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宇宙簡史》的原文摘录
-
奥秘1: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 回答:意識的創造前狀態,無任何次元在這個狀態下,意識是純粹的潜能。每種可能性都是以種子形態存在·這些種子是以能被經驗衡量的無物所製成的。因此,說大爆炸前什麼都没有,就跟說大爆炸前什麼都有,是一樣正确的 (查看原文)
-
那你就屬於具遠見的量子先驱沃夫岡·包立之屬,他說:一就我個人的意見來說,在未來的科學中,實相不會是精神的或實體的,而是兩者皆是,也兩者皆非。一包立使用了科學逃避的字眼一精神的」,指出一種終極的奥秘。被我們稱為一宇宙」的廣大實體機制,是處在二元控制之下,同時遵循大自然定律及思考·這就是我們目前占據在不確定宇宙的基本原因。但包立在預言出,心念與物質實相的混合,是同時两者皆是,也兩者皆非時,指出了一個解决之道·這聽超來像是個悖論,所以我們會聞明為何包立只是說出一個無可否認的真相 (查看原文)
-
儘管個别分子的微觀屬性皆是未知的,分子群體的平均宏觀屬性則可以輕鬆被定
義。你只需要將每個分子的平均動作加總就可以了。舞動的氣體分子屬性受物理學的分支熱力學所鑽研,因為氣體的熱,或說熱狀態,會造成氣體随著溫度的上升而移動得更快(這也就是為何煮沸中的水以快速動作翻腾,因為熟會使水分子轉成狀態更加激烈的蒸氣)。雖然特定分子的行動是未知的,但平均的行動可以被正確運用。所以,透過知道一種参數,也就是溫度,就可以將隨機性當作實體物質般處理。
合理接纳这种取平均值的方式,可以进行到什么层度?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