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俄]阿尔志跋绥夫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郑振铎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337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俄苏文学经典译著
ISBN: 978710806386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郑振铎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337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俄苏文学经典译著
ISBN: 9787108063861
内容简介 · · · · · ·
小说从主人公沙宁返回家乡写起,到他乘火车离去结束,写的是他在家乡那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他少小离家,其性格在家庭之外养成,自由自在得像“旷野里的一棵树”。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讨厌周围几乎所有的人,甚至自己的亲人。与此同时,他疲惫孤独,漂泊不定。这一形象出现在俄国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失落与沮丧的年代,因此被看成俄国文化精英之整体“堕落”的象征。
沙宁的创作者
· · · · · ·
-
米·彼·阿尔志跋绥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尔志跋绥夫是苏联新兴文学典型的代表作家,风格偏写实主义,表现之深刻,在侪辈中称为达了淋漓尽致。他的代表作有:《沙宁》《狂人》《血痕》《朝影》《绝境》等。阿尔志跋绥夫的著作是厌世的,主我的,而且每每带着肉的气息。但我们要知道,他只是如实描写,虽然不免主观,却并非主张和煽动。他的作风并非因为“写实主义大盛之后,进为唯我”,而塑造出了时代的肖像。
目录 · · · · · ·
译序 1
第一章 / 1
第二章 / 6
第三章 / 19
第四章 / 30
第五章 / 42
第六章 / 50
第七章 / 56
第八章 / 61
第九章 / 68
第十章 / 72
第十一章 / 86
第十二章 / 91
第十三章 / 101
第十四章 / 111
第十五章 / 121
第十六章 / 129
第十七章 / 140
第十八章 / 147
第十九章 / 149
第二十章 / 161
第二十一章 / 168
第二十二章 / 173
第二十三章 / 177
第二十四章 / 184
第二十五章 / 191
第二十六章 / 204
第二十七章 / 207
第二十八章 / 212
第二十九章 / 226
第三十章 / 232
第三十一章 / 239
第三十二章 / 250
第三十三章 / 258
第三十四章 / 264
第三十五章 / 270
第三十六章 / 279
第三十七章 / 286
第三十八章 / 289
第三十九章 / 302
第四十章 / 305
第四十一章 / 310
第四十二章 / 316
第四十三章 / 318
第四十四章 / 323
第四十五章 / 329
第四十六章 / 333
后记 / 336
· · · · · · (收起)
第一章 / 1
第二章 / 6
第三章 / 19
第四章 / 30
第五章 / 42
第六章 / 50
第七章 / 56
第八章 / 61
第九章 / 68
第十章 / 72
第十一章 / 86
第十二章 / 91
第十三章 / 101
第十四章 / 111
第十五章 / 121
第十六章 / 129
第十七章 / 140
第十八章 / 147
第十九章 / 149
第二十章 / 161
第二十一章 / 168
第二十二章 / 173
第二十三章 / 177
第二十四章 / 184
第二十五章 / 191
第二十六章 / 204
第二十七章 / 207
第二十八章 / 212
第二十九章 / 226
第三十章 / 232
第三十一章 / 239
第三十二章 / 250
第三十三章 / 258
第三十四章 / 264
第三十五章 / 270
第三十六章 / 279
第三十七章 / 286
第三十八章 / 289
第三十九章 / 302
第四十章 / 305
第四十一章 / 310
第四十二章 / 316
第四十三章 / 318
第四十四章 / 323
第四十五章 / 329
第四十六章 / 333
后记 / 33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为什么哭?”她问自己,她不明白自己流泪的原因,只是觉得自己不幸、可怜、屈辱。她为自己已经失身于扎鲁丁而哭泣,为自己已经不像先前那样高傲和纯洁而哭泣,为自己所感觉到的哥哥眼神中的可怕和侮辱而哭泣。她认为,在此之前,他是不会那样看她的,他如今这样看她,就是因为她堕落了。 但是,对于她来说,有一种感觉更强烈,更痛苦,也更明了:痛苦和屈辱的是,她已经是一个妇人,在她尚且年轻、有力、健康和漂亮的时候,她最好的精力便将永远奉献给男人们,供男人们享乐,而且,她使他们和自己得到的享乐越多她受到他们的鄙视也就会越多。 “为什么?谁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利…要知道,我也同样是一个自由的人…”丽达用紧张的目光着房间里朦胧的黑暗,问道,“难道我永远也看不到另一种更好的生活了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0页 -
根据她的理解,一个人的感受、谈吐和行为方式,应该水远和所有那些与他教育水准、富裕程度和社会地位相当的人一样。在她看来,这一点是自然而然的:人应该不仅仅是具有一切天赋个性的人,而且还是具有某种共同标准的人。周围的生活强化了她的这一认识:对人的一切教育活动,目的就在于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得到了最清晰的区分,即后者能保持其个性,因而被其他人所视,而前者却只会按所受教育的程度分为不同的群体。他们的信念并不总是与他们的个人素质相吻合,而是和他们的地位相吻合:每个大学生都是革命者,每个官吏都是资产阶级,每个演员都是自由派,每个军官都对外存的高贵持夸张的看法,如果一个大学生突然成了保守派,或者,一个军官突然成了无政府主义者,这就很奇怪了,有时还是令人不快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俄苏文学经典译著(共4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战争与和平》《死屋手记》《上尉的女儿》《诸神复活》《罪与罚》
等
。
沙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萨宁是我不想成为的人
萨宁是一个逻辑极其自洽的人,但不一定活明白了,他只是十分懂得如何尽可能减少生活烦恼,通过什么都不在乎的方式。 对外界,萨宁保持距离,做着一个冷淡的旁观者。他不在乎任何人,更不在乎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他的道德观、责任心、是非观(不意味着黑白分明)、 同理心是...
(展开)


萨宁走了,愚蠢的生活还要继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萨宁几乎就是尼采意义上“超人”的化身。他善于思考,却不像尤里那样自怜自恋。他肌肉发达,却不像扎鲁达那样鲁莽。他追求情欲的满足,却不将女性视为自己占有的战利品。萨宁是自然的,自然得缺乏最起码的人性——亲情。对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家庭本位总是第一位的,... (展开)
《萨宁》——尤里的生与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看到了谢苗诺夫的死亡那里,当时觉得多么优美的环境背景的描写都掩藏不住全书笼罩了一片死亡的灰色和黑色基调,那会我在医院拿着这本书更是觉得灰暗。 一年多以后,重新拿起来读完了整本小说,在我真实经历了小说中的事情之后好像变得坦然了,这是大家都会思考和去践行的... (展开)> 更多书评 5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8.9分 1988人读过
-
Эксмо (2008)暂无评分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7)8.6分 26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2)8.7分 15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8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俄语文学(2018——) (宝王白奖评委)
- 文新思 (森森)
- 俄国及周边 (NADPH)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8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沙宁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thisismelmao🌈 2020-01-20 20:39:28
欧,天呐!这可怕的翻译腔,不是吗?为何竟要这样,将一本俄语著作从英语转译过来呢?原谅我吧,老天爷啊,这可太遭罪了,这样的阅读体验。
1 有用 星三岁 2022-03-13 16:15:26
没比较英文底本,不过这个翻译也太干涩、直白了吧,几乎不加任何个人渲染的,显得小说跟一部论辩文似的,人物的出场大多是为了讲道理,下场也几乎都是因为说不过沙宁。。
0 有用 马孔多的鸵鸟 2023-07-26 22:48:22 江苏
大四读过刘文飞译的,忘得差不多了,这本翻译扣一星
0 有用 Anfia 2019-05-08 03:00:25
為什麼和絕境差別這麼大,比較平,慢熱。
1 有用 🤧 2019-08-22 22:20:45
翻译看着很不习惯,还是年代久了点,和绝境相比竟然还有一丝希望,起码还是活着的,拥有自由的意志,自由的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