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从古代诗学著作入手,较为系统地梳理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体例,加以通俗易懂的解说和恰如其分的举例。全书大致按照分风格、音韵、形式、题名、地域、杂体六大类型划分,共收入160种诗体,为学习古典诗歌提供了全面详细的范例。对于每种诗体,先解释名称,征引前人诗话中的种种说法,加以己意,再按时代先后排列诗例。眉目清晰,解说简要,对了解和学习诗歌创作很有益处。
胡才甫(1903—1995),浙江建德人。早年在杭州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国文系任教,抗战胜利后任教于上海新闻专科学校,晚年曾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擅长诗歌注释之学。
對各類詩話、筆記著作(如《滄浪詩話》《詩人玉屑》等)中提到的「詩體」進行了分類總結。簡要清晰而稍有缺憾(如並未涉及《滄浪詩話》中「以時而論」和「以人而論」的部分)。目錄與其說是「以xx分體」(xx=地域,題名,風格),不如說是「與xx有關」,因為各「体」之間並非涇渭分明而是相互交織,所有類別的並集也無法囊括所有的詩篇。在這種意義上序言的指摘也頗有失當之處。「雜體」部分有趣w。
分类太繁而释例太简。
角度多样,该括群流,可以用来丰富视野。但编写体制略为潦草,具体内容参考性不强,且前序废话太多,有凑页之嫌。
> 11人读过
> 13人想读
订阅关于诗体释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風箏 2021-10-04 03:22:00
對各類詩話、筆記著作(如《滄浪詩話》《詩人玉屑》等)中提到的「詩體」進行了分類總結。簡要清晰而稍有缺憾(如並未涉及《滄浪詩話》中「以時而論」和「以人而論」的部分)。目錄與其說是「以xx分體」(xx=地域,題名,風格),不如說是「與xx有關」,因為各「体」之間並非涇渭分明而是相互交織,所有類別的並集也無法囊括所有的詩篇。在這種意義上序言的指摘也頗有失當之處。「雜體」部分有趣w。
0 有用 韶雅之南 2022-06-04 20:25:47
分类太繁而释例太简。
0 有用 梁尘 2022-10-24 23:36:36 湖北
角度多样,该括群流,可以用来丰富视野。但编写体制略为潦草,具体内容参考性不强,且前序废话太多,有凑页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