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王朔说孙甘露是书面语写作,怎么听着这么奇怪,是因为白话文写作泛滥了还是只是表达一种敬重?我倒觉得这种书面语不利于小说的叙事,像散文诗的文体让人疑惑,多一星是因为文字确实好,哪怕有人说矫揉造作。
如果每句另起一行,就可以把小说变成长诗。这就是我读后的感想。 心情好的时候读,觉得孙老师真有才华,故事讲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心情不好时读,写的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是精神病在说话还是读着的人是精神病……
502《夜晚的语言》类似于《未麻的部屋》的片段。
前段时间开始看,看迷糊了,简直是诗的语言。
重读孙甘露早年的中短篇,发现他走的路子其实是一步险棋。他的写法也是一种“濒临文艺腔”的写法。这么写实在是太冒风险了,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矫情所笼罩,从而跌入美学的深渊。
没什么可取之处。
这本书是1980年代先锋派小说家孙甘露的中短篇小说集。作者本身只是中技毕业,但写的却非常绕,似乎是在模仿欧美小说大家诸如博尔赫斯的风格。适合资深文学爱好者阅读,不适合普通读者。
我心目中玩文字技术的中国短篇小说里,孙甘露可以占两篇,分别是《我是少年酒坛子》和《请女人猜谜》。其他的条件反射的是《山上的小屋》,《迷舟》和马原的《虚构》。 就像豆友杜鹏所说:“他的写法也是一种“濒临文艺腔”的写法。这么写实在是太冒风险了,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矫情所笼罩,从而跌入美学的深渊。”总结的完美。 如梦如幻。
由《千里江山图》反观《我是少年酒坛子》,其实是有一种叙事对位,孙甘露的先锋与现实主义构成了一组复调。或者说,从《我是少年酒坛子》中的“我”到中年陈千里,发生了一次交错的成长,从抒情自我的根茎中长出一颗革命者的教条般冷静的头脑。
既不懂也不想懂
放筏的人儿顺流而——下。
妈的,到底在写什么?呓语、梦境、元叙事……唯一看懂的就是《夜晚的语言》。孙甘露&残雪,我真的不会再碰了,看不懂就是看不懂,没必要逼迫自己。
最喜欢《忆秦娥》,孙甘露对文字的掌控感炉火纯青,难以具体形容是什么,大概能感受到他在追求一种诗意的意识流书写的散文。
先锋派
目眩神迷
有些部分堪称神来之笔,比如说请女人猜谜。但有些过于矫情。。。
《信使之函》:象征性的找寻
说80年代先锋派过时的评论家,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没有逻辑的梦呓般的语言比写实容易,不过是玩文字游戏。因而没有延续的价值——毕竟人人都能写。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让他们写一篇意识流的语言但终显完整的故事,估计根本写不出来,只能停留在语言层面,而且是及其随意造作的那种。
孙甘露是作家中的斯克里亚宾,色彩斑斓,神秘幽远,当真如饮甘露,亦醉亦幻,余味绵长。今年阅读中文作家的最大收获。
他的文字感觉都用的好精致
> 我是少年酒坛子
3 有用 斯文孙 2019-09-15 19:30:37
王朔说孙甘露是书面语写作,怎么听着这么奇怪,是因为白话文写作泛滥了还是只是表达一种敬重?我倒觉得这种书面语不利于小说的叙事,像散文诗的文体让人疑惑,多一星是因为文字确实好,哪怕有人说矫揉造作。
7 有用 大北 2021-07-13 19:39:17
如果每句另起一行,就可以把小说变成长诗。这就是我读后的感想。 心情好的时候读,觉得孙老师真有才华,故事讲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心情不好时读,写的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是精神病在说话还是读着的人是精神病……
2 有用 7410 2019-01-24 22:26:52
502《夜晚的语言》类似于《未麻的部屋》的片段。
1 有用 不停 2023-10-30 16:50:21 北京
前段时间开始看,看迷糊了,简直是诗的语言。
1 有用 杜鹏 2024-03-22 13:20:09 山东
重读孙甘露早年的中短篇,发现他走的路子其实是一步险棋。他的写法也是一种“濒临文艺腔”的写法。这么写实在是太冒风险了,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矫情所笼罩,从而跌入美学的深渊。
0 有用 obdw 2022-06-16 03:19:08
没什么可取之处。
0 有用 JC 2023-06-25 01:20:55 上海
这本书是1980年代先锋派小说家孙甘露的中短篇小说集。作者本身只是中技毕业,但写的却非常绕,似乎是在模仿欧美小说大家诸如博尔赫斯的风格。适合资深文学爱好者阅读,不适合普通读者。
0 有用 青春少年与他 2024-08-20 10:00:39 上海
我心目中玩文字技术的中国短篇小说里,孙甘露可以占两篇,分别是《我是少年酒坛子》和《请女人猜谜》。其他的条件反射的是《山上的小屋》,《迷舟》和马原的《虚构》。 就像豆友杜鹏所说:“他的写法也是一种“濒临文艺腔”的写法。这么写实在是太冒风险了,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矫情所笼罩,从而跌入美学的深渊。”总结的完美。 如梦如幻。
1 有用 魏司马的光 2022-07-13 23:56:11
由《千里江山图》反观《我是少年酒坛子》,其实是有一种叙事对位,孙甘露的先锋与现实主义构成了一组复调。或者说,从《我是少年酒坛子》中的“我”到中年陈千里,发生了一次交错的成长,从抒情自我的根茎中长出一颗革命者的教条般冷静的头脑。
1 有用 萌萌 2022-05-06 13:41:33
既不懂也不想懂
0 有用 节律栅 2023-10-28 13:33:38 广东
放筏的人儿顺流而——下。
1 有用 应物兄 2023-02-05 18:55:29 江苏
妈的,到底在写什么?呓语、梦境、元叙事……唯一看懂的就是《夜晚的语言》。孙甘露&残雪,我真的不会再碰了,看不懂就是看不懂,没必要逼迫自己。
0 有用 YYYs 2022-12-26 17:49:40 北京
最喜欢《忆秦娥》,孙甘露对文字的掌控感炉火纯青,难以具体形容是什么,大概能感受到他在追求一种诗意的意识流书写的散文。
0 有用 phyci 2019-07-09 18:09:22
先锋派
0 有用 电子羊 2023-01-01 09:25:06 河南
目眩神迷
0 有用 瓦特妹棱 2019-10-08 17:42:59
有些部分堪称神来之笔,比如说请女人猜谜。但有些过于矫情。。。
0 有用 Ibby 2019-12-14 10:22:17
《信使之函》:象征性的找寻
0 有用 YUKIO 2021-01-13 19:15:39
说80年代先锋派过时的评论家,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没有逻辑的梦呓般的语言比写实容易,不过是玩文字游戏。因而没有延续的价值——毕竟人人都能写。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让他们写一篇意识流的语言但终显完整的故事,估计根本写不出来,只能停留在语言层面,而且是及其随意造作的那种。
0 有用 Lichtung 2019-09-29 08:08:02
孙甘露是作家中的斯克里亚宾,色彩斑斓,神秘幽远,当真如饮甘露,亦醉亦幻,余味绵长。今年阅读中文作家的最大收获。
0 有用 電線桿上的鳥 2021-06-21 11:14:47
他的文字感觉都用的好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