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与政治 短评

热门
  • 5 知食分子 2021-07-28 17:22:02

    作者经过广泛的田野调查对津巴的土地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核心观点是津巴土地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种族化导致的不公平分配。而两次土地改革生不逢时,都遭遇干旱气候和外部制裁,“西方迷信”更是让津巴政府逐渐丧失经济控制能力,走上恶性通胀的不归路。但在经济美元化后,津巴已经走出困境,老百姓已经能够利用到手的土地养家糊口或进行资本积累。小型农场和大型商业农场并存的二元农业体系一直延续下来,所有权的去种族化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两种农场显示出新的生产效率和用途。尽管土改并没有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甚至一定意义上产生新的贫困,土地持有的安全性也存在风险,但几十年来津巴人民为土地奋斗的成果依然值得肯定。

  • 1 你说什么都对 2019-06-20 01:13:16

    略读。也不能证明小农场比大农场好,因为没有土地的黑人和从天掉馅饼的白人种地动力本来就不一样。要是我国,根本不会给白人留地好吗?全斗下去

  • 0 抵门杠 2024-01-18 15:36:56 贵州

    全景呈现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前后。打破了过去一贯认为的左派导致土地改革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津在独立初期因为受南非制裁,实施进口替代策略,保留了相当多的旧的种植园经济成份。到了南非制裁结束,开始向市场化转型,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平等,才不得不激进土改进而引发更大规模的不平等、恶性通胀和对环境的破坏。结果倒是也形成了一个多元构成的农业结构。但依然依赖于原有的种植园经济形态。

  • 0 格柏乌 2019-02-20 17:23:55

    破除了针对津巴布韦土改的大量负面谣言,很扎实的研究

  • 0 玻璃离子水门汀 2024-09-30 21:11:41 天津

    津巴布韦本就需要在产能和减贫间做出抉择,前者意味着推广大型现代化农场,后者要么意味着将土地分配给贫者的直接减贫,要么意味着通过增加产量、创造市场与就业的间接减贫。沾亲带故的津巴布韦老兵与村社贫民当然忌惮白人农场主的土地,直接减贫是经济有害、政治有利的抉择,白人很容易成为待宰羔羊,而他们的祖先又何尝不是为大英帝国流血得到土地报酬的?无论无论什么人种在经过培训后都能经营好土地,也都会耍小聪明:由于农场主是农作物作为抵押来提供贷款的,所以保险公司与政府会在雨水不足时偿还债务,因此农场主宁可单边销售而不还欠款,导致坏账堆积。只是占地运动必然要承受相应的代价,这种土地占有的业权难以得到保障,随之而来的国际制裁又会堵塞新占地者的农产品出口,于是不在乎殖民遗留问题的中国自然成为非洲去殖民国家的贸易伙伴了。

  • 1 Messiah 2022-07-02 16:35:53

    有此书甚好。已经看了太多的一边倒批评攻击津民盟的文献,一些学者不加辨识,对一方看法全盘接收,真的不应该。自己德国家也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多少应该出于同情心对能接收到的主流信息有所审视,对历史的复杂性保有敬畏之心吧。还是感谢翻译此书的老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