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行当的书评 (12)

吴情 2018-12-14 13:17:54

《消失的行当》:职业淘汰中的社会变迁

前一阵子,关于人工智能会淘汰哪些职业,网络上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有人则对前景充满乐观,觉得技术无法取代自己,至少是短时间内。这种两极的看法,其实并非今日的产物,早在现代化进程展开、加速时,类似的言论就已经有所耳闻。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职...  (展开)
封小白 2019-01-04 17:09:19

消失的不仅是行当,还有文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到书名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但看到这本书是引进的日文版权,心中就伤感了许多;看完之后,更是被其中数句“从中国传入日本”击中内心。 图文并茂,方便快速的阅览 《消失的行当》一书主要简介了115种濒临消失的民间行当,其中穿插了2个采访专栏。 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展开)
婉辰文轩 2018-11-09 11:14:07

时代的印记

生命有许多奇迹之处,记忆或许算得上其中之一。有时候这种以无形方式印刻在头脑中的影像,是生活中和工作得以开展的必须,有时候又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记忆而逐渐积淀和充实。忙碌后,每一段走过的路,或许它已因时间遥远而有些朦胧,或许它因当时事发程度的激烈而胸...  (展开)
虚白 2023-01-09 21:02:23

时代的见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30109:这本书介绍了日本昭和时期115种庶民所从事的工作,作者增加了工作内容与酬劳等数据,还贴心的为每个职业配上插图。从兴起到发展直至退出历史舞台,作者做了粗略的概括,每个职业一页的篇幅,虽不够深入,但作为历史的记录已属不易。一直想着国内也能有一本这样的小书...  (展开)
无端儿 2021-06-12 09:17:31

短评与感想

短评: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内容讲的是中国的老行当,买回来才发现搞错了,这本书介绍的是常见于日本“昭和时代”,却在后来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的诸多老行当,总共大概介绍了200多个,每一个还配有插图,虽然因为背景不同少了些共鸣和情怀,但不少头一次听说的行当,也让我觉...  (展开)
ミ小川 2019-09-03 18:05:23

日文职业表

这本翻译的真是译透了,想看看这些职业名词日文原名都没有。。。于是在日版amazon上找了简介来: 【運輸】の仕事…… 赤帽/馬方(馬子)/円タク・輪タク/沖仲仕/押し屋(立ちん坊)/押し屋(列車) /三輪タクシー/車力屋/蒸気機関車運転手(蒸気機関士)/人力車/灯台職員(灯台守)/都...  (展开)
一两风2023 2019-03-01 17:29:47

世情、人情——读《消失的行当》

世情、人情——读《消失的行当》 看到书名的时候,想起一些已经看不到的、变了的场景。上小学的时候,看到轧爆米花的坛子,总是会围观,看着摊主一手拉风箱,一手翻滚着那种不知道名称的圆圆的高压锅(高压是后来才知道的),到快出锅的时候总是既有点害怕出锅是的那声砰地巨响...  (展开)
AquariusNO走走 2018-12-03 01:33:21

松的一生

喵言喵语:工作的时候我是一条丧龙,不工作的时候我是一条懒虫。 下午打算昏睡之前翻一下上个月买的还未拆封的书—《消失的行当》。讲的是一些在人眼前逐渐消失的职业。那是发生在日本昭和和大正年代的事,相对应的中国也有类似的职业,人力车夫,火车站里的行李搬运工,三轮车...  (展开)
偷内衣的八宝斋 2018-11-06 13:36:22

某些与童年共通的行业,能唤起暖暖的回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慧在说的第66篇读书笔记 小时候街头巷尾围看爆米花追着买冰棍的记忆依旧很清晰,但是我们的下一代却再也体会不到这种乐趣了。 01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书中记载描述了如今已经消失了的115种职业,每翻开一页,左侧是关于职业的介绍,包括产生的背景、消失的原因,甚至是...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微微一勺 2018-11-06 17:42:04

那些远去的质朴和温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冰棍哟!白糖冰棍!小豆冰棍!”那一声声悠长的吆喝声,是我童年记忆里,夏天的美好味道。冰棍很便宜,白糖冰棍3分钱一根,小豆冰棍5分钱一根。卖冰棒的行当十分简陋,一只绿色的木箱,外面写着“冰棍”二字,算是商品广告。箱子里填满棉花,棉花里面装满冰棍,即使是炎热的...  (展开)
戴文子 2018-11-01 16:10:39

来自消失行当的无声呐喊

文 | 戴文子 【注:本书评系属原创,转载刊发等事宜请先豆邮获得授权。】 — 1 — 最近在读什么书? 《消失的行当》。 前些年爱读蒋勋,在《少年台湾》和《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中,蒋先生都提到了自己早年间在台湾各地游历写生的经历,其中便有很多关于传统手工艺制造者的记录...  (展开)
谵语镜 2018-11-20 22:58:39

《消失的行当》--那些我们今日便利生活背后,不知何时消失的伤感身影

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曾经傲视群雄,后期却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对“具有破坏性的创新科学发展”的恐惧,一度陷入到了“李约瑟难题”中提到的尴尬境地--一直领先的人为什么过后反而落后这么多?有的人将之完全归罪为当时的国人思想落后,但是“时也势也”,就算是完全和平的年代...  (展开)

订阅消失的行当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