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書是長篇小說《野葫蘆引》的壓卷之作,可獨立成篇。
《北歸記》圍繞抗戰勝利後,明侖大學重新遷回北平而展開。多年離亂,經歷南渡、東藏、西征,盼望已久的和平生活終於到來,離別北平多年的孟樾一家和明侖大學的教授們,滿懷對和平的熱愛,投入教育和家園的重建。
《接引葫蘆》接續《北歸記》,講述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政治運動和社會變遷中,中國知識分子的選擇與命運,改造與堅守。
北归记·接引葫芦的创作者
· · · · · ·
-
宗璞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宗璞
生於一九二八年,原名馮鍾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退休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既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淵源,又得外國文化長期薰陶,她的作品蘊含著東方傳統哲學文化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相結合的精神內涵,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和高雅格調。
作品有小說《紅豆》、《魯魯》、《三生石》等,童話《尋月記》、《花的話》、《總鰭魚的故事》等,散文《西湖漫筆》、《紫藤蘿瀑布》、《哭小弟》、《花朝節的紀念》、《三松堂斷憶》等。由《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北歸記》、《接引葫蘆》組成的多卷本長篇小說《野葫蘆引》,是宗璞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
宗璞的作品曾獲得茅盾文學獎及全國優秀小說獎、優秀童話獎、優秀散文集獎等各種獎項,部分作品已有英、法、西、捷克等譯本。
喜欢读"北归记·接引葫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北归记·接引葫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东藏记 8.4
-
- 南渡记. 东藏记 8.7
-
- 南渡记 8.3
-
- 饕餮的巴黎(插图版) 8.3
-
- 宋五家詩鈔 9.3
-
- 汪辟疆诗学论集(上、下册) 8.9
-
- 鲁迅全集(编年版)(1-10卷) 9.2
-
- 古典文学鉴赏论 9.2
-
- 宋诗钞(全四册) 7.9
-
- 吴门贩书丛谈 9.1
北归记·接引葫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后8”:《北归记》。 下午在车里等俩小朋友放学时,看完了这本书的最后几页。读完,怅然若失。这套书的前两本《南渡记》和《东藏记》上大学时读过,到14年时买了并看完了已出版的前三本,直至近日拾起第四本,已是六年多过去了,这直接导致前面的很多内容都忘记了。这本书... (展开)
平民视角下的历史时代——《北归记》(宗璞著)读后感
本书故事从平民的角度讲述了,明仑大学的师生们在抗战胜利后,从云南回到北平,在国共内战时期,他们的生活和感受,故事很有生活气息。这本书不象以前的主流意识行态下写的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在本书中,战争和政治只是生活的底色,平民生活仍旧是学习,谋生,一日三餐,但内...
(展开)

知识分子的天地——读《北归记》等杂想
随便在图书馆找了本《北归记》,读完后才知是《野葫芦引》四部曲中的最后一卷。《野葫芦引》讲述了抗战时期一群大学知识分子跟随学校南迁北归的故事(历史背景是西南联大迁往昆明事件),分为四卷《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宗璞先生撰写最后一部《北归...
(展开)

记录一下各人的结局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江昉——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卧轨自杀 萧子蔚——文革中不堪受辱,服下峨研究的拉帕奇尼女儿毒花制成的毒药自杀 卫葑——文革中写下绝笔信,触电而亡 孟樾——文革中受到批斗,后病逝 岳蘅芬——文革中被批斗,上吊自尽 赵莲秀——被红卫兵用铜头皮带打死 吴家轂——被云南... (展开)>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请问在哪里可以看到或者买到接引葫芦? | 来自麻达菌 | 5 回应 | 2023-09-09 00:12:53 |
想问哪里买到 | 来自威尼斯小甜心 | 1 回应 | 2022-03-13 02:11:48 |
接引葫芦会否多余? | 来自AlterEgo🦙 | 7 回应 | 2020-09-21 08:49:44 |
个人的命运总是历史绑在一起的 | 来自安然 | 2019-02-18 19:54:0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0分 39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有关西南联大 (两块钱)
- 施耐庵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 (spartacus)
- 赴凌 (沟渠映月明)
- 2021年读的书 (绵绵绵绵)
- 我最爱的图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9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北归记·接引葫芦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山水 2019-03-18 00:07:54
从第一卷出版,到末卷《接引葫芦》问世,从六十岁写到九十岁,整整三十年,呕心沥血之作,感佩之至! 宗璞先生九十之年,完成煌煌大作,本为可喜可贺之事,遗憾的是末卷不能呈现在大陆读者面前。正如其在全书后记中所说,“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十字路口奋斗。一直以为进步了,其实是绕了一个圈,又走到和原地很近的一个地方。也许,升高了一点,大概是螺旋式上升前进吧。需要奋斗的事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卫葑和萧子蔚的... 从第一卷出版,到末卷《接引葫芦》问世,从六十岁写到九十岁,整整三十年,呕心沥血之作,感佩之至! 宗璞先生九十之年,完成煌煌大作,本为可喜可贺之事,遗憾的是末卷不能呈现在大陆读者面前。正如其在全书后记中所说,“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十字路口奋斗。一直以为进步了,其实是绕了一个圈,又走到和原地很近的一个地方。也许,升高了一点,大概是螺旋式上升前进吧。需要奋斗的事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卫葑和萧子蔚的死,太惨烈了,不禁想起《亮剑》里田雨的死,极残酷。 (展开)
1 有用 老猫LaoMao 2022-02-02 18:31:23
读巜接引葫芦》,感觉像是知识分子版的"活着”
3 有用 赤小豆 2019-07-09 23:21:02
【2012-2019】人必须说了许多话,然后归于缄默。
3 有用 HappySkylark 2021-11-15 19:52:39
经过艰苦抗战迎来胜利的知识分子,却在内部的斗争中妻离子散,失去尊严和生命。怪不得没有出版。野葫芦引是陪伴我成长的一部书,还记得初中时中午伴着窗外的阳光听收音机演播这部书的场景,转眼十年过去了。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宗璞给每个人都安排的婚姻,这就好像是在说“每个人都得结婚”。我不喜欢这样,如果宗璞能写一个独身却生活得很好的人就好了,峨就不错。
10 有用 有邻 2018-12-03 09:41:14
对知识分子了解愈深,对时代波澜感慨愈深。因为宗璞先生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是书中主人公的原型,整个系列中对每个时代每个人物的想法和言行都有非常真实合理的呈现,而明仑大学师生又是当时知识分子的缩影,所以阅读的时候就像穿越回了那些时代,不住地叹息,不断地惆怅,给了我重新思考历史,反思自身的契机,也给了我珍惜现在,直面未来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