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谈往录 短评

热门
  • 15 danyboy 2019-05-10 00:32:14

    此书较复杂。1、关于“保路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的几篇可同观,作者认为官方的革命叙事是错的,保路运动是地方团体为私吞民众资金而与试图建立中央集权的晚清政府的矛盾所引发,同理辛亥中的各方博弈亦属中央树立统一权威实施有效统治,与地方分离势力的矛盾。2、作者持一种反官方的“批判革命”观点,同时也反自治、鼓吹政府要有治理能力,现代转型必须首先树立中央权威,财政统一,避免分裂,对晚清民国的意见领袖、散沙群众、学潮颇多嘲讽,认为其不具备法律责任意识,侈谈自由。3、我觉得,历史犹如系统,引入的变量越多越靠谱,越少越可疑,本书加入集权与分治变量,体现了作者的意图,但作者未能认识到,民众有无组织无纪律无政治能力恰是由朝廷所塑造,朝廷不给政治自由,民众又如何习得这一能力?革命叙事固然僵化,转求集权不亦远乎?

  • 12 猫娘 2019-04-12 09:15:52

    如茅海建所说:“学术发展到今天,我们手中已经不乏结论,相反的是,我们的思考却为各种各样相互抵牾的结论所累。其中一个大的原因,即为各自所握的史实皆不可考。因此……最重要的工作似为史实重建”。对于四川保路运动,陆建德在《戊戌谈往录》中指出地方分离主义势力与清廷必要的集权行为如何冲突,最终导致局面失控。京师同文馆的厨子的暴富,揭示晚清社会自上而下的腐败由来之久与改革积重难返的原因;吴汝纶的东游记,则提点晚清时期中国教育界试图向邻邦学习民族凝聚力作出的种种努力,亦论证了陆先生自己的观点:近代史的研究必须关注外部势力的干预。

  • 3 🧡勞小姐🧡 2019-05-03 19:32:49

    -_-其實我對辛亥革命那一段歷史不太了解,「保路運動」對我而言只是歷史書上過眼即忘的一個詞語。作者在書裡為我們豐富了很多歷史的細節,比如說成都地方財權爭奪、地方勢力與清政府衝突和晚清社會的腐敗問題,填補了我對這一段歷史的空白吧。最喜歡作者的一句話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必须有色彩丰富的历史记忆 和渗入本能的爱国思想,不然不足以应对形形色色『分』的挑战。我们还需要有新的想象和语言来与自己的过去对话。 」

  • 1 愚公∞ 2019-09-13 18:38:54

    陆建德,原社科院外文所所长,现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席教授。本书算是晚清民国史的一组读书笔记,就如他自己所说,对于《四川保路运动资料》的读书笔记,这些读书笔记应该说想要对晚清民国史研究有所针砭。这本小册子,是由多篇文章组成,内容涵盖了八国联军、保路运动、新文化运动、联省自治运动、还有建国后的杨绛与郑振铎。这些主题,从历史学角度来看,其实不能算是系统,只能是说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视角。而且,这些视角与八十年代的声音并没有太多的区别,比如朱维铮的《走出中世纪》的文字,其实远比本书更为犀利,而且这都是三十年前的作品了。后来,朱维铮的《重读近代史》,其实也已经涉及到上述的许多问题,不知道陆先生是否参考过。从文章总体上看,本书的文章其实还是在批判前三十年教科书构建的历史话语,但是我们已经是改开四十年了。

  • 3 zlruc 2019-08-16 07:04:28

    保路运动,五四运动诸篇可读,且作者立意较新,不同于主流,但立论非此即彼却又粗疏,陷入一个为假设而拼命凑论点的窠臼中,未能综合当时时势分析民众何以至此,终究导致文章为追求自洽性而堕入浅薄的陷阱。

  • 0 霜红舞罢 2020-08-11 13:12:30

    在其位,谈其话

  • 0 雾凇 2019-06-03 17:22:21

    文章合集,其中几篇关于保路运动的文章,以及关于辛亥革命的文章,可以关联起来看。 对保路运动做了另一种解读,主要从财政权的角度,分析清末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和博弈。这个角度不那么“伟光正”,却聚焦在实质的利益争夺上,可以结合以往的观点看。 《厨子于八》《校长之忧》几篇也很不错。

  • 1 烟斗客甲 2019-08-07 15:51:24

    收入本书的文章跨度十几年,新角度谈四川保路运动;同文馆待遇优渥但学生混日子散漫多市井气撒泼无赖,如故意干烧火锅以致30多个烧穿,吃饭扔碗碎一地,都是发泄,这些学生都是文官;赛金花与瓦德西的艳闻不是事实,两人不认识;留日学生也是各省抱团缺乏国家意识,教育强而国家观念弱则加速支离破碎;保路会的宣传高于国际水平,煽动厉害,而盛宣怀们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依然不敌;各种官军势力聚财私分,巧立名目混乱之极,犒军的名目最容易贪墨巨款;弱政府管不住税源,革命者多为草莽英雄,实质还是传统造反话语体系;日本明治时期中央强力控制收入来源,制度更新有效,国家统治力大增;晚清十年实行新政却没有强大的中枢,国家银行相当于票号不会信贷,各部各省经费自筹好比千万小国;一艘大船上有八个帆,八个老大只管自己的那个帆全然不听船长的调

  • 0 竹圃 2022-05-05 10:07:24

    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掌故,但是重不在论史,而在观今,许多联系十分牵强。

  • 0 长湖镇木桶回收 2024-02-08 21:48:39 重庆

    如果说被陆建德批判的以隗瀛涛为代表的老先生们虽然貌似被意识形态影响了研究但好歹在史料发掘和开先河研究方面有很大贡献的话,那么陆建德在这本《戊戌谈往录》中展现出的所谓辛亥革命研究新范式和看待四川保路运动新角度,则充斥着各种看似惊人实则还不如阴谋论的“新观点”, 比如所谓的赵尔丰百战百胜虎踞成都没有赵尔丰就没有四川独立,比如所谓的保路同志军都是暴民土匪,颇有一种干脆完全不看史料就硬瞎扯的风度;比如所谓辛亥革命保路运动的参与者被“利用”了的各种说法,像不像今天动不动就用jwsl利用了巴拉巴拉来形容一切运动的老保惯常地用捕风捉影的态度去对待史料,在毫无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做出推断?至于选择性剪裁史料、立场先行、先入为主,对史实的展现还不如老教授们。这本书可以说是告别革命论者发明历史的杰作

  • 0 七如飘灯镜泊 2024-01-16 07:50:32 广东

    原来陆老师和浙大还有一段缘

  • 0 沧浪之江 2023-01-31 12:38:33 广东

    不止于戊戌,多样的近代史着手点和视角,行文或不及《海潮》一书,附赠杨、郑二位先生之于外文所与文学所,家史的历史空间置入等故事,期待刀茅巷古庆春门旁的新变化。

  • 0 文氓迭戈 2023-04-04 08:18:17 浙江

    时间滤镜中重建史实,谈何容易,不妨多些角度,自己选择愿意相信的

  • 0 传说中的小白 2022-04-15 20:17:52

    啊,和历史书说的不一样诶

  • 0 cruzewin 2019-07-08 12:20:26

    中国式的保守主义?

  • 0 Sangpapa 2020-10-28 00:27:17

    我们看待一百年前清朝覆灭的视角是五十年前造反有理的叙事塑造的。

  • 0 叔本不华 2019-10-19 20:24:34

    讲辛亥革命研究的那篇不错,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合的角度来理解辛亥革命,视角独特,也颇有解释力。

  • 0 叶子同学 2019-05-04 00:27:58

    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在看课文。下面还有注释。嗯,感觉自己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