭的流动的河水、水上的月光、月光里的风。 那么,何必迟疑呢?每一寸时光,都让它润物无声吧。 (查看原文)
    顾聿瑾 2赞 2018-11-29 16:18:00
    —— 引自第2298页
  • · 每念及她离乡背井、孤独工作,为的是成全女儿的学业,不禁黯然。 · 恩情难以回报,天长地久,唯有庭树萋萋,思之绵绵。 · 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 · 你和他这一代人,一生由两个经验铸成:战争的创伤和贫困的折磨。那幸存的,即使在平安静好的岁月里,多半还带着不安全感和心灵深处幽微的伤口,对生活小心翼翼。一篮水果总是先吃烂的,吃到连好的也变成烂的;冰箱里永远存着舍不得丢弃的剩菜。我若是用心去设想一下你那一代人的情境,就应该知道,给他再多的钱,他也不可能愿意让计程车带着你们去四处游逛。他会斩钉截铁地说,浪费。 · 我后悔,为什么在你认得我的那么长的岁月里,没有知觉到:我可以,我应该,把你当一个女朋友看待? · 一旦是母亲,你就被抛进“母亲”这个格子里,定格为我人生的后盾。后盾在我的“后面”,是保护我安全、推动我往前的力量,但是因为我的眼睛长在前面,就注定了永远看不到后面的你。 · 如果我去探视他们,他们深深陷在既有的生活规律里,脑子塞满属于他们的牵绊,再怎么殷勤,我的到访都是外来的介入,相处的每一个小时都是他们努力额外抽出的时间,再甜蜜也是负担。 两个人外出旅行,脱离了原有环境的框架,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开阔的空间。这时的朝夕陪伴,并肩看向窗外,探索人生长河上流动的风光,不论长短,都是最醇厚的相处、最专心的对待。 · 渔村的屋舍低矮绵延,使天空显得高远辽阔, · 在剑桥,看见据说是牛顿目睹苹果掉下的那株树,我站住,手指着树,跟飞力普正要说,“你看,那棵树……”十七岁的飞力普气急败坏,“你可不可以不要用手指着它,你像一个五岁的、什么都是第一次发现的小孩,跟你出门实在太尴尬了!” · 念及君犹飘零远方,天地寂寥,无所依靠,乃不忍独死。” 分手时,香凝二十岁,写信时已五十岁。“与君别时,红颜嫣然,今岁执笔,凝已半百,疏发苍苍,形容枯藁。” · “得去月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 (查看原文)
    Alex 2赞 2019-05-15 16:43:52
    —— 引自第1页
  • 我是个多么明白事理又有决断的女儿啊。他哪天撞死魣人怎么办。交出钥匙,以后想出去玩就叫计划,儿女出钱。 后来才知道,我是个多么自以为是、粗暴无知的下一代。你和他这一代人,一生由两个经验铸成︰战争的创伤和贫困的折磨。那幸存的,即使在平安静好的岁月里,多半还带着不安全感和心灵深处幽微的伤口,对生活小心翼翼。我若是用心去设想一下你那一代人的情境,就应该知道,给他再多的钱,他也不可能愿意让计程车带着你们去四处游逛。他会斩钉截铁地说,浪费。 ﹙p.19﹚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生命,就像黄昏最后的余光,瞬间没入黑暗。 ﹙p.19﹚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两个人的旅游意味着什么?自由。 如果我去探视他们,他们深深陷在既有的生活规律里,脑子塞满属于他们的牵绊,再怎么殷勤,我的到访都是外来的介入,相处的每一个小时宦是他们努力额外抽出的时间,再甜蜜也是负担。 ﹙p.22﹚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她说,「我没读什么书,可是我想长幼有序就是社会安定的根本。我身为长女如果不负起那个责任,弟妹会迷失,会堕落,那就给社会添了两类人︰坏人或者穷人,成为社会负担。制造了社会负担对我自己也不会有好处啦。」 … 「民粹都是短线操作,年轻人只看到眼前热闹,最后真正被害的是他们自己,这样下去他们将来恐怕连一个最低薪的工作都会找不到……」 … 她想都不想就回答︰「我跟女儿说,她一定要把书读好,将来要靠自己。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尤其在乱世。你说这是不是乱世?」﹙p.28﹚ 「要坟干什么?」我说,「浪费地球。」「有个坟,我们才可以收文青观光客的钱,谁要来看作家的坟,收门票。」 我不理他,继续跟他分析︰洒海上,不一定要到海中央,搭船多麻烦,或许到无人的海滨岩石即可;埋树下,选一种会开香花的树,花瓣像白色蝴蝶一样的花;也可「草葬」,就是埋入一片什么都没有、只有绿油油的草地下,让掉下来的枯叶覆盖……这时他放下了书,隔着纱帐,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坟,我和飞力普就有理由以后每年依旧来台湾?没有坟,我们和台湾的联系可能就断了……」﹙p.43﹚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也就是说,因为薪火传承的细密网络没有断裂,他们有一代又一代的长辈,接力在给他们进行「身教」︰祖父母「老」给他们看,父母伺候长者「孝」给他们看,然后有一天,祖父母「死」给他们看,父母处理丧事「悲欣交集」给他们看。等到老和死轮到他的父母时,他已经是一个修完生死课程学分的人了。 身为难民的女儿,我的家族网、生命链是断裂的,除了父母之外不知有别人。于是人生第一次经历死,晴天霹雳就是与自己最亲的父亲的死︰第一次发现「老」,就是目随最亲密的你,美君,一点一点衰败。本地孩子们的生命课得以循序渐进、由远而近地学习,我的课,却是毫无准备的当头棒喝。 ﹙p.46﹚ … 而我的课,虽然迟,却已经有你们的身教——父亲教我以「死」,母亲诲我以「老」。安德烈和飞力普目睹你们的老和死,同时长期旁观我如何对待逐渐失智的你、如何握住你的手,他俩倒是循序渐进地在修这门生死课程。 ﹙p.47﹚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自君别后,」香凝的笔迹端整,每一笔一划都均匀着力,「倏忽三十载……」三十年中,比当年战争和离乱更暴虐、更残酷的国史在家乡开展,香凝在人性崩溃的烂泥里多次动念自杀,「念及君犹飘零远方,天地寂寥,无所依靠,乃不忍独死。」 分手时,香凝二十岁,写信时已五十岁。 「与君别时,红颜嫣然,今岁执笔,凝已半百,疏发苍苍,形容枯槁。」但是三十年前在祠堂前分手那一刻的誓言,她做到了;香凝终身未嫁。 我以为,接下来香凝要问的,当然是可怜的余舅舅是否也守了信约。我们知道他没有。余舅妈就是同一个小学的国文老师,南投人。我们小辈去喝过他的喜酒,这表示他晚婚。 但是香凝的信,结束得太让我意外了。交代她自己的别后三十年,最后只有两行字︰「得去月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 美君,你不理解我的反应。我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但是从来不曾跟你谈过这件事。香凝最后的那句话,来自王羲之的「初月帖」︰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济行无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 王羲之在一千六百年前写给好友的信,说,「收到你上月十六日的来信,虽遥远却很欣慰,劳你万端牵挂——你好吗?」 香凝在生离死别、天地寂寥中苦等三十年之后,竟只轻轻问对方︰卿佳来? 我相信「初月帖」是他们之间的暗号。 在某一个月亮从山头升起的夜晚,当江水荡漾着银光,芦苇中蛙声四起,那时那刻,他们还深信人间的爱和聚,可以天长地久。 ﹙p.70-71﹚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我自认是个讲究事理逻辑、主张开放宽容的自由主义信仰者,可是,当儿子真的有了一个「看起来非常认真」的女朋友时,我发现自己只有一个感觉︰和儿子之间,有了「小三」。 我一瞬间退到了原始部落的母兽起点。 ﹙p.77﹚ … 原来,「婆婆」和「媳妇」这两个位置是天生相克的;两个女人同时爱一个男人。 ﹙p.78﹚ … 「妈,」他说,「我知道这对你很不容易,但是你必须学习接受。要不就是我和她一起来,要不就是我也不来了。你决定。」 我在电话里安静了片刻。母兽受伤情绪一时调整不过来,想对着电话掉几滴眼泪,但是对儿子的尊敬是油然而生的。伤心的同时我在想︰是的,孩子,如果伦理变成压迫,亲情变成绑架,你就应该是那个站起来大声说「不」的人。 ﹙p.79﹚ … 后来?后来当然是他们两人手牵手同来。后来当然是我见到隃一个美丽、聪明、自信又有独立想法的年轻「小三」。后来当然是我又失落又委屈又挣扎地强迫自己「学习接受」,接受什么? 接受自己过去哺过乳、洗过澡、一辈子牵挂着、爱着的男人其实是另一个女人未来将一辈子牵挂、爱着的男人;你们两个女人短暂交会于现在,但是你属于过去,她属于未来。对儿子的人生幸福而言,她,比你重要多了。 ﹙p.80﹚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飞力普想了想,说「『还好的意思就是——甜甜的,不讨厌,但是,听过就忘记了,它不会进入你的心里。就像超市里卖的红酒,没有人会真的讨厌,也喝得下去,但只是还好而已。」 「那你认为好的音乐,必须怎样?」 「有点刺,有点怪,有点令你惊奇,可能令你不安,总而言之不是咖啡加糖滑下喉咙。」 「我知道你的意思,诗人波的莱尔﹙Baudelaire﹚的说法是,美,一定要『怪』的成分,不是作怪,而是创造一种不同寻常的陌生感。」 「妈,你听过涂鸦艺术家Banksy吗?」他问。 「听过。」 「我喜欢他的风格。他是这么说的︰Art should comfort the disturbed and disturb the comfortable.」 「嗯,精彩——艺术必须给不安的人带来安适,给安适的人带来不安……」 台上的乐团结束了,下一个乐团准备上场,跳舞的嬉皮躺在草地上睡着了。我问飞︰「你会想做艺术家吗?」 他摇头,「一点也不想。」 「为何?」 「创作者会创作,都是因为心灵深处有一种黑暗,不平衡,痛苦,不能不吐出来,吐出来就是作品。没有痛苦就没有创作。我干嘛要做艺术家?我宁可我的人生平衡、快乐。」﹙p.91﹚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首先,」,他说,「你要知道他们的所谓设计,很多是偷来的,抄袭个人设计师的图样,做一点点改变,就拿来充当自己的品牌,个人设计师很难跟他们打官司,因为很难证明他们抄袭。」 店里人头钻动,生意红火。经过一圈满挂牛仔裤的架子,他说,「你看,七.九九欧元一条牛仔裤。妈,你要想到『廉价』的幕后是什么︰生产一条洗白牛仔裤要用掉八千公升的水、三公斤的化学物、四百mJ的能量。还有,廉价到这个程度,你可以想像厂商给东莞工人的工资有多低吗?」﹙p.93﹚ … 「我不,」他说,「凡是便宜得不合理的东西我都不买,因为不合理的便宜代表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人被剥削,我不认为我应该支持。」 … 「飞,告诉我,难道,你在买任何一个东西之前,都先去了解这个东西的生产链履历,然后才决定买不买?」 「没那么道德啦,但是能做就尽量啊,」他轻快地说,「当然不可能每一件东西都去做功课,太累了,但是我觉得要让这个世界更合理、更公平,是每个人的义务啊。你不觉得吗?」﹙p.94﹚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只是捏了一下章鱼太太的脚,开玩笑嘛,她就生气了……只是捏一下脚,又没做什么,生这么大气。」 我大笑。章鱼太太?天哪,爸你太没品味了吧,她是真的长得像章鱼头…… 原来八十岁的强悍的美君,也会嫉妒。 可是我才是那没脑没心的人。八十岁的女人就失去嫉妒能力了吗?八十岁的女人就没有白日的爱恨情仇、午夜的辗转难眠了吗?欧洲人权法院在二零一七年七月做了一个判决来回答这个问题。 ﹙p.127﹚ … 欧院判决的意思用白话文来说就是︰谁说SEX 对五十岁以上的女人不重要?站出来! ﹙p.128﹚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柏格曼有一天在剧院工作时接到他母亲的电话说,父亲在医院诊断出恶性肿瘤,快死了,母亲希望儿子到医院去探视。柏格曼一口回绝说,「我没时间,就是有时间也不会去。我跟他没话好谈,也根本不在乎他,何况,他临终时见到我,恐怕也觉得不爽。」 母亲在电话哭了起来。柏格曼说,「不要跟我感情勒索,哭没用的。不去就是不去。」说完就挂了电话。 当天晚上,母亲就在大雪纷飞中亲自赶到了剧院,一进来就当众给了大导演一个巴掌。柏格曼对母亲道歉,然后母子俩说了一整夜的话。 四天之后,猝逝的竟然是他的母亲。柏格曼到医院去见了父亲,但只是去传达母亲的死讯,说完就走。 这样痛苦的、折磨的亲子关系,不会没有来由吧? ﹙p.137-138﹚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带着糜烂流血的伤口回到卧房,不准吃晚餐,那是惩罚的一部分,但是,柏格曼说,全部加起来都比不上这一整天的当众羞辱来得痛苦。 ﹙p.139﹚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小男孩卡夫卡有一晚一直闹着要喝水,不见得是真的口渴,而是希望引大人关注。喝斥几次不停之后,父亲冲进房里,把孩子猛力从床上抓起来,丢到阳台,把门反锁;穿着睡衣的小男孩就整夜被丢弃在外面。 从此以后卡夫卡就彻底「乖」了。长大后的卡夫卡变成了一个不开口的人。小时候,回到家,只要提到在外面任何一件让他有点开心的事,父亲就会用极尽嘲讽的音调说,「哼,这也值得说吗?」他不敢流露喜悦,因为会被戏弄;他不敢提及委屈,因为会被斥责。他只要一开口,就会被父亲当众羞辱,他先失去开口的勇气,最后失去说话的能力。 《蜕变》里的他,是逐步失去人的能力的。 ﹙p.140﹚ … 卡夫卡想像自己摊开一张世界大地图,父亲的身体就横跨在地图上,只有父亲身体覆盖不到的地方,才是他可以呼吸的地方,但是父亲占据了整张地图。 写作其实是逃亡。卡夫卡的父亲痛恨儿子的写作,因为那是一个他自己陌生的领域,在掌控之外,但卡夫卡心里却暗喜,因为正是父亲的痛恨证实了他自己独立的存在——写作是他的防空洞。 ﹙p.141﹚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应该是因为,曾经发生过的几件事,教会了我︰人生里有些事情,不能蹉跎。 ﹙p.165﹚ … 机会是这世界最残忍的情人,也许宠爱过你,可是一旦转身绝不回头。我错过隃宇宙星运转间那一个微小的时刻,此生不得再见。对改变了我命运的人,想在他弥留之际轻声说一句「谢谢」——我蹉跎了。 ﹙p.167﹚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当时没意识到的是,每日落一次,生命就减少一截,一同生活的时间配额就耗掉一段。当分手的时刻突然到来,我还大吃一惊︰嗄,就结束啦? 很慢很慢地,才体会到落日在跟我说什么︰ 人生的聚,有定额,人生的散,有期程,你无法索求,更无法延期。 你以为落日天天绚烂回头,晚霞夜夜华丽演出,其实,落日是时间的刻度,晚霞是生命的码表,每一个美的当下,一说出「当下」二字,它已经一笔勾销。 安德烈的人生线条和我的线条交叉点过去,我们此生不再有机会同住在一个屋顶下。 总是在机会过去之后,才明白,我必须学会把暂时片刻当作天长地久,把所有的「旅寓」给予「家园」的对待。 ﹙p.168-169﹚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 我一边听,一边想到「小三」——他的女朋友,说不定就在他身旁偷笑,有点丢脸,但是,「没关系,」我心想,「总有一天轮到你。」﹙p .175﹚ (查看原文)
    alfred333x 1赞 2019-06-03 17:20:29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8 19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