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 短评

热门 最新
  • 429 黎戈 2018-07-31 08:15:49

    好看……真的想不出,龙应台已经六十多岁了,穿着卡其裤、白球鞋的她,仍然是少年气,不是少女气,是少年气。灵魂被经历的打磨,在并不雕琢的文字中发出光芒。

  • 98 成知默 2018-08-03 16:26:44

    2018年已读077:这本书让我想起《聆听父亲》,由父亲意外摔倒、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当下,去追溯父亲过往的一生;也让我想起《我的母亲手记》,井上靖笔下那个衰朽恍惚的失智母亲,悲伤地诠释了老与死。同样是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的兀自蹉跎,同样是疏发苍苍形容枯槁的生命衰败,同样是人生总有一些来不及的幡然醒悟,同样是被翻检出的失语世界与漫漫时光,然而与张大春和井上靖不同的是,龙应台笔下的母亲虽也是与兵荒马乱、生命飘零、时代崩解的大历史捆绑在一起的,但她并没有意在还原母亲完整的人生,这些信、这些片段常常显得散乱与琐碎,甚至有些漫无边际,父母亲、断裂的家族、自身与儿子,在这过程中虽是经历与学习死,但更是在学习生的给予与陪伴,生命从不等候,聚散总有定时,而这当下的陪伴才是天长地久。

  • 60 深白 2018-08-06 14:24:12

    1825 出新书了,激动,16年的夏天读的三部曲。夏天里的缘分。阅读是很私密个人的经验,遇到喜欢的书不太喜欢推荐给别人,怕遭到冷遇,怕别人不如自己这般喜欢。

  • 54 愚人 2018-08-11 17:40:08

    人生的聚,有定额,人生的散,有期程,你无法索求,更无法延期。

  • 28 daphny 2018-08-08 10:09:59

    第一次自驾,驱车1200km, 坐在大草原上读完了这本算是纪实散文。

  • 25 Y门食客 2018-08-16 13:48:05

    龙应台的散文总是给我一种悠长感,这是怎么做到的?

  • 26 猫儿朵 2018-07-30 00:24:52

    不要在父母老去的时候才想起来爱他们,给他们温情,要把每一个片刻都当成天长地久。去年奶奶走的时候我没能看她最后一眼,后悔至今,看《大远行》《女朋友》《卿佳不?》几篇哭成泪人。也许是因为她对母亲的爱来得有些迟,才能写得如此隐忍、心痛,字里行间透着忏悔和遗憾的味道,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孩子,哪个不是这样呢?

  • 18 Knight 2018-08-02 16:53:13

    女生龙应台,在这沮丧的时代给你一点生活的元气。

  • 23 Be water 2018-08-03 16:29:38

    读之前我是真的对这部文集的命名持保留意见,想说世间哪里有什么“天长地久”。但读到那句“你说出当下二字时,它早已灰飞烟灭”时,好像懂了:你在此间的任何一个时刻,逝去都只在瞬间,没有既往也没有将来,因此都是天长,也都是地久。

  • 18 七道客 2018-08-14 16:11:25

    还能怎样?龙应台还能继续写字,出书,反思人生,直面社会,实乃读者的一大幸事。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中,写母亲的书,能跟这本《天长地久》比肩的,是张洁那本《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对生死的思考,对如何与上一辈相处,如何进行最后的送别,都深入到难以置信的地步。谋篇布局,看似简单的故事,都有很深的用意,诚意十足,感人至深。突然又想把张大春的《聆听父亲》再读一遍,还有《半生为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 13 海鸥食堂 2018-07-30 21:12:09

    是很深情的,就是语言太台湾文青了,要起鸡皮疙瘩了

  • 14 rainbow & moon 2018-08-12 21:03:22

    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字字入心,一旦开始阅读,便舍不得放下

  • 16 花非花 2018-08-02 22:58:47

    无所求的时候得到的最多啊

  • 10 似云 2018-08-13 05:38:48

    读这本书时眼眶几乎都是湿润的,龙应台写亲情写乱世离愁都是那么有感染力,她的已经长大的两个儿子也让人喜欢,从他们的对话中又能读到一个不一样的龙应台,有些地方甚至让我吃惊

  • 13 OliveR 2018-08-28 16:47:32

    烧灼如野火,温润如目送,宽厚如天长地久。

  • 8 chengduzhong 2018-08-11 11:30:46

    作家需要巨大的孤独

  • 10 _四_ 2018-08-12 14:19:24

    我最喜欢的女作家,写的东西都不会让我失望。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已经出版很多年,我也都看了很多遍。写那三本书的龙应台还是以前的龙应台,她的心情、想法、生活感悟还是有“以前”的特点。而今这本《天长地久》是现在六十多岁的龙应台写的,对生活、生命的理解又有了更加深刻和细致的思考。喜欢她是因为我感觉自己和她有一点像,对生活细节的体察,时而冷漠犀利时而温情的视角,率性又幽默的生活态度,都让我觉得读她的文字让我感觉很安全很舒适,娓娓道来的文字不经意间又会触动我的内心,鼻子一酸,眼泪快掉下来。但龙应台的智慧和文化涵养知识储备是我所远不能及的,她是我的老师,是我的榜样。

  • 10 Jonathan 2018-10-03 10:45:34

    离开政坛的龙部长毅然决然移居台湾南部小镇照料耄耋母亲,破仓库改造的书房阳台上有色彩闹哄哄的九重葛和华丽的扶桑花,肥猫仰躺着晒太阳,母亲在身后轮椅上静默无声。即将七十岁的龙部长写出了一封封简短恳切深邃隽永的信,写给当成了自己女朋友的母亲。车窗外是内浦湾的海水和小镇景色,读的几度哽咽和红了眼眶。

  • 6 琥珀川 2018-08-13 20:36:16

    很早以前读龙应台的时候她总在讲孩子,终于她也开始慢慢回首去看一些人和物。 我们总把父母局限在父母的身份里,就像对于他们而言我们永远是子女一样。在我们各自对彼此的意义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独立完全的个体。 即使在这个年龄依然保持着完全的好奇和行动力,永远的反思探索人生生活,希望自己也能一直这样下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