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遗石 短评

热门 最新
  • 21 仁波切·偉 2019-06-22 12:20:56

    原刊登于读库1403。
又一次感受到的是文字描述的极限以及读库编辑这套书的不合理之处,图片应该插入书中,而非集中到每个段落的结尾,读起来特别的不方便。

  • 7 Melville 2019-04-16 16:49:27

    按书中所记走访了南京地区的一些神道石刻,视为“第一季考察”,接下来还会再去丹阳一带继续“第二季考察”。对于一个生活在南京七年有余的人来说,他与这座城市的关系开始变得有些沉闷了,这本书和按图索骥的游走突然打开了一个人与城市连接的崭新视角,年代久远且无人问津的古墓,它们让他所有的神经都像初来此地一样变得重新紧张兴奋起来。

  • 6 四囍 2018-11-12 21:52:03

    苍烟落日低迷处,折足麒麟记坏陵

  • 3 微笑迦朵 2019-02-28 18:41:54

    2019年读书011。建筑史诗第一卷第五本。这本适合与塔窟东来对读,正应简介中北朝石窟(还有塔),南朝陵墓(还有石)的内容。本册尤以混血石柱一节有意思,一根石柱,自上而下,却流淌着自西而东,希腊、波斯、印度、中国的混合血脉。感觉不亲眼看看,老大对不住这些遗存。小书所述,也因石兽、天书、砖壁,也横贯了雕塑、书法、绘画等几门艺术,虽然是第一卷里最薄的,但这跨度,气象非凡。自然,像辟邪、麒麟等神兽到底啥玩意,咋流变的考据,是点到即止——也是好大课题,反正子看完之后,路上看到那些“凡品后代”,我也多关注了一下毛发、角、翅……

  • 3 零度倾斜 2018-12-15 17:55:57

    最喜欢看这种有人文情怀、有想象力、有文化底蕴又坚持田野调查和案卷梳理的严谨学者写的书了!致敬王南老师,继续看其他几本……

  • 1 千寻|Scorpio 2020-01-31 16:38:49

    小书一本,对于初步此类别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实在是友好,没有班门弄斧涉及太多专业用语、又不全是大白话,照顾读者又非献媚。学习了不少知识,尤其是石兽的部分,对石柱、石碑和壁画也略知了一二。虽说眼力还是拙,但感叹作者用语巧妙,读来轻松,不能只当做闲书了。以前不懂乱世南北朝,但在作者笔下,却是一方世界。

  • 1 猫小猫小姐 2019-11-14 08:07:45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 0 恶鸟 2019-12-12 08:03:57

    早课:王南《六朝遗石》,从黄泉美术转移到地上,石兽的各种种类和雕刻风格,麒麟、辟邪、天禄,以及中西混血石柱,碑文的正反书,六朝的砖纹比如竹林七贤,都有美女在侧。真是长见识。

  • 1 火山城池 2018-10-19 12:33:48

    几块石头可以讲这么多!又是满满的干活,

  • 2 miss_forward 2018-11-04 20:32:13

    已去!辟邪超级可爱!

  • 1 BING 2018-12-03 14:54:10

    神兽被写得萌萌哒,“如波斯兽,似天竺虎,万里飞来物”,后记的诗写得真不错!

  • 1 大蕊 2019-05-19 23:22:05

    太有魅力了 像我这种不看陵 不下墓的人 都准备去看看了

  • 2 闲人 2019-12-27 18:53:46

    王南的建筑系列基本都读过,新版本出来后这次再次出手,索性再读一遍,既能给亲子阅读增加点素材,又能感受建筑之美。南北朝的可以称之为乱朝,但是也有自己的气象,尤其是那些石狮子,单看图就能感受到那种优雅大气,地铁小书,最近看的好像都是,这种纸张、这个体量还有这种主题,在上下班路上读起来不要太舒服。

  • 1 公民白丁 2018-11-30 07:52:39

    南京附近南朝陵墓群介绍

  • 1 wmforevery 2019-12-30 10:12:16

    书看的很快,三个小时就看完了一本。作为普及型或入门型的书着实不错,相信以后在欣赏相关的遗迹时也会很有感触吧! 苍烟落日低迷处,折足麒麟记坏陵。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 1 2020-04-27 17:04:31

    “地悴天荒丘陇平,难从野老问衰兴。 苍烟落日低迷处,折足麒麟记坏陵。”

  • 1 别的熊 2020-02-22 22:44:04

    不知是角度原因还是比例问题,总觉得梁文帝建陵左麒麟最威风啊!“明代陵墓石刻比之南朝,实在是堕落得无以复加。”这段蛮有意思的。读到最后,怎么想都觉得南朝帝陵里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壁画有些诡异。莎士比亚笔下的暴君会梦见手下冤魂,南朝二百余年,“各帝王之间,子弑父,手足相残,叔侄相斗,不一而足”,然,诸君也要在往生路上也要觅隐士为伴,呜呼。

  • 0 劈头士》睁木 2020-03-14 23:24:20

    已购。帝陵前石兽一角者为天禄、二角者为辟邪,二者合称桃拔;王墓前无角石兽为符拔。若面对陵墓,天禄在右,麒麟在左。南朝石兽最明显的祖当是古代波斯的带翼石狮,深受外城风格影响,包括波斯、印度,乃至于埃及、希腊。 石柱的混血风格,以及神秘反书文字:巫鸿的解释,即正书是写给凭吊者看的,而反书是写给石柱背后的“观者”看的,那就是墓主人的灵魂。巫鸿把这个解释进一步阐释为“透明之石”,即石料在古人的特殊处理中变为透明一般,墓主之魂灵可以透过反书石板的背面看到他眼中的正书。但是,这个浪漫的描绘其实仅仅适用于梁文帝建陵的情况,在萧景基中反书镜像之后成为倒书:同样在萧绩墓中,倒书镜像后成为萧景基的反书:即便是在梁文帝陵中,由于石柱的摆放方向,墓主的灵魂需偏离轴线绕到反书石柱背后才能看到正书,并不是那么顺理成章。

  • 1 八哥 2020-07-21 14:50:19

    闲读2020年之23:对于久居南京的人而言,六朝史与六朝遗迹既熟悉又陌生。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用精简且深入浅出的文字,再配有近百幅图片,对独具魅力的六朝石兽、石柱、砖印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精美的石头会说话,但你要懂得珍惜。有了这本书,得闲一定要循踪而去,去看一看这些被抛在荒野中孤零零的灵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