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umph and Sorrow译为“悲喜交加的年代”,plain but not simple译为“看似单纯而内含玄机”,这段里“这两位总统给公众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这句话原文则根本没有。以上只是拿到书第一页上的错误,译者几乎每段都有诸如此类脑补意淫。另:封面的Inaugural Address很多句子和原文不符。
在本书之中,作者把视角集中在了罗斯福新政对于美国以至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之中可谓是发挥了一招很好的平衡作用。它避免了美国走向极端的方向,无论是极端的左或者是右。通过本书的阅读,让我了解到了一些罗斯福新政的新方面,在之前的相关认识之中,只是对经济层面对于让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对于其在政治与社会上所发挥作用的认识有所欠缺。总体来看,罗斯福新政是一个全方位的新政,它基本囊括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他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泥潭之中逃出来,也让美国从那个动荡的时代之中走出来。罗斯福新政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让美国真正地成为了世界上世界强国之一。在如今的美国,似乎又陷入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之中。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否会再次出现呢?
19 有用 Fiat Lux™ 2018-11-11 17:17:36
Triumph and Sorrow译为“悲喜交加的年代”,plain but not simple译为“看似单纯而内含玄机”,这段里“这两位总统给公众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这句话原文则根本没有。以上只是拿到书第一页上的错误,译者几乎每段都有诸如此类脑补意淫。另:封面的Inaugural Address很多句子和原文不符。
12 有用 流惜子 2019-10-22 21:06:01
打破了很多对美国史的固有印象,特别是南部在罗斯福新政中的作用。只是翻译实在不够格,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
11 有用 Sisyphus 2019-04-30 21:35:48
五颗星给原著,翻译扣一颗星。这个时代需要罗斯福,不是希特勒。
8 有用 慢慢走 2020-12-12 14:00:13
不谈翻译,整体闲笔太多,最多400页能写清楚的事情非要扯这么多。😤 新政在内部通过工业,外部通过战争提升了黑人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但在南方强大的保守主义势力中惨遭败北,这是民主精神的光荣捍卫,也是公民权利的卑鄙践踏。以此为引,美利坚从法西斯意大利与红色苏联取得得真经,让“大政府”概念深入人心。 其中5黑人国会 10公共秩序与私人利益 两章值得一读。
1 有用 大风歌 2020-01-27 18:36:50
看着不像一本书也没有啥可读性对南方议会政治和新政的了解还不如从约翰逊那本传记权力之路里来的多
0 有用 鼻涕牛儿 2019-06-07 15:04:47
2020.11.26重读,感触良多。
1 有用 横转中子星 2022-10-03 21:53:26 辽宁
在本书之中,作者把视角集中在了罗斯福新政对于美国以至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之中可谓是发挥了一招很好的平衡作用。它避免了美国走向极端的方向,无论是极端的左或者是右。通过本书的阅读,让我了解到了一些罗斯福新政的新方面,在之前的相关认识之中,只是对经济层面对于让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对于其在政治与社会上所发挥作用的认识有所欠缺。总体来看,罗斯福新政是一个全方位的新政,它基本囊括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他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泥潭之中逃出来,也让美国从那个动荡的时代之中走出来。罗斯福新政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让美国真正地成为了世界上世界强国之一。在如今的美国,似乎又陷入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之中。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否会再次出现呢?
0 有用 兊䜣 2022-04-09 22:03:18
如作者所言,这是一部美国民族国家史(我更愿意称其为“福利国家史”),他所界定的新政的历史大大延展了,其中1930年代中后期诸社会科学的著名学者对改革的参与算是一个亮点了吧。
0 有用 暴风小红帽 2024-03-04 10:13:03 江苏
题目有点夸大其词的傲慢
0 有用 石枫 2024-01-27 21:14:55 黑龙江
对新政中国会与南方势力作用的研究非常珍贵。但欧美人写的历史著作,一到结论部分就松散得厉害,实在令人惋惜。以及译者对美国政治似乎一无所知,“众议院议长”“州务卿”“助理部长”这些专有名词都不知道,甚至连柯立芝都不认识,不知道怎么敢来翻译这种书的
0 有用 六十年代幽靈 2024-01-28 11:18:46 广东
补标
0 有用 无明 2023-11-04 15:21:22 上海
人心视野
0 有用 六斋小熊🌈 2024-02-20 10:55:23 吉林
居然看完了!!!第一次阅读这么厚的历史题材书籍,还是美国历史。其实看完了以后,让我对美国政治体制、西方视角下的中国政治体制等这些都有了崭新的认知。
0 有用 卫风 2020-02-24 20:47:17
在战争带来的恐惧面前,美国的民主制度在罗斯福与杜鲁门时期的新政面前一步步演化,数据详细。
2 有用 南飞 2021-01-15 00:28:21
本书叙述了自二战爆发前夕至冷战初期,国家与社会危机面前,立法机关的乏力。本文将视角主要对准了美国南部在面对危机中推动着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源于为了确保黑人权力平等,罗斯福在新政中对企业的直接管控,这也成为美国行政权力扩充,三权之间开始失衡。在应对各种危机中,行政权力开始掌管社会各个方面,也成为作者所认为的以丧失民主为代价。一言以概之,正是民众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所展现出的恐惧,从深层次上改变了美国的三权平衡和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充。
0 有用 怒歬 2019-06-26 21:18:06
意大利飞行队的例子是最具视觉性的。不足:新型民族国家的两面,提炼不多,战后影响写得很少。
1 有用 五石瓠 2021-09-16 23:44:36
冗长啰嗦,堆砌而不能明,翻译还水,以至于读起来的感觉一直在抖。
0 有用 喜读奇书 2021-09-16 08:09:45
故意改换书名误导读者
0 有用 摩西在分海 2024-11-04 18:33:09 新疆
《恐惧本身:罗斯福“新政”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美国作者艾拉·卡茨尼尔森所著,于2018 年 9 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和书海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该书试图全面理解罗斯福“新政”时期及其后至今的美国历史。书中提到美国国会的政客们对南方利益格局被破坏感到恐惧,黑人对自身生命安全感到恐惧,冷战时期美国因怕核武器机密泄露对专家进行跟踪监听等多个层面的恐惧,反映了恐惧这一因素对当时美国政治的深刻影响。
0 有用 Avaykn 2019-11-17 20:30:46
在暴风骤雨的忙碌两周内看完了,如波涛泛滥一般的论证叙事。总体来说有很多亮点,唯一的问题是每个美国人眼中的“世界”其实都很“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