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并存着多种戏剧形式,包括哑剧,闹剧,神秘剧,道德剧,圣徒剧,仪式剧等等。就保存下来的戏剧文本而言,主要为仪式剧,神秘剧,道德剧,和圣徒剧。目前西方学术界对欧洲中世纪戏剧相关事实的挖掘越来越深入,考察问题的视野非常开阔,对具体问题的探讨也颇为精深。相对而言,我们对这段戏剧的历史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了解才刚刚起步,对戏剧文本的具体解读更是凤毛麟角。这一短板使学者在不得不涉及中世纪戏剧时每每显得十分尴尬,行文立论缺乏底气,常识错误、概念混乱和武断的评价不时见诸文字。缺乏对中世纪戏剧的了解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西方整个戏剧起源和发展的正确认识,对中世纪文学成就的客观评价,及对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现象的认识和评价,甚至影响到我们对戏剧这个概念本身的理解。拓展开来,它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中世纪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我们的学术研究也会因为这种缺憾而错过一些有价值的比较研究的可能,比如中世纪神秘剧与中国戏曲之间可能的比较研究;我们的戏剧实践也会错过一些可汲取的有价值的戏剧资源,比如神秘剧和道德剧在戏剧艺术方面对小剧场试验的可能性启发。因而,了解和研究这段时期的基督教戏剧是学术界必须认真去做的一项工作。
0 有用 Mnemosyne 2023-12-13 08:00:53 河南
选题很吸睛,结构也清晰,惜文笔枯燥无趣
0 有用 蒙面的马科斯 2023-09-17 21:58:04 北京
选题稀缺难得,结构清晰,但是阐释的深度的确不太够。
1 有用 幸福的两脚羊 2022-03-15 12:34:04
好,稀缺研究,必须支持。由多个共同主题的小剧整合成一个大剧(这些小剧都是某一理念模型的反复演绎)、有一个不参与情节发展的旁观者不断地评价和解说、观演双方的互动、流动的演出舞台(马车)和可以随意离场的观众(也就是二十世纪初左翼戏剧广场性演出的源头)、舞台上多重空间的蒙太奇表现。除此之外,连环剧还对剩经故事进行了大量的当下化和现实主义化,展现了神性和人性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