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太惊艳了,妥妥的年度最佳!!!建议搭配B站《中国经济专题》课程同步学习。
中经专讲稿。国发院同学吐槽林老师讲得像思政课,我经济学学渣也看不出门道。NSE的思路是简明清晰的,不过这方面去看世行的working paper还是效果更好,本书打动人的大约还是一个农村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真正深入的关注以及实在的经验感。像书里说的,“经济学家不见得真的了解经济现象”,林老师一直在强调的,也是要在对经验的留心里时刻反思经济学作为一门解释性学科却想建构大体系的危险。
翻了感兴趣的章节。经济上还是需要了解一下当局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否则总批评不到要害……
看到第二章,讲中国近代为什么会落后西方,讲李约瑟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要给5星好评,之前这个问题存在潜意识里面,没怎么深思,也想不通,书中给了一些解释。 最近几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越看越像笑话:赞美的话99%,自我反思的地方却一笔带过。吊诡的是,这也是大佬们混成大佬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林毅夫教授的经济思想的核心关键词是:后发优势、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自生能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破除要素价格扭曲和准入领域垄断、反思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
大、空、套话为主,阅读价值很低
吃了湾湾红利的经济学家,使劲的中国吹,看完就记住了一句话,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是奇迹。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听上去有道理但经不起专业科学史研究的推敲,建议对此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去读吴国盛教授的作品。全书后半部分是林教授的专业,更有阅读意义。林其实是个比较古典的经济学家,他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加索罗,主张利用比较优势积累资本,逐渐实现产业升级,而反对战后流行一时的赶超战略。赶超战略的苦头我们已经吃过了:一手造核弹,另一手没有茶叶蛋!林相对比较有原创性的理论是企业自生论,认为社会主义体制扶植的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盲目私有化得不偿失,正确做法是逐步减轻国企的战略负担,直到获得自生比较优势。林“国师”的身份让某些人对他有些误解,是很大的遗憾,其实细读他的作品就知道他的最终目标也是建设健全的市场,区别只在于林更强调具体条件,主张小步子改良。可惜国际环境和利益集团的问题可能将很难解。
这种迎合当下政治正确的书,读了还不如不读,假大空!真不知道这九分的评价怎么来的。
【2020第15本】18年读第一遍,精彩绝伦,20年又读了一遍,还是觉得字字珠玑。 原创性不是林毅夫的长处,他的长处是采西方百家之强,用于解释他熟悉的中国问题。 所以他的原创学术成果一般,但是对中国政策影响力却很大。 这一点,注意与钱颖一等 刷学术影响因子派区分。 比较优势理论早就有了,林将其与改开联系的比较好。
论证实话不太严谨,思想核心算是比较优势,林是极为杰出的农村和产业经济学家,但不能算是优秀的宏观经济学家,对最近20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10%的看法,着实大误
这分数虚高了吧?
写文空洞,逻辑牵强。“简单的xx报告中写到,因此到时经济就会xxx,所以我们应该xxx”,他不是经济学家,更像是政治投机者。不知道高分者从书中何处看到远见卓识?
前面解答李约瑟之谜时采用的史料部分有问题,让我对整本书都有点存疑了。不过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力还是很强的。林也对建国以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及其后果有了详细的解释,通过这些解释至少深刻理解了为何前后三十年是统一的,改革开放绝对不是某个人的灵机一现。
要素禀赋结构上的比较优势理论,根源于对资本与劳动要素的二分法。基于此提出的政策主张也不敢苟同,比如当下中国产业重心在劳动密集型,金融供给侧改革应发展以中小银行为核心。
偏稳健派的认知,倾向于国家主义,放在出版时期绝对是符合大众印象的。举得案例也很好。然而历经三年,又历经一系列制度倒退,官府信誉大大下跌,国企改制一摊烂泥,民营市场半死不活,权贵大大吃饱,最要紧的是御史台也抓不尽的航空系、军方的千疮百孔,医疗、教育的暗疮…大清的问题往往不在设计,而在于执行。
很好的解释了,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政策解法的优劣势,有理有据,搭配《八次危机》来看,会看的更明白一些。结合最近三中全会的“城乡要素平等流动”的基调来看,内需提升的关键还是在农村,中国农村基数大,储蓄率高,然而农村收入偏低,加上基础设施较弱,消费需求并没有完全被激发。当下明临外需被强硬限制、城市负债过高的问题,进一步开发农村的内需就很重要了
与其说是解读,更不如说是回顾中国经济,文明千年来的历史,不过重点无疑是放在改革开放之后,描写了改革开放初期所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林氏对其提出的看法。另外关于李约瑟难题的回答,大概是目前见过最让人新服的一个了。
解读中国经济的重要著作,对于赶超战略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对比部分讲的最好。看完对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兴趣不小。
> 解读中国经济
218 有用 呵呵哒 2019-11-17 22:45:34
太惊艳了,妥妥的年度最佳!!!建议搭配B站《中国经济专题》课程同步学习。
74 有用 Whimsicat 2019-04-10 17:08:38
中经专讲稿。国发院同学吐槽林老师讲得像思政课,我经济学学渣也看不出门道。NSE的思路是简明清晰的,不过这方面去看世行的working paper还是效果更好,本书打动人的大约还是一个农村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真正深入的关注以及实在的经验感。像书里说的,“经济学家不见得真的了解经济现象”,林老师一直在强调的,也是要在对经验的留心里时刻反思经济学作为一门解释性学科却想建构大体系的危险。
65 有用 北河沿井斯塔 2019-09-12 16:59:00
翻了感兴趣的章节。经济上还是需要了解一下当局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否则总批评不到要害……
61 有用 panbook 2019-04-12 20:30:07
看到第二章,讲中国近代为什么会落后西方,讲李约瑟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要给5星好评,之前这个问题存在潜意识里面,没怎么深思,也想不通,书中给了一些解释。 最近几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20 有用 尽头 2024-03-01 11:57:21 湖南
越看越像笑话:赞美的话99%,自我反思的地方却一笔带过。吊诡的是,这也是大佬们混成大佬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45 有用 梦醒子 2019-09-13 19:14:38
林毅夫教授的经济思想的核心关键词是:后发优势、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自生能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破除要素价格扭曲和准入领域垄断、反思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
17 有用 XZ 2021-01-23 15:06:47
大、空、套话为主,阅读价值很低
24 有用 娜塔丽波特曼 2021-05-04 13:38:30
吃了湾湾红利的经济学家,使劲的中国吹,看完就记住了一句话,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是奇迹。
10 有用 武当派掌门 2021-04-04 20:53:25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听上去有道理但经不起专业科学史研究的推敲,建议对此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去读吴国盛教授的作品。全书后半部分是林教授的专业,更有阅读意义。林其实是个比较古典的经济学家,他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加索罗,主张利用比较优势积累资本,逐渐实现产业升级,而反对战后流行一时的赶超战略。赶超战略的苦头我们已经吃过了:一手造核弹,另一手没有茶叶蛋!林相对比较有原创性的理论是企业自生论,认为社会主义体制扶植的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盲目私有化得不偿失,正确做法是逐步减轻国企的战略负担,直到获得自生比较优势。林“国师”的身份让某些人对他有些误解,是很大的遗憾,其实细读他的作品就知道他的最终目标也是建设健全的市场,区别只在于林更强调具体条件,主张小步子改良。可惜国际环境和利益集团的问题可能将很难解。
5 有用 木野 2024-09-26 23:16:35 山东
这种迎合当下政治正确的书,读了还不如不读,假大空!真不知道这九分的评价怎么来的。
8 有用 陈白希CBX 2020-08-04 05:41:47
【2020第15本】18年读第一遍,精彩绝伦,20年又读了一遍,还是觉得字字珠玑。 原创性不是林毅夫的长处,他的长处是采西方百家之强,用于解释他熟悉的中国问题。 所以他的原创学术成果一般,但是对中国政策影响力却很大。 这一点,注意与钱颖一等 刷学术影响因子派区分。 比较优势理论早就有了,林将其与改开联系的比较好。
9 有用 顾风 2021-02-18 19:41:03
论证实话不太严谨,思想核心算是比较优势,林是极为杰出的农村和产业经济学家,但不能算是优秀的宏观经济学家,对最近20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10%的看法,着实大误
7 有用 波哥读世界 2022-01-02 14:37:55
这分数虚高了吧?
7 有用 食茶泡饭 2024-01-11 16:42:31 安徽
写文空洞,逻辑牵强。“简单的xx报告中写到,因此到时经济就会xxx,所以我们应该xxx”,他不是经济学家,更像是政治投机者。不知道高分者从书中何处看到远见卓识?
6 有用 贾里 2020-08-10 12:54:15
前面解答李约瑟之谜时采用的史料部分有问题,让我对整本书都有点存疑了。不过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力还是很强的。林也对建国以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及其后果有了详细的解释,通过这些解释至少深刻理解了为何前后三十年是统一的,改革开放绝对不是某个人的灵机一现。
4 有用 雪石 2019-06-09 20:15:16
要素禀赋结构上的比较优势理论,根源于对资本与劳动要素的二分法。基于此提出的政策主张也不敢苟同,比如当下中国产业重心在劳动密集型,金融供给侧改革应发展以中小银行为核心。
3 有用 某某佳哇 2024-05-03 10:14:32 湖南
偏稳健派的认知,倾向于国家主义,放在出版时期绝对是符合大众印象的。举得案例也很好。然而历经三年,又历经一系列制度倒退,官府信誉大大下跌,国企改制一摊烂泥,民营市场半死不活,权贵大大吃饱,最要紧的是御史台也抓不尽的航空系、军方的千疮百孔,医疗、教育的暗疮…大清的问题往往不在设计,而在于执行。
3 有用 sky 2024-07-21 15:05:04 上海
很好的解释了,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政策解法的优劣势,有理有据,搭配《八次危机》来看,会看的更明白一些。结合最近三中全会的“城乡要素平等流动”的基调来看,内需提升的关键还是在农村,中国农村基数大,储蓄率高,然而农村收入偏低,加上基础设施较弱,消费需求并没有完全被激发。当下明临外需被强硬限制、城市负债过高的问题,进一步开发农村的内需就很重要了
5 有用 ⊙﹏⊙ 2020-04-24 23:29:15
与其说是解读,更不如说是回顾中国经济,文明千年来的历史,不过重点无疑是放在改革开放之后,描写了改革开放初期所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林氏对其提出的看法。另外关于李约瑟难题的回答,大概是目前见过最让人新服的一个了。
2 有用 kultegin 2019-07-05 12:41:05
解读中国经济的重要著作,对于赶超战略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对比部分讲的最好。看完对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兴趣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