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氓的狂欢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鬼谷校长 2019-06-02 01:38:01

    尽管我已有不少背景知识的储备,如催眠、精神分析等,但还是读得很费劲,每两到三天读一章,不能说作者写得不好,多少是有点罗嗦,但也不是满篇废话,真是搞不懂,只能认为一半是文体太学术化,一半是叙述不够结构化。 关键词:群体、领袖、宗教,催眠、暗示、诱惑、宣传控制、超凡魅力、力比多、模仿与认同、共谋弑父与守秘,勒庞、塔尔德、佛洛伊德。

  • 4 Kiavuc 2019-05-14 05:44:52

    翻译得像精神病的呓语转文字一样,不能细看

  • 1 jjj 2019-09-05 11:12:07

    介绍勒庞和塔尔德的部分非常引人入胜,但介绍弗洛伊德的部分就不知所云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部分的翻译比较烂。不管如何,莫斯科维奇对群体心理学的发展史讲得比较透彻,而且把思想渊源和历史的关联性讲得很清晰,有助于深刻理解希特勒、法国大革命、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还有最后弗洛伊德部分的摩西式领袖与图腾式领袖的区分以及个人崇拜现象。属于读一本顶三本的经典。点赞主译者态度很负责。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为什么要把原书名《群氓的时代》改成《群氓的狂欢》?译后记都没有交代一下。

  • 2 Lodge的小世界 2019-11-18 15:54:56

    群体心理学的学科史,行文着实唠叨。私以为群体心理学最大的尴尬是横亘于社科与人文之间,既缺了社科的实证分析,基于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又十分薄弱难以让人信服。

  • 0 一杯水 2022-03-04 05:34:21

    还是学到很多东西。偶尔会有句子写得十分翻译体,大体还好。其他的都写进书评里了。

  • 0 小楼吹彻钰笙寒 2023-01-31 18:52:19 广东

    由于之前读了另一本群体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的导读版,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太难理解,甚至觉得这本书的翻译非常流畅,思路也很清晰。▶分割◀我发觉越看到后半部分,越觉得书本内容有些问题,并非翻译方面,而是群众心理学有非常大的弊病。它无法量化,主要靠主观经验以及归纳总结来演绎社会的所有事。只关注主观因素,却忽略了客观因素。书中有一个矛盾之处,即起初它先表明领袖的“超凡魅力”与智力、口才等等要素无关,后文又指出这些要素成就了领袖的超凡魅力。我当时看的一脸懵……自从这一细节出现错误后,我便不太相信这本书的内容。后文在阐述弗洛伊德的观点时,基本都与力比多,又或者说是和性有关,很明显,这种将力比多强加于每个人身上的观点是牵强的。我想群众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 0 梨米 2020-06-11 18:30:39

    勒庞,塔尔德和弗洛伊德研究汇编。

  • 0 花京体验 2021-02-08 14:50:07

    看催眠学都没有觉得像这本把催眠的逻辑解构的这么透彻。

  • 0 阿瑞斯 2019-07-10 14:20:03

    读不下去了,弃之。原以为是《乌合之众》的姐妹篇,结果却是各种介绍。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作者书写问题,亦或是我水平不够,读起来混乱不堪,毫无重点,就像是要在垃圾堆里翻个宝贝一样。

  • 0 娜仁花 2020-07-08 22:02:55

    译者和我,隔了整个狂欢。

  • 0 Jesse 2020-06-13 19:06:13

    因为是讲座,所以有些地方突然就变得冗长。总体比勒庞的《乌合之众》更具理论色彩和论证依据,这些依据也是在勒庞、塔尔德、马克斯·韦伯,特别是以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进行评述和再阐释——诉诸一种偏离科学的方式来建构一门群体心理学是自然不过的事情的——而其实冗长(再次强调)的内容包含的创新观点就是对领袖和民众关系的探讨,借用了性欲和模仿欲的双重矛盾,借用人类学式的神化领袖过程和俄狄浦斯式的领袖的复兴。80年代的观点更多还停留在战争的阴影里,倘若放诸如今社会,会发现领袖文化和企业管理、明星制造的形式无不相关,那种“群氓”的本性,或许不仅仅是以被压制的方式存在我们的社会和国家结构中,也以赞同或释放的方式融进生活本身并不断地加强肯定性的规训。

  • 0 江心庐 2020-03-07 11:20:19

    3.5 觉得有些唠叨,可能因为此书是从讲座扩充整理来。我想知道个体到群体的相变过程。

  • 0 也尘 2020-08-24 23:40:22

    民众治而不理,宗教在政治中复兴。领袖以制度的象征存在,而非理性与科学。在寻找“共同体”的信仰热望中,民众趋于专制而非民主。 虽然本书很多的内容陷入唠叨与玄妙,甚至带有性别偏见,但是,第三章对于领袖如何成为领袖?领袖为何孤独?领袖如何将信仰融入群体?非常具有启发性。“伟大事件的诞生不是出于我们理性的本能,而是出于我们非理性的本能。我们本能中的理性部分创造科学,而非理性部分则创造历史。”对于两种反社会趋势(1.自恋自我陶醉带来敌对;2.性欲性本能的满足带来不稳定)的阐述好有趣!! 不过塞奇讲话太绕,读起来是真的疲惫。群体心理学对我而言也确实难了点。

  • 0 usless 2021-02-18 17:46:40

    十星,极具启发

  • 0 维斯塔潘 2021-02-16 10:22:43

    哈哈哈哈味同嚼蜡

  • 0 素履当归 2019-10-08 12:24:46

    |待读完|读完绪论弃,作者讲的实在不够引人入胜,完全打不起精神来看。科学性的书本果然要强打精神。最开始被书名吸引到,但作者立足于剖析关于群体关于群体意识的心理学解析,和刚开始自己想的不太一样。等后面有兴致再接着读。

  • 0 懒懒懒 2020-05-04 09:39:59

    扫完弃了,太啰嗦了。找不到重点,学科史也不是我想读的。

  • 0 ISOlation 2021-08-11 22:13:57

    碰巧见证了一个群体在半年内从产生,曲折发展,再到迅速膨胀的过程。并且观察到选到了一些通过实践得到的理念是如何被架空为单纯的口号,最终成为施加暴力的旗帜,只能说群体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真的是常看常新。群体迷思像一个幽灵一样存在于任何形式的群体之中,正如作者所说的”无数的人就是这样沉迷于社会的一致性之中。他们错把总体的一致当成了由每个人的理智所确立的真理。“,所以很多情况下,为了避免这样的无谓口水仗还是去搞实证吧。

  • 0 芒果桑 2021-09-12 15:49:21

    既然觉得群体心理学被大众误解,那为何这本书还叫群“氓”的狂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