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学术自传,自童幼发蒙而小学、中学、大学,中经“文革”劫难,直至成为专业学者,七十余年的读书治学和人生经历,跌宕起伏,苦乐梦寻,尽入此简要一卷中。苦难和委曲,宁可视为造化弄人;学理与词章,无非聊作托命之具。难忘怀者,是困境中的知心相济和那些注定相遇的学缘友缘。
李一氓、赵朴初、茅盾、缪钺、张舜徽、程千帆、柳存仁、季羡林、汤一介、庞朴、冯其庸、余英时、李泽厚、金耀基、龚育之、叶秀山、金庸、王蒙等当代闻人和学界名宿,书中不乏作者与之交往的真实记录。
【编辑推荐】
著名文史学者、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2017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嘉宾刘梦溪先生,自传性随笔,披露七十年跌宕起伏之经历,回首历史沧桑,笑看造化弄人,追忆友朋交往。
【媒体推荐】
凤凰卫视:
在五十余年的学术研究生涯里,他出文入史,由史入经,沉潜学术,传承典范;他用七年时间,编纂35卷、2500万字的煌煌巨著《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来寻找20世纪中国学者的精神家园的奥秘;2017年初,他出版了《学术与传统》,三卷本百余万言,慎思明辩,堪称年度具有指标意义的学人著作;“云若无心常淡淡,川如不竞岂潺潺”,则是他不惑之年过后学术造诣、道德文章、学者心境的真实写照。他是刘梦溪,我国著名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7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嘉宾。
历史名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杨天石教授:
梦溪先生的著作多年来我一直很关注,他的大部分著作我是读过的。
梦溪先生的治学特点,我觉得第一个八个字,叫“不断深入,不断拓展”。
第二个八个字,“学养深厚,文史相承”。
第三个八个字,“思想严密,考证精细”。
第四个八个字是“文辞典雅,亦精且弘”。
《中华英才》:
吾辈并无资格和能力评述刘梦溪先生,但阅读先生文字,聆听先生教诲,如沐春风,心向往之。先生学养深湛,但著述审慎,要求甚高,并不追求多产。只是近十年,有厚积厚发之势。他说:“愿意将清洁的东西,真思想、真精神、真学问传递给喜欢自己文字的人。”
《北京晚报》:
刘梦溪的《红楼梦的儿女真情》、《马一浮与国学》、《现代学人的信仰》、《中国现代学术要略》等书都成为了学术书中的畅销书。刘梦溪在写作一代大师的过程中也感叹,“所谓大学者必须中西兼通、古今兼通”,如今,要做陈寅恪先生那样的“通儒”实在很难。
刘梦溪上世纪六十年代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专业毕业。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2011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研究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等一批国学大师,他是国学家、文史学家,也是作家。
把学术书写成畅销书并不容易,刘梦溪用了三十年,先“深入”再“浅出”,要有文采才能做到明白晓畅。
1 有用 薄荷 2021-11-07 21:47:43
被当当网上所选的本书第141页的摘选文字吸引,觉得作者是有趣之人,结果翻阅后发现内容以治学为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忆录,便放弃了。
1 有用 , 2021-10-21 15:42:38
把重点似乎放在了改革开放后学术界的往来,出场人物都是学界大佬。
1 有用 使我高霞孤映 2022-09-24 12:49:40 湖北
讲与学者间的交往,可以窥见近二十年的历史侧影。然而作者实一文化行政人员,谈“文化”多,可知其学理的基础少。属于只能读一遍的书。刘的东西大多如此,不能不说有点失望。
0 有用 金剛怒目 2023-08-30 19:54:49 上海
神秘、神奇、神圣的刘老!
0 有用 Andy Yao 2019-05-28 19:28:16
个人角度的当代社会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