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又把书都看了一遍,最早接触的时候我记得书名还叫《瞬变》,当时看的时候超级激动,以为找到了改变的快车道,结果最后也没什么卵用。现在想回去,这本书还是有用的,只是当时我只是翻了一遍,以为看过了,其实还是没懂。还有一点是改变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
本书从三个角度去讲述改变,第一是理性层面也就是骑象人;第二是情感层面也就是大象;还有就是环境,书中用的是路径。
从理性的层面,我们的骑象人善于思考,喜欢追求逻辑,这当然是好的,但是也正因为这个理性思考,我们容易原地踏步,没办法迈出步子,那这个要怎么办呢。书中针对骑象人提出了三个办法,首先你要去找亮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是亮点,去找到它,然后发现是什么促成了这个亮点。找到亮点后,你要去提出关键步骤,因为我们是理性动物,当面前的选择比较多且指向不明的时候,我们容易陷入原地踏步,一直在权衡得失,所以少而具体的步骤才能使我们踏出去。最后谈到目标,我往前走总要有个目标吧。书中提到这个目标要具体且必须有情感因素。为什么,因为这样能同时调动骑象人和大象。
说完了骑象人,我们再来谈谈大象,说服大象也是基于三个因素:首先要有感觉,什么是感觉,就是你基于眼前的情景产生了某种情绪,这可能是愤怒,也可能是喜悦,总之这种感觉触发了你寻求改变的心思。这之后你想去改变了,那我们要提出步骤,但是这个步骤如果太难太繁琐,我们可能尝试了几天然后就放弃了。所以这个步骤要简单,让我们的大象先伸伸脚,发现地面是柔软的草地,它才能放心的踏出下一步。最后啊,如果大象走到一半不想走了,骑象人怎么拽它都不走,这时候如果有一群大象经过这个地方,恰巧它们也是往前,大象看到了,受到同类的召唤也会往前的。所以最后的一点是来自社群的力量。
最后谈到路径,这个也涉及了三个方法,第一是环境,第二是习惯,其实这两个是有关联的,因为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或弱化习惯。最后书中又提到了社群的力量,就是你所在的社交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决策,比方说前几年有一个狼性理论,就是把你丢到狼堆了,你要么变成狼,要么被狼吃掉。
这本书给了我一定的启发,改变的出现肯定是大象、骑象人都准备好,环境也允许的情况下,改变才会出现并且持久。当其中的某一方出了问题,想要改变很难。
这本书我准备给三星,因为你说这本书的理论对吗,确实是有道理的,但是按着这本书来就一定能改变吗,不一定,它只是给出一些答案,但更多的还要自己去尝试。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