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UNFLATTENING
译者: 严安若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208
定价: 6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19433
内容简介 · · · · · ·
哥伦比亚大学首部漫画形式的博士论文
包揽多项国际大奖的天才奇书
一部人人都能读懂的学术著作
一次视觉思维的实验,探究人类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
一场对固化观点的起义,启发我们打破局限,跳出平面国
◎ 编辑推荐
☆ 一部人人都能看懂的学术著作
本书为哥伦比亚大学首部以漫画形式 呈现的学术论文,一部关于漫 画的漫画,一部探讨图像与文字关系的图像小说,一部研究视觉思维的视觉作品。作品的形式、内容与研究方法之间高度协调统一,作品本身就是对自身理论的践行,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读者观赏、理解、接受知识。
☆ 涵盖范围广泛,实际意义深远;能读懂本书,就意味着你已经掌握获取更多知识的方法
本书主要研究视觉思维、多维视角、获取知识的方法论,同时涵盖哲学、天文、数学、光学、哲学、生态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以阅读本书的方法阅读世界,有助于读者逃离“平面国”的禁锢...
哥伦比亚大学首部漫画形式的博士论文
包揽多项国际大奖的天才奇书
一部人人都能读懂的学术著作
一次视觉思维的实验,探究人类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
一场对固化观点的起义,启发我们打破局限,跳出平面国
◎ 编辑推荐
☆ 一部人人都能看懂的学术著作
本书为哥伦比亚大学首部以漫画形式 呈现的学术论文,一部关于漫 画的漫画,一部探讨图像与文字关系的图像小说,一部研究视觉思维的视觉作品。作品的形式、内容与研究方法之间高度协调统一,作品本身就是对自身理论的践行,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读者观赏、理解、接受知识。
☆ 涵盖范围广泛,实际意义深远;能读懂本书,就意味着你已经掌握获取更多知识的方法
本书主要研究视觉思维、多维视角、获取知识的方法论,同时涵盖哲学、天文、数学、光学、哲学、生态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以阅读本书的方法阅读世界,有助于读者逃离“平面国”的禁锢,颠覆固化、僵化、常规的思维,开启动态、高效、多维的视角。
☆ 非虚构漫画,却能带来的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
从一维到多维,从平面国到浩瀚的宇宙,阅读本书如同体验一次头脑的奥德赛之旅,一路上布满丰富的知识和惊喜的启示,图像与文字配合无间,共同创造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场景。
◎ 内容简介
社会给每个人固定的角色,我们被分门别类,放置在轨道上接受指令,按部就班地过完平面化的一生。单一的视角、狭隘而僵化的思维,使我们无法突破自己的局限,无限的潜能也被遏制。我们如同小说《平面国》中的居民,从不理解更高维度的存在。
《非平面》提供了一种认清自身局限,并进一步突破局限的方法。它融合了科学、哲学、艺术、文学和神话的多种观点,利用漫画的拼贴能力,教人以一种新的感知模式。这种新型的感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能整合不同的视点,从中开辟出一条重新发现世界的创新之路。
◎ 媒体推荐
尼克·索萨尼斯的《非平面》是一本关于太阳底下所有事物的复杂、美丽、迷幻的冥想之书,是一部别具一格且启人心智的杰作。
——斯考特·麦克劳德,《理解漫画》《雕塑家》的作者
索萨尼斯对漫画研究、符号学、认识论以及新兴的视觉思维研究都做出了深刻贡献。对于任何试图创造、批判或思考视觉叙事形式的人来说,都值得一读。
——《出版周刊》
《非平面》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影响深远而又难以概括。它将自己从漫画的常规格式中解放出来,教导人们用超越常规和创新的方式来阅读这一部黑白艺术漫画。《非平面》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
——《新政治家周刊》
索萨尼斯的《非平面》是一部天才奇书,是以漫画形式书写的哲学杰作。对于索萨尼斯来说,“平面”并非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所激赏的现代艺术的抽象品质,而是爱德温·艾勃特的“平面国”居民的可悲处境:在可以察觉的维度之外,无法理解其他维度的存在。索萨尼斯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视觉元素,尤其是绘画,纳入语言主导的智识。
——《纽约时报》
◎ 获奖记录
2015年:
《印刷》年度最佳设计书奖
Panels年度最受欢迎漫画
《纽约观察报》“十大创新书籍”
《独立报》年度最佳图像小说奖
《福布斯》年度最佳图像小说奖
《精选》年度杰出学术著作
2016年:
2015年林德·沃德“年度图像小说奖”
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媒体&文化研究类
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人文类
2017年 巴西Troféu HQMIX奖
非平面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尼克·索萨尼斯(Nick Sousanis),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专业,现为旧金山州立大学人文学科助理教授,他是专业网球运动员、学者、艺术评论家和漫画家,也是第一个以漫画的形式完成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论文的人。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把竞争对手想成合作伙伴。 这并不是要抹除或者忽视差异 相反,这是种复杂的动态,西蒙·莱弗斯称之为“理解方式不同人之间的关系”。 这么做是为了让我发觉各自孤立的观点是片重的,要接纳对方的观点并把它同自己的观点一样看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多视角观察的重要性 -
莱考夫、约翰逊和努涅斯都说:“我们的基本意识并不来自纯粹的世界和脱离了肉体的理性,而诞生于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所见和所感。”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每天的感知和身体运动形成动态的图像化的思想结构,用以归纳和理解我们的体验 这些结构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具体经验是基础构件,在其上,我们得以拓展思考能力,激发更多的抽象概念。 我们以已知来理解未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运动的身体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非平面"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非平面"的人也喜欢 · · · · · ·
非平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5 条 )
> 更多书评 65篇
论坛 · · · · · ·
蝙蝠侠、爱丽丝与笛卡尔,以漫画“写”成的哥伦比... | 来自Conan Xin | 2021-08-01 08:31:05 | |
有谁能来介绍一下作者尼克.索萨尼斯吗 | 来自牛咕噜·baoshu | 2 回应 | 2019-05-10 21:24:38 |
第二章提到的西蒙•德莱弗斯是谁? | 来自Kitsch | 1 回应 | 2019-05-10 12:10:09 |
使用完优惠在淘宝买还挺便宜的 | 来自艾维达斯 | 1 回应 | 2019-02-27 19:16:31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7.9分 9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后浪漫」 (后浪)
- 「后浪2018书目」 (后浪)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非平面的评论:
feed: rss 2.0
48 有用 miss gone 2018-10-21 00:55:51
这个形式也许表现了作者所想,但是不适合知识有效传递。有幸读过些作者提到的书籍,觉得漫画只是一层纱看的不真切,提到的背后有太多艰深的理论和庞大的知识体系,只有建立在理解之上才能对这个漫画有感受,否则就只看到浅浅一层的漂浮物。适合高手之间的共鸣。
8 有用 沈十六 2018-11-23 19:00:32
非常棒的一本书!可以列为年度十佳。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看到最后,真的特别庆幸,自己有机会读到这本书。它把没有批判性思维和好奇心的人,称为生活在平面国的人,那些像提线木偶一般的人,按照既定的标准模式生活,循规蹈矩,没有自我。联系一下实际生活,有点恐怖。另外,作者有很多引述,我把它当作书单参考,非常有趣。边看边做笔记,给了我很多启发。
8 有用 鼠 2018-10-24 00:42:43
一个关于埃德温·艾勃特小说的脚注,一本将数学引申为哲学、从逻辑拓展到人性的思维科普,一切都与认知息息相关。而陈规只会阻碍我们获取更多经验。
98 有用 高密葱子 2018-10-19 18:40:53
全书的出发点就是最开头引用马尔库塞所说的“人们退化至已确立的话语和行为领域”,有同感的人可以找找共鸣
24 有用 大清国的猫托邦 2018-11-08 01:09:29
哥伦比亚大学的漫画式博士论文。曾几何时,我们的学术论文已经模式化了,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八股文,但是我们乐此不彼。如果这篇博士论文在国内答辩,估计连盲审都通不过,何况答辩呢。一口气读完,真是太好看了,今年最佳 @2018-11-08 01:09:29
0 有用 七月 2023-11-29 09:58:36 江苏
2020-11-5
0 有用 NoFranCeshere 2023-11-28 14:25:26 重庆
我们生来便充满褶皱,拥有无限的深度,我们内部蜷曲着的维度只有通过想象力才能到达。
0 有用 邓布利榕 2023-11-27 14:09:37 北京
作者有一个观点大概是要给图像正名,虽然文字是主流,但图像是拓宽了视角的。但全文来看,没啥说服力,所有的图好像都在为了文字观点在配图说明。内容还挺好的,立意也不错,但感觉太堆砌已有观点了,没啥新东西。
0 有用 rui2011 2023-11-25 22:26:25 上海
谅我知识浅薄,比起对我个人而言意义不明、略显“噱头”的正文,我个人更喜欢看注释,非常有意思。不过正文的画面和分镜很厉害,虽然我个人没能理解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但能感受到表现的张力。
0 有用 给我一支兰州 2023-11-25 19:33:48 四川
人从固化的那一刻起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