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力量 短评

热门 最新
  • 16 victor 2018-11-18 22:27:00

    与传闻落差较大。比较失望。预期是触动心灵的。结果文字生硬,内容简略,缺乏沉浸感。很多故事仅用“我们聊了许多…”来省略心理转变过程。

  • 6 芒果果 2018-11-26 14:22:37

    作者详细描述了失亲者治疗的经过以及一些心理治疗方法,但是关于失亲者的感受,作者多是平白直述,描述中总带有一种置身事外的疏离感,尽管实际上作者也会为了这些失亲者焦虑、哭泣、担忧、难过,可是在她的文字表达中,却很难感受到这一点,刨除掉文字上产生的距离感,这本书分析阐述了很多关于死亡和悲伤的观点,意见中肯诚实。

  • 6 知蛛養殖與按摩 2018-11-29 16:22:21

    【豆瓣鉴书团】长评整理后发。3.5分,是作者的心理治疗手记,在故事中零碎的掺入了作者的反思和解决方案。每一章结束后“反思”部分会简述一些研究,书结尾也有如何帮助悲伤的人,总结性建议。整体比较零散,算故事书,不是心理学科普类著作,对相关心理极致和研究的阐述比较少(这一点和我的预期不同)。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启发的。 翻译质量: 感觉有少部分句子比较啰嗦,有时候逻辑承接不好。不知道是英国作者原文如此,还是翻译原因。“我感觉我们之间不断进行着无交集的对话:她表面上说的,以及我们都知道的,她不想明说或没必要明说的言下之意。” “没有经历过这种艰难谈话(是否进行复苏抢救...)的家庭背负着更大的责任。家庭成员将会发现他们几乎不可能对自己所做的选择感到自信,不确定性是决策过程中最令人痛苦的方面,而任何…"

  • 10 由橡皮筋构成 2018-11-24 00:12:51

    排斥死亡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也在排斥生活的丰富性

  • 5 申仙 2018-11-07 10:29:15

    悲伤是可以细致标量,同时也是能够抵御的东西。

  • 2 倦初 2019-04-23 11:38:06

    可能是存在一些文化差异。作者的表达和叙述本身都是不错的。但是整篇并没有给予我一些我需要的东西。还是很佩服英国人对于沟通上比我们要好的太多。他们的不吝表达大概也给了他们对抗很多悲伤的勇气和力量。

  • 0 新民说 2018-12-12 10:50:46

    面对并理解死亡带来的悲伤,获得生活的意义与力量。这不光是勇敢者的功课,而是所有人的。

  • 1 emma 2019-04-02 16:46:20

    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手记,很简单,但对中国的大部分人来说是缺失的力量

  • 1 火山 2019-12-03 21:48:07

    除非亲身经历,否则难以感同身受。作者的叙事很弱,案例过目即忘。反复强调的也就是要直面死亡带来的悲伤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 2 安弦 2020-11-27 23:01:47

    悲伤是一个高度个人化、自相矛盾、混乱和无法预测的内心过程。如果想控制它,就需要理解并学会与这样的核心悖论共处:我们必须学会伴着事与愿违的现实来生活。

  • 3 Mthen. 2020-03-11 17:06:18

    妈妈和姥姥去世已经一年多了,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很有用。悲伤这种事,只要知道有人与你感同身受,就好很多,但也仅此而已,至于其他的,都要自己慢慢消化。

  • 0 红蓝的CC 2018-12-02 13:11:46

    豆瓣活动中奖的书。详见书评。

  • 0 原应叹息 2019-02-22 09:41:11

    其實就是作者的工作手記。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案,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可以照辦。不過整體還算是本不錯的書。

  • 0 暗夜划亮小火柴 2022-03-26 12:43:56

    鉴书团送书,实际就是故事会

  • 0 M 2022-03-11 21:48:14

    意外打动我的一本书,非常疗愈。

  • 0 卡尔尤斯 2022-02-06 19:53:11

    简而言之,“我”们做了什么,他们就好了。但做了什么,怎么转变,没提。

  • 0 joel 2022-02-03 21:44:45

    死亡的相关心理建设

  • 0 微微照 2021-12-16 12:43:56

    关于死亡的话题永远是未尽的,很可惜没有看到好的方法

  • 0 车纯的高效人生 2021-11-27 18:04:15

    人生千差万别,有时会让人觉得如此不平等,但人生中至少有两件事情,在它们面前人人平等——爱情和死亡。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