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原作名: Nineteen Eighty-Four
译者: 韩铁马
出版年: 2017-9-1
页数: 336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3916899
内容简介 · · · · · ·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作者简介 · · · · · ·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1903-1950),英国作家。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生于印度,父亲为殖民地官员。14岁考入伊顿公学,获取奖学金。1921从伊顿公学毕业后考取公职,到缅甸作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刺激了奥威尔的良知。他1927年辞职,后来写下与此段经历有关的《绞刑》(A Hanging, 1931),《缅甸岁月》(Burmese Days, 1934)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 1936)这些纪实性作品。
1928年1月回国后,奥威尔深入到社会底层,四处漂泊流落。在巴黎、伦敦两地,当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次年,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1903-1950),英国作家。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生于印度,父亲为殖民地官员。14岁考入伊顿公学,获取奖学金。1921从伊顿公学毕业后考取公职,到缅甸作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刺激了奥威尔的良知。他1927年辞职,后来写下与此段经历有关的《绞刑》(A Hanging, 1931),《缅甸岁月》(Burmese Days, 1934)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 1936)这些纪实性作品。
1928年1月回国后,奥威尔深入到社会底层,四处漂泊流落。在巴黎、伦敦两地,当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次年,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1933),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他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战斗。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受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 1938)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部权威性文献。
西班牙左翼共和政府的内部分裂,致使战争失利,而奥威尔差一点丧身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这个惨痛的经验对他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影响最广的两部名作——《动物农场》和《1984》的创作。
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终年46岁。
目录 · · · · · ·
一九八四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一九八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知恶方能向善 ——读《一九八四》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从小诵读的三字经,第一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关于人性的本质,这个说法还有待斟酌。在《一九八四》构建的大洋国的极权主义社会中,我们恰能血淋淋地看到:面临无尽的压迫和思想控制,人性仇恨和自私的恶尽显,社会狂热而虚伪的恶尽显,英社残酷又浮夸的恶尽... (展开)> 更多书评 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99减50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3天前曾上架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一九八四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ettyfly 2019-10-14
emmmm……如果因为政治而被禁了,就真的太可惜了。很好的书啊
0 有用 毛子 2019-02-15
很喜欢这一版的封面,有一种“老大哥在看着你”的荒诞的感觉。《一九八四》的世界很可怕,可怕在当年如果走错一步,今天就会这样的真实感。
0 有用 lgwqaq 2020-07-10
记忆,记忆,更改或者伪造记忆,就可以让你热爱老大哥,相信2+2=5
0 有用 LaPianiste 2020-06-20
开启我对语言的意义的深度思考,本身是学语言的,也许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突破口,等我读完英文版再来。很牛逼的思想。我当精神鸦片吸。不过也是货真价实的深渊啊,直接把我三观扭弯,着力点太精准了,这本书以后一定还会读很多遍,去感受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0 有用 江湖骗子管理处 2021-01-13
搞不懂评论里那些一直扯中国的人是什么意思。小说还好吧,部分情节当然是和文革有些像,但也不至于被那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酸。而且国家对于也是定性反思过了的。 对三大国家的划分和目前的局势也蛮像。 搞不懂的一点是意识觉醒的男主被思想警察钓鱼执法吸纳入兄弟会,然后监听,然后逮捕折磨思想改造却又不枪毙,这一设定的意义何在?特别荒谬的是他的同事在他入狱后也纷纷入狱的设定是为毛。花大篇幅介绍新语也只是为了说明愚民... 搞不懂评论里那些一直扯中国的人是什么意思。小说还好吧,部分情节当然是和文革有些像,但也不至于被那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酸。而且国家对于也是定性反思过了的。 对三大国家的划分和目前的局势也蛮像。 搞不懂的一点是意识觉醒的男主被思想警察钓鱼执法吸纳入兄弟会,然后监听,然后逮捕折磨思想改造却又不枪毙,这一设定的意义何在?特别荒谬的是他的同事在他入狱后也纷纷入狱的设定是为毛。花大篇幅介绍新语也只是为了说明愚民政策,和对聪明人的吸纳和监视? 其实要了解本文主旨,看下书里面大篇幅描述的那本禁书的内容就好了。 可能期待过大,看完有些失望。 (展开)
0 有用 做个彼得潘 2021-03-02
好悲伤
0 有用 麦田 2021-02-20
灵魂终在最后一刻得到救赎
0 有用 sungrate 2021-02-06
好久没有这么畅快地读完一本书了
0 有用 常夏宁 2021-01-29
对现在的社会风貌和形态结构有了全新的看法与理解,反思。
0 有用 江湖骗子管理处 2021-01-13
搞不懂评论里那些一直扯中国的人是什么意思。小说还好吧,部分情节当然是和文革有些像,但也不至于被那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酸。而且国家对于也是定性反思过了的。 对三大国家的划分和目前的局势也蛮像。 搞不懂的一点是意识觉醒的男主被思想警察钓鱼执法吸纳入兄弟会,然后监听,然后逮捕折磨思想改造却又不枪毙,这一设定的意义何在?特别荒谬的是他的同事在他入狱后也纷纷入狱的设定是为毛。花大篇幅介绍新语也只是为了说明愚民... 搞不懂评论里那些一直扯中国的人是什么意思。小说还好吧,部分情节当然是和文革有些像,但也不至于被那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酸。而且国家对于也是定性反思过了的。 对三大国家的划分和目前的局势也蛮像。 搞不懂的一点是意识觉醒的男主被思想警察钓鱼执法吸纳入兄弟会,然后监听,然后逮捕折磨思想改造却又不枪毙,这一设定的意义何在?特别荒谬的是他的同事在他入狱后也纷纷入狱的设定是为毛。花大篇幅介绍新语也只是为了说明愚民政策,和对聪明人的吸纳和监视? 其实要了解本文主旨,看下书里面大篇幅描述的那本禁书的内容就好了。 可能期待过大,看完有些失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