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迷失·崩溃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halmitonia 2018-11-01 14:03:16

    大量细节堆砌出危机爆发的全过程但是看下来并没有什么营养。像一个细致的维基百科。

  • 1 Nada 2019-05-03 18:12:55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究竟以如何角度,以何种手段影响((债券/财政手段/福利等)调控市场行为尤为关键;

  • 2 坚毅 2020-01-25 23:20:46

    1日本上下对美国的先行经验、对日态度一直很关注在意。一国改变现状,别国总会不适。2政治决策中,民意、当权者魄力是风向性变量,利益集团格局是底盘,客观研究分析只是参考甚至道具-专题政策性研究可靠的比例有多少?3政府都有适应力,如桥本削减公共建设开支。4领导人要不停出击-别玩完,一旦被人怀疑能力进入防守战,就结束了。5破产金融机构救助:关键要有整体决心信心,债转股-止血缓催债,注入资金-或外部机构集体注资或自有无形资产转资本。6日本能不走法律就不走,仍强偏好密室政治,但毕竟还有西方式的外壳。中国无此壳。7相比中国,九十年代日本企业很有自己话语权,并非唯政府马首是瞻。8从政府保证银行不破产到银行证券不断破产。日银行资本要求宽松的代价,中国吸取了教训。9日其实少几圈,更多靠共同认识。

  • 0 Iven 2024-01-14 18:16:18 上海

    流水账的水平都不够

  • 0 Yoga 2022-07-20 23:25:38

    “我们要有这样一种问题意识,即在国家意志的形成过程中,会不会存在什么缺陷。”方向上正确的政策汇集时,合成缪误也产生了。可惜是记者所作,过于描摹细节,读不下去。

  • 1 大风 2022-06-06 10:47:53

    比第一本流水账好不少,这也是因为财政改革更容易叙述的原因,这三本流水账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 0 free_POC 2023-01-15 15:37:53 上海

    金融业动辄上千亿日元的不良债权到底是怎么累积下来的,仅仅是经济泡沫破碎后地价下跌造成的?有多少是人为腐化造成的? 民选官不过问具体企业的事务而由政务官具体操作,这也是日本多年政商勾结腐败的矫枉过正吧。

  • 0 梅舟 2023-02-23 21:35:14 浙江

    桥本:我只是想折腾一下,没想到会暴毙啊!你们不懂得算政治账!

  • 0 徵羽轻 2023-04-26 13:57:52 北京

    看了一点,看不下去,翻译得太差了,一看,是个基金管理公司翻译的,我想说,没那个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翻出来的东西前言不搭后语,又晦涩又啰嗦。

  • 0 无效的昵称 2023-06-20 10:26:35 北京

    作为了解当代日本金融史的作品,值得一读。机翻痕迹严重,读得有些累。职业官僚欺上瞒下,职业政客一心攒火箭。所谓精英,困于利益中,都是草台班子。

  • 0 夏青柠 2022-11-23 11:28:17 贵州

    靠不懂经济的政治家来搞改革,事情没大错,但时机错了,人也错了。

  • 1 vivienxwh 2019-08-03 16:45:36

    重新经历了《行动的勇气》中读到的那种惊心动魄,不过金融小白也是没有什么得到的

  • 0 碧螺烟 2018-12-28 10:22:24

    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唯有➕大改革的力度与深度才是长久之计。

  • 0 是王帅傅 2019-05-19 18:26:49

    翻译烂的令人窒息

  • 1 lacio 2019-07-27 20:30:48

    太琐碎了,全是人物对话

  • 0 南山明 2018-09-28 06:40:28

    很好的经济政策实例教学,覆盖了所有现实经济体系中的问题。经济动荡中的大藏省,自由主义vs 凯恩斯,说不上优劣。经济活力的背后,和政策有关系,但和政策也没有关系。

  • 0 P-Lee 2019-05-25 12:14:41

    这种事情在我国应该是不会发生的吧……

  • 0 赫拉克利喵 2019-12-01 10:37:30

    经济崩溃之时,恐怕早已是积重难返,单靠几个政策哪能救得回?政府第一位的目的,不是复苏经济,而是维持自身的运转。在经济低迷时增加税收,雪上加霜倒是容易。

  • 1 民工小李 2021-05-03 18:02:45

    叙事上的条理比该系列第一本好一点,但太过于细枝末节,主要反映了在97年开始不恰当的时间点进行财政改革 试图平衡预算,征税和削减财政支出,盲目的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放弃了 对出问题的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救助,没有政府机构承担最后借款人的职责,以及政治家和公务员体系的矛盾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