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快不认识“很有意思”了,又感言之无物,弃了。
仅看了随书附赠的图谱。严重怀疑是从《本草图谱》里面节选了几幅画。(玩笑) 装帧素雅,纸张优良,印刷清晰。设想如果把图文集中在一本书内,应该会更好吧。
总而言之,“很有意思”
这本是我的平静小书。
(kindle,3.1~3.11) 作为一个业余人士,阅读过程略累,时代文化隔阂很深,需参照大量注释来理解典故和专有名词。佳段很多:法华八讲那章,义怀中纳言用“退亦佳矣”嘲之,作者以“君亦在五千比丘中”对之,妙趣横生;昆布那章,作者以淡然的口吻记录了她与丈夫的离别,妹背山崩,吉野川隐,“我们的关系就是那么永久的断绝了”;还有赌雪那个故事里,对于一件小事的执着与期盼,期间经历的起伏跌宕也很有趣。 深感清少纳言是个纤细多才的女子,其笔触充满情趣,清新灵动,描绘了很多自然风物和人文风貌(草木鸟兽、四季风物、宫廷生活、节庆传统等等),有不少模仿李义山的类聚片段、回忆中宫旧事的日记以及关乎自然与人生的各种感想,拿此书来研究日本平安时代的国际关系和社会文化想必很适合。 另:所附图集很漂亮。
吃草莓的美丽婴孩
是我不大能欣赏的类型
大学时我为了《小王子》学法语,室友为了《源氏物语》学日语。真应该在当时读完平安时期的名作,不知道藤原家谁是谁,哪件衣服是什么样式等等可以直接去烦她。自己读一边看注解一边查资料还要记人物,跟做什么烦难功课似的,一点读散文的悠闲都没有。这个译本据说是经典,我是受不了那种文句的:本来文化隔一层历史隔一层连译文都是夹生白话,读起来太受苦了。周作人宁可用注释也不肯直接在译文中用成语,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这本书译成半文言的可能会更有意思吧。平安时期的宫中人,真是有太多时间要打发,衣服的配色要应季,回信的纸张要配合内容,随便说句话都要用点典故。空虚之美。
曾经那么有才的女官最后晚年孤苦,真令人感慨惋惜……
是很善于观察生活里细微事物的人啊
一直读下去,从开始的新奇渐渐觉得无趣,对事物的不断枚举因为不够“掉书袋”显得有点呆板,不过清少纳言和中宫定子之间的感情真的很美好TT
补20200726
12.30-1.6 304
大一室友送的,一个字也看不下去。
没读完,也不会再读了,激起了自己羞耻的嫉妒之心,我永远无法这么细微体察生活,感受什么什么万物之美。也许是自我围困的狭隘诅咒吧。愤怒中撕碎“这是很有意思的”几个字🤬
看到第一句“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就决定买这本书了,虽然是宋朝同期的书,因为翻译的缘故倒不觉得那么久远。不过看下去还是觉得有很大隔阂,无论是文化还是翻译😂看起来很累,注释比正文多。虽然如此,仍是清淡灵秀的散文,也有不少简单精妙的佳句,比如“从前见过的人啊,现在隔着山漠不相关了。”P.S.那时的日本对大唐真是推崇啊。
千年前一个女人的碎碎念,可惜由于翻译的原因,不能看见其原本文字的优美。如果同时代,唐朝也有人记下了宫廷的一举一动,一次卷帘,一次来访,一次对话,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清少纳言对唐朝也是非常推崇的,觉得唐的东西都是好的,文化也是上乘的。日本人似乎总是有这样的文化崇拜,可惜今天他们崇拜的对象已经不是我们了。
Kindle版
一个满眼美好的女子。
没读完,不太喜欢翻译腔,许是心太浮躁了,体会不到文字的美。
> 枕草子
3 有用 花果山出产南瓜 2019-01-30 10:54:02
我快不认识“很有意思”了,又感言之无物,弃了。
1 有用 兰藻(春困中 2018-12-28 19:45:49
仅看了随书附赠的图谱。严重怀疑是从《本草图谱》里面节选了几幅画。(玩笑) 装帧素雅,纸张优良,印刷清晰。设想如果把图文集中在一本书内,应该会更好吧。
1 有用 摸鱼居士 2019-02-14 11:55:09
总而言之,“很有意思”
1 有用 千鹤 2019-02-12 00:23:25
这本是我的平静小书。
2 有用 春空千鹤 2019-03-11 23:43:04
(kindle,3.1~3.11) 作为一个业余人士,阅读过程略累,时代文化隔阂很深,需参照大量注释来理解典故和专有名词。佳段很多:法华八讲那章,义怀中纳言用“退亦佳矣”嘲之,作者以“君亦在五千比丘中”对之,妙趣横生;昆布那章,作者以淡然的口吻记录了她与丈夫的离别,妹背山崩,吉野川隐,“我们的关系就是那么永久的断绝了”;还有赌雪那个故事里,对于一件小事的执着与期盼,期间经历的起伏跌宕也很有趣。 深感清少纳言是个纤细多才的女子,其笔触充满情趣,清新灵动,描绘了很多自然风物和人文风貌(草木鸟兽、四季风物、宫廷生活、节庆传统等等),有不少模仿李义山的类聚片段、回忆中宫旧事的日记以及关乎自然与人生的各种感想,拿此书来研究日本平安时代的国际关系和社会文化想必很适合。 另:所附图集很漂亮。
1 有用 azure 2019-07-12 11:33:39
吃草莓的美丽婴孩
1 有用 momo 2020-03-14 07:56:23
是我不大能欣赏的类型
0 有用 小斑 2021-02-22 15:02:15
大学时我为了《小王子》学法语,室友为了《源氏物语》学日语。真应该在当时读完平安时期的名作,不知道藤原家谁是谁,哪件衣服是什么样式等等可以直接去烦她。自己读一边看注解一边查资料还要记人物,跟做什么烦难功课似的,一点读散文的悠闲都没有。这个译本据说是经典,我是受不了那种文句的:本来文化隔一层历史隔一层连译文都是夹生白话,读起来太受苦了。周作人宁可用注释也不肯直接在译文中用成语,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这本书译成半文言的可能会更有意思吧。平安时期的宫中人,真是有太多时间要打发,衣服的配色要应季,回信的纸张要配合内容,随便说句话都要用点典故。空虚之美。
0 有用 青黛 2022-03-28 16:56:19
曾经那么有才的女官最后晚年孤苦,真令人感慨惋惜……
0 有用 二二です 2021-11-18 20:26:12
是很善于观察生活里细微事物的人啊
0 有用 胡桃 2021-09-02 20:44:40
一直读下去,从开始的新奇渐渐觉得无趣,对事物的不断枚举因为不够“掉书袋”显得有点呆板,不过清少纳言和中宫定子之间的感情真的很美好TT
0 有用 御坂君行 2023-04-13 19:05:29 浙江
补20200726
0 有用 tengyinhui 2023-01-06 16:44:53 浙江
12.30-1.6 304
0 有用 cKdyQ 2023-03-21 15:18:46 浙江
大一室友送的,一个字也看不下去。
2 有用 Yvonne 2020-11-04 00:28:15
没读完,也不会再读了,激起了自己羞耻的嫉妒之心,我永远无法这么细微体察生活,感受什么什么万物之美。也许是自我围困的狭隘诅咒吧。愤怒中撕碎“这是很有意思的”几个字🤬
1 有用 青衣樱桃 2019-04-06 21:04:12
看到第一句“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就决定买这本书了,虽然是宋朝同期的书,因为翻译的缘故倒不觉得那么久远。不过看下去还是觉得有很大隔阂,无论是文化还是翻译😂看起来很累,注释比正文多。虽然如此,仍是清淡灵秀的散文,也有不少简单精妙的佳句,比如“从前见过的人啊,现在隔着山漠不相关了。”P.S.那时的日本对大唐真是推崇啊。
0 有用 梁尘起 2020-04-12 04:17:19
千年前一个女人的碎碎念,可惜由于翻译的原因,不能看见其原本文字的优美。如果同时代,唐朝也有人记下了宫廷的一举一动,一次卷帘,一次来访,一次对话,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清少纳言对唐朝也是非常推崇的,觉得唐的东西都是好的,文化也是上乘的。日本人似乎总是有这样的文化崇拜,可惜今天他们崇拜的对象已经不是我们了。
0 有用 失血的花瓣 2019-05-30 11:22:36
Kindle版
0 有用 Tajuana 2020-02-27 14:43:33
一个满眼美好的女子。
0 有用 🐮 2020-02-19 18:07:03
没读完,不太喜欢翻译腔,许是心太浮躁了,体会不到文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