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纪事 短评

热门
  • 140 Babyblue 2019-06-11 15:00:55

    读到落泪。太diao了,太好了。有《百年孤独》的气质,有科塔萨尔的技巧,并能将历史、宗教、战争等宏大主题与个体生命中必须承接与应对的种种关切共融,叙事声音繁而不乱,时间与空间的跳跃处理娴熟,举重若轻,贯穿的主线明确又巧妙,太厉害了。要成为年度最佳了。太激动了。必须发动态广而告之。

  • 115 比那名居海子 2019-05-07 19:12:54

    南海系的书腰还是那么令人生厌

  • 98 艾斯贝兰萨 2019-05-14 10:13:09

    人的意志飞向太阳,而泪与血归于大地。 难以想象有作家能在现实与超现实、热烈与冷峻、荒诞与悲悯间如此自由地变换。萨拉马戈是一位真正境界高超的作家。

  • 56 猫与鱼 2019-05-27 15:30:59

    距离上一版已经二十多年了,终于出了新版,而且封面这么好看,激动!在萨拉马戈的笔下,我真正感受到了文字和想象的魅力。

  • 73 Calypso 2019-07-29 00:22:03

    我觉得,给这本书五星的,都是书托吧???

  • 16 璃人泪@2011 2019-06-06 16:28:41

    萨拉马戈真是太会说话了,脑子里一直迸出来宝钗论颦儿的话,真真萨拉马戈这张嘴,让人恨也不是,喜欢也不是

  • 25 刚刚该刚刚 2019-06-04 10:53:47

    近来读到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萨拉马戈尖酸的讽刺看得我很过瘾。他经常在一“群”文字中不动声色、轻描淡写地道出某个小人物的悲剧性结局,每每读到这种地方,我就好像挨了一记闷棍,但是来不及体会更多情绪,便又跟着叙事继续往下走。生活中的小人物也是这样吧,悲剧来临前,并没有太多前兆;没有主角光环的他们,死时的境况不会被过分渲染,因为大概率没有多少人会关心……从十八世纪到现在,这种事情就没有变过,历史真的螺旋上升?

  • 18 空山 2019-07-16 21:40:57

    藏书阁打卡·看到心态崩溃(抱着书哭)仍觉得非常非常好看,虽是重读,但震撼更大,一部伟大的作品真的是读几次都觉得值得!太喜欢“七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的故事了,魔幻又现实,浪漫又心碎,语言近乎完美。我觉得萨拉马戈真的太残酷了,怎么能在人刚刚看到一点美好的时候又给以更多的痛苦呢?这样做也太犯规了。讽刺用的炉火纯青,你甚至会觉得他就是那个主宰万物的上帝,可不就是吗?悲欢离合他说了算,世间悲苦他说了算,美好爱情他说了算,永远的离别也是他说了算 人生真的太难两全了。布里蒙达对着巴尔塔萨体力的那团密云说“过来”,他将永远属于她。啊!俗世间两人互望的一眼便组成了一个家。

  • 26 HeyMarjorie 2019-06-30 18:04:19

    很好奇为什么西葡语系的作家都有一种自生的魔幻感,萨拉马戈的字里行间都带有马尔克斯的意味,但却更混乱,更轻盈,更神秘。书里所有代表神圣的意象都是肮脏与龌龊,而在生与死的密云之间生存的小人物们,却在理想和信仰的引导下具有了神性,在平凡的生活中对抗着时间。

  • 18 T 2019-07-01 09:26:40

    大鸟飞翔,运大石等片段描写极精细。运大石、征劳力、送公主等片段的描写增加了本书的质量。国王在发挥自己的想象,他的欲望没有边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意志的实现受制于能力,国王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是整片大地的意志,他的虚荣,人生苦短的感悟,扭曲的欲望都能实现。那片土地上的物和人就像一种材质,国王的意志为其赋形,产生宏伟建筑,战争,无穷无尽的痛苦和汗水。一个国家的全部造物就是国王意志的肉体,民众承受苦难,而国王本人也许看得到,但他不参与苦难,他只感受苦难的表象。这个意志是理性、欲望,是形式的运算,它为国王的肉体负责,支配整片土地。总有某种意志在实现自身,不同的社会,不同时代的意志有何差异,有几层?造物者,上帝或教会,用他们的意志统摄一部分精力,人的一切都是恩赐……民众在各种媾和的意志中耗尽一生

  • 8 斑点紫罗兰 2019-07-07 13:40:55

    太好看了,三条线索交叉相接,王室的荒诞残忍,平民的困境,"太阳""月亮"的爱情,宗教裁判的时代,神秘等等融合在一起,美妙。

  • 11 þ 2019-07-04 17:30:26

    虽然是传统的线性叙事的写法,但这个线有意识流的随意性质,这就是那种精灵的写法,几乎是即兴演奏,萨拉马戈有的是那种精致的自由,这使整个故事有了长诗的性质;同时这也使这篇小说有了很好的节奏,散文的悠游并且不影响紧密。与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相比,萨拉马戈的散文采取更适意些。这篇视角也独特,是那种一个旁观者随时扭过头来说话代人说话的视角,而且丰富(以“我”的视角)。细部耐看,可以看出作者在花纹上常有的独立心思。另,中世纪那股子野蛮劲儿及其所表呈的风物至今在拉美有留存。所谓魔幻风格非常宜于智慧与幽默。

  • 6 斯坦利 2019-06-02 08:32:57

    终于再版了。

  • 9 此刻有冰 2019-06-05 17:59:10

    “一部强力的小说,有下流也有高尚,有愤怒也有温柔,在书中你会发现历史、喜剧、超现实、科幻、魔法以及无数个精彩故事。”

  • 10 番薯 2019-06-29 20:40:39

    既有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机智与诡秘,又有马尔克斯的魔幻与激情,又时常露出略带学究气的反讽和调侃,真是非常棒的阅读体验。有趣的是,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要读东欧-英法-北美的理性、理想主义“经典名著”,但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展,总是不由自主地滑向南欧-西葡-拉美的混乱、魔幻主义“异端邪典”。看来以后还得多看看西葡语世界的小说~

  • 9 唐尔丶 2019-06-09 10:09:58

    真实与虚幻的交织,人的意志是否真的能飞上天空?洛伦索神父是人类自由意志、进步意志的象征,他的奇思妙想让“大鸟”飞上了天空。巴尔塔萨尔象征着广大普通人民的意志,他成了“大鸟”的创造者及保护者。布里蒙达则是“大鸟”动力的来源,她将人的意志具象化并化为飞行器的燃料。自由意志与专制统治的对抗,萨拉马戈不可不读之作。

  • 9 沈不约 2019-07-12 16:55:45

    才读60页 还没有感觉 肯定不会超过失明症了 但读不懂的书要么零分要么满分 扣两星是内文排版太稀疏 徒厚了许多 浪费书架空间 #你做薄一点依然定价这么贵我也接受啊#

  • 8 别的熊 2020-03-15 12:36:05

    在我心里这是个爱情故事,是意志、灵魂与肉体的文理题:从几十年前火刑时女人问「你叫什么名字」开始,以几十年后另一场火刑时女人说「过来」为终。萨拉马戈那种未来时和一比一复刻式描写真的非常标志性啊。对话像经过干燥处理。巴尔塔萨x布里蒙达这条线写得太美了😭至于修道院那条线,多么繁复细致、火光熊熊,其实一句话也就够了:「世界就是这样,巨大的欢愉和巨大的痛苦,健康者宜人的气息和伤口的臭气汇聚在同一个地方,要想发明天堂和地狱,只消了解人体就够了。」曾有一日神父、琴师、士兵、姑娘都在,琴音伴着沸腾的滚水、铁砧上叮当敲响的锤子,在阵阵喧闹声中抵达寂静广袤的天空……不管上帝是不是缺了一只手、爱不爱自己的造物——意志、灵魂与肉体存在一个和谐的解答,让人得到自由。

  • 5 无异议 2019-09-24 01:13:4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若泽萨拉马戈此书最令人动容之处就是对红尘中细微生灵的悲悯。不论是深宫禁苑里的王后公主,还是卑如蝼蚁的下愚细民,在有关修道院工程的历事之两端,居于平等的地位,作者为之倾注了同样的笔墨与心血。小说叙事的灵活与视角的切换自如使之庶几成为复调小说。对于标点的创造性使用则似乎借鉴了马尔克斯75年出版的小说《族长的秋天》。也许不少读者会认为本书结构涣散,情节设计缺乏亮点,作者似乎热衷于胪列细节琐屑,对故事的发展则并不在意。实则萨拉马戈正是以语言的荒诞与时间的停滞映射现实,走出中世纪污秽的伊甸园式的爱情修道院奠基始,以修道院落成终。开始时颇显不经的一见钟情在时间的积淀里凝结为「缘」,当小说结尾,修道院的落成带走了「缘」后,寻找与死亡则让人无比动容。

  • 9 李二狗 2019-06-08 16:50:38

    修士期待飞行,让残者收集意志,用一生守护了那只信仰的大鸟;没有左手的上帝,穿过密云被处刑;落入井底的音律;建造教堂路上的晚间故事,充满神秘的爱情,美妙至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