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写工农红军、写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写延安红色政权,他的观察点、态度和语言,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的纪实写作毫不做作,是质朴而真诚的。斯诺以“他者”的目光来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也会带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戴上“有色眼镜”,更没有刻意“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是那种有质感的真实与丰满。斯诺是记者,又是有天赋的作家,他的报道“很文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许多革命家的采访,注入了人性的关怀。在他的笔下,这些人物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在诸如饮食、住宿、开会、舞会、恋爱,甚至房屋摆设、身体语言等...
《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写工农红军、写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写延安红色政权,他的观察点、态度和语言,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的纪实写作毫不做作,是质朴而真诚的。斯诺以“他者”的目光来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也会带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戴上“有色眼镜”,更没有刻意“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是那种有质感的真实与丰满。斯诺是记者,又是有天赋的作家,他的报道“很文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许多革命家的采访,注入了人性的关怀。在他的笔下,这些人物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在诸如饮食、住宿、开会、舞会、恋爱,甚至房屋摆设、身体语言等有趣的细节中,我们能感受到陕甘宁边区那种特有的气氛,在激越、紧张和进取中,也不无自由和舒展,以及个性的张扬。这些记载似乎信笔写成,毫无拘谨。
西行漫记的创作者
· · · · · ·
-
埃德加·斯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7.11—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目录 · · · · · ·
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
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以下目录来自本书1979年北京三联书店版:
· · · · · · (更多)
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
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以下目录来自本书1979年北京三联书店版:
中文重译本序(胡愈之)
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斯诺)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二.去西安的慢车
三.汉代青铜
四.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一.遭白匪追逐
二.造反者
三.贺龙二三事
四.红军旅伴
第三篇 在保安
一.苏维埃掌权人物
二.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三.论抗日战争
四.悬赏二百万元的首级
五.红军剧社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童年
二.在长沙的日子
三.革命的前奏
四.国民革命时期
五.苏维埃运动
六.红军的成长
第五篇 长征
一.第五次围剿
二.举国大迁移
三.大渡河英雄
四.过大草地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一.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二.死亡和捐税
三.苏维埃社会
四.货币解剖
五.人生五十始!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一.同红色农民谈话
二.苏区工业
三.“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一.“真正的”红军
二.彭德怀印象
三.为什么当红军
四.游击战术
五.红军战士的生活
六.政治课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一.红色窑工徐海东
二.中国的阶级战争
三.四大马
四.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一.再谈马
二.“红小鬼”
三.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四.关于朱德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一.路上的邂逅
二.保安的生活
三.俄国的影响
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五.那个外国智囊
六.别了,红色中国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一.兵变前奏
二.总司令被逮
三.蒋、张和共产党
四.“针锋相对”
五.《友谊地久天长》?
六.红色的天际
附一:《西行漫记》新译本译后缀语
附二:斯诺在西北苏区的摄影采访活动
附三: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
· · · · · · (收起)
喜欢读"西行漫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 筚路维艰 9.5
- 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修订本) 9.1
-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 8.9
- “中间地带”的革命 9.0
- 朝鮮戰爭再探 9.4
- 读史方舆纪要 9.9
- 叶飞回忆录 8.8
- 翻身 9.0
- 东晋门阀政治 9.5
- 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 8.5
西行漫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8 条 )
《红星照耀中国》,理想点亮世界
论坛 · · · · · ·
可以对照石川祯浩的《红星》看 | 来自吴公子季札 | 2023-09-09 18:27:59 | |
此版本为完整版 | 来自即食大脑切片 | 2023-07-01 15:08:1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8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9.2分 32674人读过
-
Grove Press (1994)8.4分 140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年)8.6分 4764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8)9.0分 103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5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西行漫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40 有用 沐雨辞乡 2020-03-03 22:46:05
即使单从文笔看也很好。报告文学后来怎么就发展成了那么一种鬼样子。
1 有用 400 2022-02-25 22:04:08
并不算经典,也没有读到灵感彭发某刻,中规中矩,算是了解了一些那个红色岁月的一些点滴及理念
0 有用 日暮里的光 2022-11-13 18:38:22 江苏
没看完,但是标一下 现在在快递站,没货偷个懒
84 有用 阿信 2019-04-02 12:53:29
首先我没办法完全确定书中的内容是否真实。但是我直觉应该是真的。书的描写相当细腻,对人物的叙述也很特别,很生动,很形象。大人物的真实一面就是很普通,但是在某些时候又表现得那么不普通。我对共产党的很多误解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澄清。建国后的历史其实和建国前的历史是要一分为二来看的。我很难想像没有一点理想主义,没有一点传奇色彩,没有一点运气成分的第一代领导人能创下这样的事业。
6 有用 小流哥 2023-07-16 23:10:14 江苏
这本书读后感写了厚厚一堆,因为几个字被豆瓣封了6个月。 读书看不到全部。世界也是扁平的。你看网上那些喧嚣,你看远处的流动是蝼蚁,还是苍生
0 有用 一片蓝~ 2025-01-09 20:52:46 广东
你究竟把这血看作是外科医生的血还是刽子手的血,这就完全要看你本人的世界观、宗教、成见或者同情心了。
0 有用 粉红色的票据 2024-12-18 20:14:40 广西
信仰骗不了自己,可是也骗不了别人。
0 有用 namegame 2024-12-05 14:02:56 北京
深入苏区,带我们了解,真实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的。
0 有用 风四 2024-12-03 10:03:03 江苏
名著还是要读
0 有用 砌墙上的经典 2024-11-23 13:21:48 广东
感谢斯诺来到中国的西北角,留下先辈的第一手革命资料,这本书堪称当时中国的“圣经”,引起多少有志之士的歌名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