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女 短评

热门 最新
  • 158 维城乱马 2020-03-02 11:50:29

    读完第三本。读张爱玲,应以每日至多一个时辰为限,少则意犹未尽,不过瘾;多则万念俱灰,失了魂。

  • 51 粟冰箱 2019-07-31 17:34:17

    这部后期作品集很老辣,钝刀子一样。也能体会很多张爱玲粉丝不喜这部的原因。她放弃了年轻时喜欢的红绿参差的“传奇”笔法,屏退浮华,更加偏向于西方现实主义甚至于极简主义,读着竟让我想到卡佛、安·比蒂,以及那个时代流行的《纽约客》杂志故事等等(也许当时她有意识也想以短篇打进欧美文坛?)。唯有张爱玲“苍凉”的内核是不变的。

  • 34 Double 呆 2019-07-10 18:06:05

    《小艾》和《怨女》都是底层人想要摆脱现状,事后才发现更糟糕。《同学少年都不贱》是真非常贴切时下现实了。那些掷地有声的句子与色彩的对比描写让人看了狂喜。

  • 16 JustSophie 2019-06-05 06:45:39

    装帧设计很烂

  • 14 杨赫怡 2020-10-10 09:01:11

    这部中短篇不再探讨处处散发着传奇色彩的大上海,而是聚焦底层普通女性的苦乐哀愁,用平实的言语架构起一个属于平凡女子的舞台,台上,有人被命运践踏得体无完肤,依旧咬着牙,与残酷的现实负隅顽抗到底,用柔弱的身躯支撑起一切,守护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家园,她们骨子里始终带着一股韧劲,也有人把自己武装成一个疯魔城谶,刀枪不入,让人望而却步的战士,吓退了虚张声势的命运,吓跑了说三道四冷眼旁观之人,自己做命运的王,还有人在这尘世浮浮沉沉,却依旧不肯接受被人遗忘的宿命,努力发光发热,用心装扮自己,假以时日让人发现,哪怕只是燃烧一刹那也好,张爱玲果然是一个书写传奇的匠人,原本黯淡无光的小人物也能散发出迷人暧昧的微光。

  • 7 碳酸牙膏 2020-05-04 19:01:20

    人性的蛮荒穷形尽相了,张爱玲的晚期作品更倾向于试验外部世界的波澜力量。时代,历史,社会,种种因素并不指向功利的社会批判,而是让人物进一步丧失命运的自主性,在异己的无边的大浪中尽情颠沛流离。所以即便席五太太死了,悲剧仍会阴魂不散地在小艾头上“故事新编”。曹七巧的暴戾被稀释,银娣不过是在世事瀚海中吊着一口气的水手。如出一辙的,当然也算流落天涯的洛贞和赵钰。王佳芝看似重蹈了葛薇龙,然而让她倾倒的易先生那一瞬间的寂寞不过是机械般异己世界稍微暴露的一点瑕疵或陷阱。外部世界汹涌无法把握,于是意识流在各篇中大量涌现,零聚焦叙事体验越深,自叙色彩也越重。《浮花浪蕊》集张爱玲大成,更创造出难得的戏谑与严肃苍凉的混合效果。“咫尺天涯,很远很渺茫。”张爱玲的神魂在这短短一句中永恒地显现,又永恒地灭逝。

  • 5 伊卡洛斯 2020-03-31 23:39:04

    收录的都是张爱玲晚期的作品,其中《怨女》是旧作《金锁记》改编而来,新旧对比也成为讨论张爱玲从早期到晚期创作风格发生转变的重要主题。新旧两个故事虽然许多情节与构架相同,但氛围却已大为不同。旧作更激烈,主人公曹七巧是个极端病态的人物;新作更平实,主人公银娣更像是寻常生活里存在的有着自身局限性的普通人物。读这部作品时越发感到张爱玲受红楼梦的影响还是很深的,她也继承得很好,并不矫作。 其他几个短篇风格也与早期作品迥异。《浮花浪蕊》《相见欢》几乎都显出散漫的特征,故事主题好像变成一根细细的线,若不集中精力,轻易就断了。《色戒》也是出色的短篇,讨论人性在一个特异场景下的发展,余韵很深。

  • 10 Heather Guo 2019-08-08 14:56:51

    封面太好看了!

  • 4 成知默 2020-07-20 16:41:21

    从疯狂的、凄厉如鬼的曹七巧,到庸常的、小奸小坏的银娣,《怨女》对《金锁记》的重写,不仅是对人物的重塑,也是外向与内视视角的转变,更可看出张爱玲从华丽艳异到平淡而近自然的变化。从旧式大家庭与旧式婚姻,到平凡男女的平凡的悲欢与爱恨,张爱玲于此更关注于普通人、甚或如小艾一般被侮辱被损害的底层小人物(但仍看出对于席家五太太等旧日遗迹式的人物,张爱玲更游刃有余)。手法虽多变,但对人性的洞察却是一如既往通透,这种通透既非对人性的批判,也非同情,而是一种深沉的理解,无论是这理解是投射于善,还是投射于恶。最具戏剧张力的自然是《色戒》,“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比起电影里易先生亦真亦假的怅然与追念,张爱玲到底是因为太过清醒而显得冷酷。

  • 11 此生唯愿疏与朗 2020-05-08 20:08:01

    她下笔好狠啊,一刀捅进去,却发现是把钝刀子,磨的人心里细细密密的疼。甭管是奴婢还是小姐,甭管是富家太太还是有点学问的女青年,在吃人的旧社会里,各自有各自的苦法,但是在她的字里行间看不出怜悯同情,倒像是她睨着眼睛冷眼旁观,看着这些挣扎的女人们内心的自私懦弱,畸形丑陋,把自己囚在家庭里自导自演一出又一出可笑的戏码,但是读完了气完了还是可怜,还是悲哀。最喜欢《怨女》这一篇,写得太刺目扎心了。

  • 3 舫原 2019-11-26 01:46:12

    小艾是苦的,五四遗事是惯常的可笑意味,色戒非常惊心动魄,怨女是金锁记的补充说明。浮花浪蕊可以想象当时她出去的历程。同学少年都不贱,在大学时应该是看过,现在再读,根本不信自己看过,简直触目。

  • 3 魔法少女喵大人 2020-05-05 13:47:12

    人这一辈子终归是要读一两本张爱玲的,她永远都是那个冷静、犀利的旁观者,把这人世看的分外通透…

  • 3 Wuyang 2020-05-11 11:57:31

    #2020第28本#。这一部除了「色|戒」一篇,其他都是第一次读。小艾有点力不从心,不是她熟悉的素材,处理起五太太反而更出彩;五四遗事近乎平淡的讽刺;怨女非常棒,不仅仅是加长版的金锁记,银娣是「更趋近真实人生的七巧」,与金锁记对照读,可以看出「年轻的暴风雨般的热情」与「晚年平淡而自然的文学追求」。相见欢与同学少年都不贱,发觉张爱玲晚年对同性恋题材的喜好。真有意思,只有女性才能理解懂得女性。

  • 5 桂木樨 2019-12-04 10:18:48

    张爱玲后期的小说明显不如早期写得好,《相见欢》、《同学少年都不贱》、《浪花浮蕊》等情节琐碎,人物叙述零乱。事实上另一本《小团圆》也是以上风格。但《金锁记》改编的《怨女》很惊艳。前者是一出二小时的电影,故事集中,只选最代表的性格去表演;后者是电视剧,慢慢道来一个人的百态。《小艾》仿佛《秧歌》,真爱是有的,但拥有真爱的人不得好死。两部小说连背景都是一样——解放前到解放后。从张爱玲后期的小说看,她对GCD并无好感。

  • 6 不孤 2020-08-30 22:22:05

    “有一天她看见那件咖啡色绒线衫高挂在宿舍走廊上晒太阳,认得那针织的累累的小葡萄花样。四顾无人,她轻轻的拉着一只袖口,贴在面颊上,依恋了一会。”/有没有人拍这个画面啊我好想看

  • 8 江河 2019-07-15 12:32:08

    有一本总提张恨水,此本总提毛姆。左传和蛋黄酱都写,张女士并不炫技,喜欢就是喜欢,总是要多提几次。

  • 0 曼仔 2024-01-11 22:35:57 北京

    小艾、怨女、浮花浪蕊新读,余篇重读。小艾有左翼气质,旧式没落贵族的人事日常是张爱玲擅长的,但结尾的落脚点是替无产阶级鸣不平,感受到一些时代影响;怨女是金锁记的扩写,大部分都不如不扩,唯独银娣(七巧)与小叔子的多年后重逢,比金锁记更加张力十足。以及突然意识到这种叔嫂张力,亦是中式俗文学的传统。色/戒重读才感觉到技巧层面真的极好,张爱玲小说里的时空流变、境随心转,非常现代文学,但又披了一层半旧半新的遣词造句。相见欢和同学少年都不贱,小时候看完全一头雾水,如今也到了能尽悉话里词间暗流的年纪。浮花浪蕊从文学层面没太多可说,但里面隐约的时代气氛的书写,暗暗令人心惊。整体来说,张爱玲是越写越从花团锦簇的好读,到幽森纷繁的晦涩,但这也恰是对读者的信任与挑选:愿者上钩,仅供足够有耐心与兴趣者入此山来。

  • 1 白暴力 2020-07-07 02:05:05

    同学少年都不贱,针针见血

  • 0 蝴铁🦋 2020-02-07 23:20:10

    有几篇故事没读完……就不浪费时间了

  • 1 布塔 2019-10-01 17:39:52

    她几十年的心态变化倒是挺值得品味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