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要跟上韦伯社会学体系的建构过程,确实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概念繁复,涉及面广,梳理完之后觉得对社会学有了一点了解(仅此而已),对韦伯在社会团体一章中关于民族国家的论述很赞同。本书应该是“社会学的科学”或者说“社会学的逻辑/哲学”,后面读韦伯的经济史,估计还要参考本书。看完以后长舒一口气,五星奉上。
我硬着头皮,还是读不下去。。韦伯再见
翻译行文几乎保留了英语句式结构,尤其保留了插入语而将主语和宾语分隔两地,断句非常难受。就我个人而言,相对于阎本(阎克文译经济与社会)来说有较大阅读障碍……推荐读不下去的朋友换译本阅读。 不过《学术与政治》还是冯本好读。
我相信韦伯的本意是好的 这种文邹邹的酸腐翻译能不能滚蛋啊。。
一本大词典
重读之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就能看明白了,而且特别有启发。但经济行动与社团团体那部分,可以说基本上看不懂,我放弃了,等什么时候我更聪明了再来看。
这次重点读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真的是学问无穷啊…
将现实理论化,难免学究气浓厚点
马克斯·韦伯的经典从概念开始梳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取自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章,韦伯之所以挑起这问题,正是意识到当时新兴的“社会科学”亟须一套不同于自然科学,也可以冲淡传统形而上学色彩的知识论,因此致力于建立社会科学自身对“科学”和“客观”的判准。他一方面撷取了实证主义依据“经验”进行“事实验证”与“因果解释”的精髓,强调社会学乃是“现实之科学”。另一方面,韦伯认为实证主义对“经验”或“现实”的解释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憾,几近于自我设限,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由各种“意义”交织起来的网络,如果硬生生地只允许用“法则”来解释,韦伯列举了“直接观察的理解”和“解释性的理解”两种,后者由于包括动机理解在内,对于行动的“意义关联”能够更妥当地予以掌握,也是韦伯心目中可以经得起客观验证的知识形式。
看了三联的单行本《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在这里标记一下。 感觉毕竟是开篇,像词典一样,之后应该还要参考。以后会考虑读后半部分。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本书标题为前言)部分翻译太烂,语句不通,以英译本对照来看存在翻译错误,不建议读。
韦伯很牛嗷嗷嗷
与阎克文版的《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配套而读,在译文上各有精彩。单看辞藻,个人还是偏向康乐和简惠美;另外,阎版的一个优势或许在于,部分用语更贴合大陆这边的习惯,像是行政班子、摊派等。
概念操作的必要。不能也不该囿于“社会行动”的概念困难,它只是作为一门“科学”的建设性要素或中心主题而存在。
读的很累,韦伯的著作完全是百科全书的性质。
一边读经济行动的社会学诸范畴一边揪头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读得蛮带感的,而第二部分给人什么感觉呢?就像是在武汉的冬天,有人在室外给你泼了一盆冷水。放过自己放过自己。
前半部
读了几十页后放弃了,你们德国人真的,我哭死
相当于后面几卷的大词典
真是艰难的阅读过程…几度想要放弃,但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下去。能看懂的部分还是很有启发,吃力的部分暂时随缘,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个时点,任督二脉突然贯通就能够理解了。阅读不就是这样么,好奇、疑问、困惑、思考、理解、体会,交替进行,所得所乐皆在于此。
>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5 有用 川萍 2021-08-08 14:05:14
要跟上韦伯社会学体系的建构过程,确实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概念繁复,涉及面广,梳理完之后觉得对社会学有了一点了解(仅此而已),对韦伯在社会团体一章中关于民族国家的论述很赞同。本书应该是“社会学的科学”或者说“社会学的逻辑/哲学”,后面读韦伯的经济史,估计还要参考本书。看完以后长舒一口气,五星奉上。
3 有用 皇甫铁牛 2021-07-13 11:47:24
我硬着头皮,还是读不下去。。韦伯再见
1 有用 九兑 2023-11-13 18:46:04 湖北
翻译行文几乎保留了英语句式结构,尤其保留了插入语而将主语和宾语分隔两地,断句非常难受。就我个人而言,相对于阎本(阎克文译经济与社会)来说有较大阅读障碍……推荐读不下去的朋友换译本阅读。 不过《学术与政治》还是冯本好读。
1 有用 101避难所 2023-10-01 02:05:25 河南
我相信韦伯的本意是好的 这种文邹邹的酸腐翻译能不能滚蛋啊。。
1 有用 梦中跳伞 2021-04-05 10:58:15
一本大词典
0 有用 败者食尘 2022-03-14 16:06:04
重读之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就能看明白了,而且特别有启发。但经济行动与社团团体那部分,可以说基本上看不懂,我放弃了,等什么时候我更聪明了再来看。
0 有用 Riddle 2021-12-04 21:08:43
这次重点读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真的是学问无穷啊…
0 有用 玛莉朱莉查理 2021-12-11 10:30:42
将现实理论化,难免学究气浓厚点
3 有用 韧勉 2021-11-25 15:37:28
马克斯·韦伯的经典从概念开始梳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取自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章,韦伯之所以挑起这问题,正是意识到当时新兴的“社会科学”亟须一套不同于自然科学,也可以冲淡传统形而上学色彩的知识论,因此致力于建立社会科学自身对“科学”和“客观”的判准。他一方面撷取了实证主义依据“经验”进行“事实验证”与“因果解释”的精髓,强调社会学乃是“现实之科学”。另一方面,韦伯认为实证主义对“经验”或“现实”的解释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憾,几近于自我设限,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由各种“意义”交织起来的网络,如果硬生生地只允许用“法则”来解释,韦伯列举了“直接观察的理解”和“解释性的理解”两种,后者由于包括动机理解在内,对于行动的“意义关联”能够更妥当地予以掌握,也是韦伯心目中可以经得起客观验证的知识形式。
0 有用 听雪 2022-01-13 09:32:40
看了三联的单行本《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在这里标记一下。 感觉毕竟是开篇,像词典一样,之后应该还要参考。以后会考虑读后半部分。
1 有用 Zinc 2022-05-01 22:35:40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本书标题为前言)部分翻译太烂,语句不通,以英译本对照来看存在翻译错误,不建议读。
0 有用 罐 2022-10-17 11:11:20 湖北
韦伯很牛嗷嗷嗷
1 有用 青上有鸢 2022-05-07 11:46:40
与阎克文版的《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配套而读,在译文上各有精彩。单看辞藻,个人还是偏向康乐和简惠美;另外,阎版的一个优势或许在于,部分用语更贴合大陆这边的习惯,像是行政班子、摊派等。
0 有用 拳击面包超人 2023-12-25 17:41:36 中国香港
概念操作的必要。不能也不该囿于“社会行动”的概念困难,它只是作为一门“科学”的建设性要素或中心主题而存在。
0 有用 Dean Zhao 2024-02-21 16:26:09 河北
读的很累,韦伯的著作完全是百科全书的性质。
0 有用 逐光. 2024-02-07 00:54:48 安徽
一边读经济行动的社会学诸范畴一边揪头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读得蛮带感的,而第二部分给人什么感觉呢?就像是在武汉的冬天,有人在室外给你泼了一盆冷水。放过自己放过自己。
0 有用 H.B. 2023-08-26 13:02:24 辽宁
前半部
0 有用 哀伤贡多拉 2023-09-06 21:26:05 北京
读了几十页后放弃了,你们德国人真的,我哭死
0 有用 momo 2023-08-22 16:46:12 福建
相当于后面几卷的大词典
1 有用 鼻涕牛儿 2022-08-09 15:50:32
真是艰难的阅读过程…几度想要放弃,但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下去。能看懂的部分还是很有启发,吃力的部分暂时随缘,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个时点,任督二脉突然贯通就能够理解了。阅读不就是这样么,好奇、疑问、困惑、思考、理解、体会,交替进行,所得所乐皆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