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歹灣研究 (Anfia)
- Taiwan after WWII (百噸)
- 台湾 (恍惚的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百噸 2018-08-30 10:13:27
「台灣史開始可以被研究」時代的作品,但是也很有參考價值,特別是半山在中國的發言,其實已經蠻明顯地看到即使是半山,也會強調台灣在日本治下的特別之處,希望戰後臺灣可以實行近乎高度自治的民主政治,雖然私心推測半山是想當山大王,但是他們講的事情倒是懇切,不過國府其他人從來都不這樣想,不是認為異族,就是反對民主自治,光復只是要當肥缺、當戰略要地來用,最後會與台灣人衝突是無法避免的。就像何義麟在《跨越國境線》... 「台灣史開始可以被研究」時代的作品,但是也很有參考價值,特別是半山在中國的發言,其實已經蠻明顯地看到即使是半山,也會強調台灣在日本治下的特別之處,希望戰後臺灣可以實行近乎高度自治的民主政治,雖然私心推測半山是想當山大王,但是他們講的事情倒是懇切,不過國府其他人從來都不這樣想,不是認為異族,就是反對民主自治,光復只是要當肥缺、當戰略要地來用,最後會與台灣人衝突是無法避免的。就像何義麟在《跨越國境線》說的,台灣人想的是殖民地解放,而國府想的是光復,兩者本來就不能畫上等號,這是雙方認知的落差。另外這本並沒有寫出半山內部的鬥爭,以及國府本來想將臺革會吸收成外圍組織、或者是黨部化的想法。但是因為是早期作品,就不能苛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