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于洛太太这么完美,和于洛是真心相爱,也只留住丈夫十二年的感情,她女儿只留住三年,这就是爱,就是婚姻。良妇和荡妇一样可怜又可恨,满脑子都是男人(前者无底线地包容男人,后者无底线地利用男人),活在那个时代,没有自我真的挺可悲。于洛、花粉商、艺术家都是大猪蹄子,个个被荡妇耍得团团转,撞了南墙都不回头,不知着了什么魔?以征服情妇为人生目标,一个接着一个。以前只当巴尔扎克有厌女症,他厌起男人来也一个样。于洛对妻子的态度,或许跟奥诺丽纳对丈夫一个心理?只因对方太完美?但这解释不了他无底线地浪,甚至害死哥哥、叔岳之后。他有头脑,还能整理账务,却像动物一样发情。理解不了,巴尔扎克从未让于洛解释过他的行动。玛奈弗太太的结局再次证明了巴尔扎克的人生观,善是战胜不了恶的,只有比恶更恶。
查了下果然是巴尔扎克晚期的作品,写作风格跟束手束脚的《高老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贝姨整个故事时间跨度不小,开头男爵夫人阿特丽纳和花粉商克勒凡的小客厅私会一场很简单的戏写了好几章,在这场戏中见缝插针地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把奥当斯、贝姨和波兰人史丹卜克三人的前史、性格、人物目标讲得生动透彻。一场会面戏结束,整个故事瞬间立了起来。其后故事发展迅猛,绝不因某些具体场景需要费笔墨而牺牲节奏。几乎是一口气把几个主要角色的半生命运写到底。这种成熟的笔力是早期《高老头》时的巴尔扎克所不具备的。但书的内核跟高比就差了些意思,整个围绕着“淫恶的残酷,把天使的耐心打败”的主题,构建了一个几乎全员恶人和蠢人的世界。玉才华、玛奈弗夫人、贝姨个顶个的蛇蝎,好似宫斗现场。后面的复仇部分是机械降神,水准差了,但爽感很足。
说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故事。可那得看惯了多少世态人情,才能从容容说出这句话?你且将道德观至于一边,站在远处高处玩味它,不论是细细读完还是囫囵吞下,它都是一个极好故事。
这个结局真搞笑,真人间喜剧
[4.0]惊奇,真的是宝藏!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从头到尾,都没有完全抓住它的文字,就像在阳光下数一颗钻石的切面,刚数出点眉目,稍不留神就花了眼。整本书就像一袭精致繁复的洛丽塔风格的长裙或者一座尽心雕琢的洛可可风格的城堡。 内容上好像说啥都没有写,尽是荒诞无稽的感官世界,就像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钻石,正因为是空的才那样耀眼夺目;于是,另一方面也写尽了人生,无论怎么抓都抓不到手的人生,那么,它的意义或者基石落在实在上还是感官上的不同,又在哪里?最后还是各为所好、各得安心。不过,这虚无也真恼人! 另:从《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来的,看完《贝姨》后,对电影里引用这本书理解不能,虽然电影里没有摆出很多书里的句子。
“祖宗可以反对儿女的婚姻,儿女只能眼看着返老还童的祖宗荒庸。”于洛男爵风流到老,总有人给他擦屁股,气死原配,结局娶了个年轻媳妇儿,也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有天我做了个梦,梦到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嫁给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头,当时我以为多荒唐,社会新闻看多了在我难中留下了印子。读完这本书才发觉那算什么,这种事早在几个世纪前就演得更精彩。
以贝姨为名,其实笔墨更多在于洛男爵、华莱丽和克勒凡身上,贝姨倒更像个线索人物。巴尔扎克写起巴黎风俗的确是高人一等、入骨三分,就是写人有些漫画味,那种早期现实主义的,过于分明的善恶。比起现今看起来已经有些套路了的情节,我倒更喜欢作者穿插其中的闲谈,风趣又智慧。个人认为不如《幻灭》。
伏脱冷又出来打酱油啦!大盗真是厉害。前半部分,玛奈弗太太的客厅里,三个情人和一个丈夫在打麻将的场景,令我彻夜难眠。
贝姨的这个恨也算是天长地久了,交际花周旋于五个男人,也是惊心动魄,看到最后,我以为老色鬼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圆满结局,最后一页,却是气死了婆娘,狗改不了吃屎,猫儿总不忘去要偷腥,唉
固然优秀,但无法和《金瓶梅》相提并论。
这本比较平庸,贝姨做为主角的存在感并不强。
人間瑣事並不是淺薄的人所想像的那回事
痴心女子人嫌愚,钟情丈夫谁见了
補標,幾年前讀,隱約記得有左拉和王爾德寫女性的風味
故事讲得很好,阅读的过程就仿佛是看了场戏剧。
刚开始很难读进去,往往一个场景写的巨细无比,人物的心理描写极为丰富。 当你透过这些人物关系来看时,不管是于洛伯爵,克勒凡上尉,还是阿特丽纳和李斯贝德,你会发现上流社会的昏庸与荒,有钱有势你可以横着走,为所欲为。这样的“炫富”无疑会惹乡下人李斯贝德的嫉妒与怨恨,一场预谋已久的复仇在悄悄进行着。
于洛夫妇俩真是绝配,无可救药极了,当然,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产生于洛男爵,男爵夫人倒不一定,因为现在是人间。
法国文学读得少,除掉爽文巨巨大仲马以外,能跨越时代的鸿沟依然给我震撼的是司汤达和小仲马。贝姨阅读体验很像包法利夫人,怎么说呢,总觉得仿佛在看一出戏,没有什么喜爱的角色,谢幕不留痕。读包法利的时候是看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总觉得这女主既上不得台面,又不讨人喜欢。贝姨也差不多吧,滑天下之大稽。只是巴尔扎克到底是个人间清醒,这上层社会,无非女人领导着男人,你看这销金窝,化了多少人的骨头呢
书小,简装,字不大,弄的呦,看的眼疼。可这是傅雷译的巴尔扎克啊。短促的句子,涛涛的气势,法郎坠地的声音,美艳的少妇,巴黎的车马。不过贝姨并不应为标题,于洛男爵风流史?巴黎交际花生活史?倒是可以。巴尔扎克可是把人看透了,一个女人与五个男人的故事,一个老男人与七个女人的故事。不过于洛到底多大岁数,我可被弄的糊涂,前后不搭,作者没考虑好?贝姨本来看起来狡诈,可人家还是挺好的么,给你们男人,管你们家,通风报信,就是刷个存在感,何必咒骂呢。那对母女哦,简直是红旗不倒,外面彩旗的男人意淫的圣女。
> 贝姨
3 有用 ayuhaha 2022-03-14 15:40:43
于洛太太这么完美,和于洛是真心相爱,也只留住丈夫十二年的感情,她女儿只留住三年,这就是爱,就是婚姻。良妇和荡妇一样可怜又可恨,满脑子都是男人(前者无底线地包容男人,后者无底线地利用男人),活在那个时代,没有自我真的挺可悲。于洛、花粉商、艺术家都是大猪蹄子,个个被荡妇耍得团团转,撞了南墙都不回头,不知着了什么魔?以征服情妇为人生目标,一个接着一个。以前只当巴尔扎克有厌女症,他厌起男人来也一个样。于洛对妻子的态度,或许跟奥诺丽纳对丈夫一个心理?只因对方太完美?但这解释不了他无底线地浪,甚至害死哥哥、叔岳之后。他有头脑,还能整理账务,却像动物一样发情。理解不了,巴尔扎克从未让于洛解释过他的行动。玛奈弗太太的结局再次证明了巴尔扎克的人生观,善是战胜不了恶的,只有比恶更恶。
2 有用 Asura 2022-09-09 22:06:31 四川
查了下果然是巴尔扎克晚期的作品,写作风格跟束手束脚的《高老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贝姨整个故事时间跨度不小,开头男爵夫人阿特丽纳和花粉商克勒凡的小客厅私会一场很简单的戏写了好几章,在这场戏中见缝插针地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把奥当斯、贝姨和波兰人史丹卜克三人的前史、性格、人物目标讲得生动透彻。一场会面戏结束,整个故事瞬间立了起来。其后故事发展迅猛,绝不因某些具体场景需要费笔墨而牺牲节奏。几乎是一口气把几个主要角色的半生命运写到底。这种成熟的笔力是早期《高老头》时的巴尔扎克所不具备的。但书的内核跟高比就差了些意思,整个围绕着“淫恶的残酷,把天使的耐心打败”的主题,构建了一个几乎全员恶人和蠢人的世界。玉才华、玛奈弗夫人、贝姨个顶个的蛇蝎,好似宫斗现场。后面的复仇部分是机械降神,水准差了,但爽感很足。
1 有用 羊男 2022-06-14 17:39:28
说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故事。可那得看惯了多少世态人情,才能从容容说出这句话?你且将道德观至于一边,站在远处高处玩味它,不论是细细读完还是囫囵吞下,它都是一个极好故事。
1 有用 罗宾汉 2019-02-21 17:23:06
这个结局真搞笑,真人间喜剧
1 有用 蜗角迷蝶 2023-01-10 00:25:49 湖南
[4.0]惊奇,真的是宝藏!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从头到尾,都没有完全抓住它的文字,就像在阳光下数一颗钻石的切面,刚数出点眉目,稍不留神就花了眼。整本书就像一袭精致繁复的洛丽塔风格的长裙或者一座尽心雕琢的洛可可风格的城堡。 内容上好像说啥都没有写,尽是荒诞无稽的感官世界,就像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钻石,正因为是空的才那样耀眼夺目;于是,另一方面也写尽了人生,无论怎么抓都抓不到手的人生,那么,它的意义或者基石落在实在上还是感官上的不同,又在哪里?最后还是各为所好、各得安心。不过,这虚无也真恼人! 另:从《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来的,看完《贝姨》后,对电影里引用这本书理解不能,虽然电影里没有摆出很多书里的句子。
0 有用 笑一笑十年少 2022-04-02 00:04:24
“祖宗可以反对儿女的婚姻,儿女只能眼看着返老还童的祖宗荒庸。”于洛男爵风流到老,总有人给他擦屁股,气死原配,结局娶了个年轻媳妇儿,也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0 有用 星星只在夜里亮 2022-03-23 20:21:51
有天我做了个梦,梦到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嫁给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头,当时我以为多荒唐,社会新闻看多了在我难中留下了印子。读完这本书才发觉那算什么,这种事早在几个世纪前就演得更精彩。
1 有用 米菲 2021-11-11 15:50:14
以贝姨为名,其实笔墨更多在于洛男爵、华莱丽和克勒凡身上,贝姨倒更像个线索人物。巴尔扎克写起巴黎风俗的确是高人一等、入骨三分,就是写人有些漫画味,那种早期现实主义的,过于分明的善恶。比起现今看起来已经有些套路了的情节,我倒更喜欢作者穿插其中的闲谈,风趣又智慧。个人认为不如《幻灭》。
0 有用 燕翎 2021-12-29 23:37:20
伏脱冷又出来打酱油啦!大盗真是厉害。前半部分,玛奈弗太太的客厅里,三个情人和一个丈夫在打麻将的场景,令我彻夜难眠。
0 有用 Bingo 2021-12-25 19:25:39
贝姨的这个恨也算是天长地久了,交际花周旋于五个男人,也是惊心动魄,看到最后,我以为老色鬼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圆满结局,最后一页,却是气死了婆娘,狗改不了吃屎,猫儿总不忘去要偷腥,唉
0 有用 般若萝卜 2022-05-14 18:14:50
固然优秀,但无法和《金瓶梅》相提并论。
0 有用 忧郁剑士 2022-06-30 23:37:14
这本比较平庸,贝姨做为主角的存在感并不强。
0 有用 粉红大仙莫少一 2024-10-30 22:22:07 贵州
人間瑣事並不是淺薄的人所想像的那回事
0 有用 美堂公的杀猪刀 2024-09-05 22:00:28 安徽
痴心女子人嫌愚,钟情丈夫谁见了
0 有用 三千院若璃 2023-07-12 03:45:55 中国香港
補標,幾年前讀,隱約記得有左拉和王爾德寫女性的風味
0 有用 滴滴滴〜Cedar 2023-01-31 23:18:20 上海
故事讲得很好,阅读的过程就仿佛是看了场戏剧。
0 有用 灰灰木 2023-04-27 22:37:39 浙江
刚开始很难读进去,往往一个场景写的巨细无比,人物的心理描写极为丰富。 当你透过这些人物关系来看时,不管是于洛伯爵,克勒凡上尉,还是阿特丽纳和李斯贝德,你会发现上流社会的昏庸与荒,有钱有势你可以横着走,为所欲为。这样的“炫富”无疑会惹乡下人李斯贝德的嫉妒与怨恨,一场预谋已久的复仇在悄悄进行着。
0 有用 榕楠雅记~ 2020-03-07 13:57:17
于洛夫妇俩真是绝配,无可救药极了,当然,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产生于洛男爵,男爵夫人倒不一定,因为现在是人间。
0 有用 高高酱 2021-06-07 16:49:33
法国文学读得少,除掉爽文巨巨大仲马以外,能跨越时代的鸿沟依然给我震撼的是司汤达和小仲马。贝姨阅读体验很像包法利夫人,怎么说呢,总觉得仿佛在看一出戏,没有什么喜爱的角色,谢幕不留痕。读包法利的时候是看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总觉得这女主既上不得台面,又不讨人喜欢。贝姨也差不多吧,滑天下之大稽。只是巴尔扎克到底是个人间清醒,这上层社会,无非女人领导着男人,你看这销金窝,化了多少人的骨头呢
0 有用 飞翔的荷兰猪 2020-03-08 23:34:47
书小,简装,字不大,弄的呦,看的眼疼。可这是傅雷译的巴尔扎克啊。短促的句子,涛涛的气势,法郎坠地的声音,美艳的少妇,巴黎的车马。不过贝姨并不应为标题,于洛男爵风流史?巴黎交际花生活史?倒是可以。巴尔扎克可是把人看透了,一个女人与五个男人的故事,一个老男人与七个女人的故事。不过于洛到底多大岁数,我可被弄的糊涂,前后不搭,作者没考虑好?贝姨本来看起来狡诈,可人家还是挺好的么,给你们男人,管你们家,通风报信,就是刷个存在感,何必咒骂呢。那对母女哦,简直是红旗不倒,外面彩旗的男人意淫的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