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子夜灯犹明 短评

热门 最新
  • 32 江仙*响姐 2018-09-05 22:46:05

    自卖自夸一发:李鹿是我,可以说是笔名确切说是小名,因为出生时日剧排球女将热播(暴露年龄) 家人喜欢小鹿纯子所以起了这个名字……为什么用这个名字而不用大名李响,怎么说呢竟然在我高中时就有人问我米卢那书是我写的吗多少个黑人问号脸表达我的内心23333……anyway求转发求标星嘻嘻如有戏精短评书评多多益善。豆友多年熬成婆,终于作者就是我。

  • 8 懷德 2018-09-12 23:24:11

    这些故居去过其中七个。只看故居绝想不到其主人在此有这么多的浮浮沉沉。书中讲述的历史大致从民国初年至建国前后,这正是一段“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岁月。故居的主人们多为当时文化圈的名流,在动荡的年代,有些我原本以为能够高枕无忧,没想到也难逃“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命运。在轰轰烈烈的历史巨轮下,英雄和平民都是同样的卑微。但这些人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心中精神家园的永恒执念和不懈追求,我想这也是生活意义的所在吧。

  • 5 Asa 2018-09-06 07:53:13

    推荐给友邻们这本书!我亲师姐写的!

  • 2 goodpeach 2020-03-26 19:06:51

    记录的多是名人晚年,于是也带着悲凉。最后一篇讲林语堂,“此处果有可乐,我即别无所畏”,烟火气终于冲淡了阴雨,露出些哀而不伤。若以老舍茅盾田汉林风眠结尾,我想自己多半会郁结呕血吧。

  • 1 Journey 2018-09-20 08:16:54

    有沉浸感,好看。响姐最优秀的品质是克制,对于华丽辞藻和语言的运用点到即可,从不炫技。我以为写的最动情的一篇是林风眠,以前从木心书里读到木心跟随林风眠在杭州艺专学画,想来也是怀念。另,书里53页第二段第二行的句号后没有半个空格,排版稍微有问题。以及书里出现了夫人的名字。

  • 1 齐云飞 2018-09-21 19:35:10

    十四篇故居文章,一大堆故人故事。作者说访名人故居如晚生登门拜访熟识前辈。既然如此,她讲故事便宛如自身亲历。飞往异乡的飞机上灯光熄灭,引擎轰鸣,翻书读时我仿佛被拽入历史,不,拽入那些故居主人的家长里短。字字句句如邻如故,平淡却有真情。我与作者自小相熟,读书之时更添一份听故事的亲近感。只是读完掩卷,当年同窗已成作家,日常教书教子兼写作,未来定有更多故事问世。而我仍奔波于碌碌庸常。思及此又对本书及作者多一分敬佩。

  • 1 阿比 2018-09-12 14:52:15

    翻开便一口气读下去,读完还不过瘾,希望能看到作者再续更多的故人故事。 这本书非常巧妙的是,通过一个个故居,串联起了整个民国时代,既有大理石,又有任性细节;每一个人生界面,都引出一段飘摇动荡的历史。篇篇都是精品,印象最深刻的是老舍、司徒雷登、鲁迅和郁达夫篇,作者笔下的故居探访,带给我们对这些人物精神气质的另一种探索,比如老舍侍弄花草,比如鲁迅舐犊情深,比如司徒雷登的燕园情结……读完之后,仍旧爱不释手,已经准备沿着作者的故居路线,在北京胡同里走一遭了:)

  • 0 长歌 2018-10-11 22:12:27

    作者写得很克制,无论遣词用句,还是对大时代中那些风雨飘摇的描述。即便如此,读来仍不胜唏嘘。

  • 0 流水线🦊工 2018-09-13 21:25:57

    写故居,终究还是写故人故事。在家这个特殊的地方,才能看见与往日不同的面孔。作者身为民国迷妹,这一时期内容可谓驾轻就熟。我觉得最好的是,对于特殊时期这些特殊人物,字里行间,“三观很正”。

  • 0 豆友4764757 2021-04-06 12:07:03

    比公众号类文章高一点看得见。

  • 0 虎背熊腰李酷酷 2022-03-14 22:16:08

    老舍、梅兰芳、茅盾故居那几篇写得尤其好

  • 0 凝儿 2022-01-22 14:48:17

    读老舍、茅盾、田汉等几篇时,心中实在痛惜。那时众星闪耀,却终是明珠蒙尘、人亡玉殒。 读罢最后林语堂故居一篇,想着我可以把买了许久又未读的《生活的艺术》拿出来看了。

  • 0 幺幺林 2022-11-23 20:45:39 四川

    去过几个,有的故居还比较喜欢

  • 0 helen 2022-10-09 08:27:23 加拿大

    时过子夜灯犹明,那些可爱、鲜活、高贵的灵魂。

  • 0 海蓝一 2022-10-24 23:21:01 北京

    文人风骨

  • 0 月棱镜 2022-11-02 15:26:35 江苏

    2022-61 物是人非,免不了一声长叹 物毁人不在,催出热泪两行

  • 0 丹青明媚 2022-11-07 00:34:26 北京

    真诚,生动,细腻。当下尤可观

  • 0 xa.sunf 2023-12-25 01:39:18 陕西

    每个老房子都曾住过一位名人,所以才能称得起故居。每一个故居的背后,都有我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故事。 一座砖瓦建筑,嵌入民国大家们的家国情怀,温情时刻,这才鲜活起来,有了灵魂。 故居,并不只是一个有名的人住过的房子,更是建筑艺术、家国往事、人格魅力的结晶。愿你也能爱上故居,去那里坐一坐,读一读发生在那里的故事,触摸那些可爱的、鲜活的、未曾远去的灵魂。

  • 0 江卬 2024-01-30 19:53:46 浙江

    摸鱼小读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