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小提琴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麋鹿黑森林 2022-04-19 01:40:15

    一点关于互文性的合理怀疑:“他周围的整个世界突然变得尖利而不可调和———世界的构成全是沉重的硬物,粗鲁生硬的力量如此凶恶,以至于它自己都走投无路,在沉默的边缘用人声发出绝望虚弱的哭泣。这股力量重新从自己铁的舞台站起,飞速把敌人的哀号撕碎。这敌人冰冷、坚硬,用自己的尸体占据了一切永恒。这音乐失去了一切旋律,变成了进攻的磨刀霍霍,还带有寻常人心跳的律动。所有人听起来都简明易懂。 可是萨尔托利乌斯演奏时,又无法理解自己的乐器了:为什么小提琴自己的演奏比他更技高一筹,为什么小提琴上死亡的可怜的物质却产生出更多有生命力的音乐。这音乐虽没有主题,却比主题更深刻,比乐手的手更高明。”

  • 0 爱马士 2019-02-25 00:22:11

    2019年2月24日 购于 汕头·京东

  • 0 月挂长空 2019-04-30 17:33:06

    又疯狂的想看书了!!! 我希望我从现在开始读的书,来自各国各个地域,因为不同的地方铸就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一定能碰撞精彩绝伦的火花。 所以,加油!

  • 0 甄若 2019-05-08 15:43:21

    普拉东诺夫为俄罗斯“孤儿小说”系列的典型代表,这是个充满诱惑的主题……

  • 0 Savieeee 2023-10-08 22:27:20 山东

    普拉东诺夫把注意力集中在后革命情景中错位的游牧群体上(当时的新共产主义政权试图动员他们为共产主义而斗争)。 不是传统生活方式和暴力革命之间的矛盾,不是自觉的革命势力和群众的惰性之间的矛盾……普拉东诺夫描述的根本的切口,不在“自发的”无产阶级群众和有组织的共产主义势力之间,而是在无产阶级群众本身的两个面向之间,在两个社会的“无”之间:资本主义生成的现代工人的严格无产阶级的“无”,和那些还没有融入系统,甚至不是其内在的否定性的人的“无”之间。(齐泽克)https://mp.weixin.qq.com/s/HH28LmIG5sViTaxetDeupA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