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中正之笔》中,作者倪雅梅认为颜真卿之所以获得显赫的艺术声誉,是基于某些政治的原因,而非纯粹的审美原则。她论证了颜真卿的重要地位是由11世纪几位有权势的文人人为制造出来的,他们希望通过与颜真卿正直的声名建立联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他们将书品等同于人品,并且大力弘扬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以便把自己装扮成和颜真卿一样的人物。《中正之笔》讲述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微妙、世故而英明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对历史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将这种阐释作为达成自己政治意图的手段。
目录 · · · · · ·
致谢
图注
导论
第一章 书法中的政治
第二章 颜真卿的显赫家世和早年生涯
第三章 “巢倾卵覆”:安史之乱
第四章 安史之乱后朝廷的朋党政治
第五章 从道教碑文到道教仙人
第六章 佛教徒的同道与纪念
第七章 颜真卿的晚年风格
第八章 儒家殉道者
参考书目
索引
校后记
· · · · · · (收起)
图注
导论
第一章 书法中的政治
第二章 颜真卿的显赫家世和早年生涯
第三章 “巢倾卵覆”:安史之乱
第四章 安史之乱后朝廷的朋党政治
第五章 从道教碑文到道教仙人
第六章 佛教徒的同道与纪念
第七章 颜真卿的晚年风格
第八章 儒家殉道者
参考书目
索引
校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欧阳修收藏的本质倾向于偏爱颜真卿多过王羲之。欧阳修的真正兴趣是作为历史来源的金石之学,而当他在跋尾中讨论书法时,谈论的又多是刻于碑上的书法作品。《集古录》中所列的上千件作品中的极大多数,都是从石碑和青铜器上拓下来的。除了王羲之《兰亭序》的三件摹本、王羲之用楷书抄写的《乐毅论》的拓片以及《淳化阁帖》中收录的那些可能是晋代的法帖以外,欧阳修的收藏中缺乏任何可供讨论的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书法作品。欧阳修出于历史和金石的兴趣来收藏书法作品,这样就将自已限定在一定的范围里,而其中大量颜真卿现存的石刻作品无形之中就占了优势。在对金石学的一种学究式的偏爱基础上,以及通过声誉来选择典范的道德前提下,欧阳修将“颜体”建构成种美学标准。然而,如果仅是颜真卿的全部作品及其声誉的简单事实,并不能够解释为何欧阳修如此积极地要将颜真卿确立为儒家书法的掌门人。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以及他的声誉所具有的符号价值,都是可以灵活变通的工具:欧阳修将“颜体”作为在艺术上抨击院体风格的利剑;同时,他又将颜真卿的声誉作为防御对他背信弃义的控诉的盾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七章 颜真卿的晚年风格 -
就技巧而言,王羲之的这件作品用的是侧锋,在充满道德感的儒家美学领域中是“方”和“巧”;颜真卿的作品用的则是中锋,是“圆”和“拙”。由此推出,从儒家改革者的角度来说,王羲之的风格尽管精致复杂、技巧娴熟,仍然是精于计算并且表现欲强的,因此是庸俗的。所以它是宫廷支持的艺术的人工形式和空洞表达的一个缩影。反之,颜真卿的书法行为缺少对感官表面的吸引力,却是一个人善良品德的纯粹表达和自然流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巢倾卵覆”:安史之乱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共28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文化、权力与国家》《中国大众宗教》《罗马与中国》《洪业(上下)》《行善的艺术》
等
。
中正之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中正之笔》——倪雅梅
俗话说“字如其人”,作者因为不是中国人而在研究历史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字如其人,不过是政治需要而刻意打造的书法观念和思想观念。”而本书的主角颜真卿的“中正之笔”,正是作者这一观点的真实写照。 唐朝时期,士族精英阶层掌握着权力核心,所以推崇王羲之的“王氏...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8)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艺术专题 (南池子)
- 书法研究 (未堂)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7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正之笔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掉渣王 2019-02-17 11:43:29
果然书法也是为了政治服务。。。。听书
1 有用 潘允嫒 2019-06-25 12:13:5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 有用 ici 2019-01-21 14:38:03
结构比较混乱,关于书法内部的分析不多,后人如何通过与颜真卿建立联系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也语焉不详。还有一些问题提的比较外行了~
9 有用 丛林宜歌 2018-11-22 00:33:41
1.终于知道颜真卿为什么会成为我的男神苏东坡的男神了。东坡自谓“中年喜学颜鲁公”,又说画至吴道子,文至欧阳,书至颜鲁公,“天下之能事毕矣”,换言之,已经登峰造极,根本没后人什么事了。2.山谷偏爱《祭侄季明文稿》,而东坡最爱《争座位帖》,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藏有这位颜鲁公头号迷弟所临版本。3.山谷表扬东坡所临颜帖“如人家子孙,虽老少不类,皆有祖父气骨”,笑死人了,你像你爱豆的孙子几个意思?4.... 1.终于知道颜真卿为什么会成为我的男神苏东坡的男神了。东坡自谓“中年喜学颜鲁公”,又说画至吴道子,文至欧阳,书至颜鲁公,“天下之能事毕矣”,换言之,已经登峰造极,根本没后人什么事了。2.山谷偏爱《祭侄季明文稿》,而东坡最爱《争座位帖》,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藏有这位颜鲁公头号迷弟所临版本。3.山谷表扬东坡所临颜帖“如人家子孙,虽老少不类,皆有祖父气骨”,笑死人了,你像你爱豆的孙子几个意思?4.因为安史之乱中没有如堂兄颜杲卿一般成为殉道者,其后三十年颜真卿一直被幸存者愧疚感困扰,所以后来在面对人生终点时能够坦然对叛军说出自己要“守吾兄之节,死而后已”,好有道理。 (展开)
0 有用 一八 2019-03-19 10:08:59
感觉对于发展出文人画的北宋士大夫来说,赋予书法过多的意识形态解读也不是那么不可理解的事情,毕竟他们就是关注个人化表达超过技巧很多嘛(当然作者的个别论点显然只是主观猜测)。不过我更想看的是颜体从早年俊秀的模样转向晚年方正拙朴的心路历程啊(用一句取法篆书就打发了怎么行。。感觉先把颜氏本人写透透、再去对比宋人对他的形象塑造,显然会更有趣啊!翻译整体马马虎虎,有些术语的回译简直有毛病:例如什么水平笔画,不... 感觉对于发展出文人画的北宋士大夫来说,赋予书法过多的意识形态解读也不是那么不可理解的事情,毕竟他们就是关注个人化表达超过技巧很多嘛(当然作者的个别论点显然只是主观猜测)。不过我更想看的是颜体从早年俊秀的模样转向晚年方正拙朴的心路历程啊(用一句取法篆书就打发了怎么行。。感觉先把颜氏本人写透透、再去对比宋人对他的形象塑造,显然会更有趣啊!翻译整体马马虎虎,有些术语的回译简直有毛病:例如什么水平笔画,不就是横吗= = (展开)
0 有用 卢建安 2023-04-22 20:05:02 上海
以史证论 论证多有牵强 但能开阔思路 / 想附和出一套建构论倒也不必反复强调颜的书法是不漂亮的 吧
0 有用 晏清 2023-03-25 10:31:56 四川
论说感觉有点乱,东一头西一头的。
0 有用 蓝慕柔 2022-12-25 21:19:07 北京
集中在对颜真卿家族和个人思想的发掘上。
0 有用 武 2022-12-06 18:42:01 北京
论证不太行,因果链条乱七八糟的,但是顺着这个思路研究下去,北宋鲁公粉是真多啊
0 有用 道 2022-11-05 01:44:45 北京
总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