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中国经济论:崛起的机制与课题》旨在阐述600年来世界变局对中国的影响和今天崛起的机制与课题,探求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和盛衰的因果,尝试为思考中国经济展示更宽厚的背景和路径。以工业经济论和亚洲工业化理论的新假说,论证了改革开放与信息革命下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中国的大发展。
以丰富的素材描绘了中国社会大变革之迅猛,动荡之剧烈,力图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的总体构图、时代脉搏和症结,剖析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机制,系统地提出对社会经济改革的政策建议。
周 牧之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经济学博士。
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曾供职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后历任日本开发构想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国际开发中心研究员主任研究员,东京经济大学副教授。2007年起任现职。
主要学术专著:《中国经济论——高速经济增长的机制和课题》(2007年,日本经济评论社),《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2004年,世界知识出版社),《机械电子革命与新国际分工体系——现代世界经济中的亚洲工业化》(1997年,日本MINERVA书房,获第13届日本电气通信社会科学奖励奖),《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200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周牧之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著名文学家、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作者周立波。不愿意依赖祖辈的名声和影响力,周牧之没有走文学这条路,而是先学工科,再东渡日本学习市场经济。如今,...
(展开全部)
周牧之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著名文学家、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作者周立波。不愿意依赖祖辈的名声和影响力,周牧之没有走文学这条路,而是先学工科,再东渡日本学习市场经济。如今,他已经是经济学博士,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作为一个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周牧之常年往来于中国和日本的各大城市之间,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环境和城市开发的政策研究。
有新的收获
作为经济学领域方面的入门书是个蛮好的选择,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在和过去,在扫盲基本概念的同时还能通透很多。打开了这扇门之后,对其中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想要知道更多的动力吸引我看了很多其他的相关材料,所以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个多月才真正读完。虽然一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还是想说很多建设性的宏观意见阐述得有点宽泛,没有解释到更核心的东西,需要自己再去挖掘。经验告诉我,很多听起来非常美... 作为经济学领域方面的入门书是个蛮好的选择,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在和过去,在扫盲基本概念的同时还能通透很多。打开了这扇门之后,对其中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想要知道更多的动力吸引我看了很多其他的相关材料,所以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个多月才真正读完。虽然一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还是想说很多建设性的宏观意见阐述得有点宽泛,没有解释到更核心的东西,需要自己再去挖掘。经验告诉我,很多听起来非常美好的建议在落地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常常会让原本美好的建议变得不值一提。 (展开)
里边的某些观点还是很犀利的
> 更多书评 2篇
> 1人在读
> 12人读过
> 6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经济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香飘两岸 2009-01-19 15:55:35
有新的收获
1 有用 CaroleZh 2013-08-19 00:27:39
作为经济学领域方面的入门书是个蛮好的选择,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在和过去,在扫盲基本概念的同时还能通透很多。打开了这扇门之后,对其中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想要知道更多的动力吸引我看了很多其他的相关材料,所以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个多月才真正读完。虽然一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还是想说很多建设性的宏观意见阐述得有点宽泛,没有解释到更核心的东西,需要自己再去挖掘。经验告诉我,很多听起来非常美... 作为经济学领域方面的入门书是个蛮好的选择,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在和过去,在扫盲基本概念的同时还能通透很多。打开了这扇门之后,对其中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想要知道更多的动力吸引我看了很多其他的相关材料,所以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个多月才真正读完。虽然一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还是想说很多建设性的宏观意见阐述得有点宽泛,没有解释到更核心的东西,需要自己再去挖掘。经验告诉我,很多听起来非常美好的建议在落地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常常会让原本美好的建议变得不值一提。 (展开)
1 有用 老侯 2011-11-13 18:10:50
里边的某些观点还是很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