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秦始皇嬴政,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生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他结束乱世,是开创大一统王朝的“千古一帝”;他以“始皇帝”自称,追求千秋万代的功业。但他创造的却是一个短命的帝国。《史记》在2000多年来一直是解读秦始皇的重要史料,但《史记》成书于秦朝灭亡的百年之后,无疑会掺杂后世的想象与成见。真实的秦始皇,是一位贤能的明君,还是残酷的暴君? 鹤间和幸说:“始皇帝并不是上帝,应该从人物的角度来看他”。依托对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北大竹简《赵正书》等新史料的解读,他还原了这位帝国缔造者的一生,从秦始皇身世的秘密、即位的经过,到帝国的统一、焚书坑儒的真相、遗诏的谜团,尽可能地贴近与秦始皇同时代的一手信息。
撕下皇帝的外衣,这个名叫“赵正”的秦代男子,既有与三皇五帝比肩的气魄,又有对长生不老的执迷,他以强大兵力征服吞并六国,却对被征服的齐鲁文化怀着复杂的...
秦始皇嬴政,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生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他结束乱世,是开创大一统王朝的“千古一帝”;他以“始皇帝”自称,追求千秋万代的功业。但他创造的却是一个短命的帝国。《史记》在2000多年来一直是解读秦始皇的重要史料,但《史记》成书于秦朝灭亡的百年之后,无疑会掺杂后世的想象与成见。真实的秦始皇,是一位贤能的明君,还是残酷的暴君? 鹤间和幸说:“始皇帝并不是上帝,应该从人物的角度来看他”。依托对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北大竹简《赵正书》等新史料的解读,他还原了这位帝国缔造者的一生,从秦始皇身世的秘密、即位的经过,到帝国的统一、焚书坑儒的真相、遗诏的谜团,尽可能地贴近与秦始皇同时代的一手信息。
撕下皇帝的外衣,这个名叫“赵正”的秦代男子,既有与三皇五帝比肩的气魄,又有对长生不老的执迷,他以强大兵力征服吞并六国,却对被征服的齐鲁文化怀着复杂的敬畏。秦始皇展现的是多面的、充满人性的形象,他的多面性格创造了秦帝国维系的政治根基,也跨越了2000多年的时光,对今日中国的面貌产生深远的影响
======================================
【还原真实的帝国开创者形象,解读秦始皇生平的众多谜团】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结束战国乱世,成为开创大一统王朝的“千古一帝”。有关秦始皇的生平,无论是《史记》等正史经典,还是当代影视剧的戏说重现,都无可避免地增添着来自后人的神话色彩。然而始皇帝并非神明 ,应当从解读“人”的角度看待他。他的一生八个谜团:身世的秘密、即位的经过、内乱的真相、荆轲刺秦的始末、帝国统一、五次巡行、突然身亡和遗诏的真实内容——中国历代皇帝中,还没有谁的生涯像秦始皇这样跌宕起伏,追溯秦始皇作为一个人的生涯,来回望这段历史,必然别具意义。
【实地考察秦始皇五次东巡路线,追寻帝国开创者统一中华帝国的梦想】 作者鹤间和幸曾多次来到中国,重走秦始皇巡游中原的路线。从泰山等地的石刻上,从秦的万里长城上,从他对齐鲁文化的吸纳中,一个胸怀统一的“中华梦”的皇帝形象浮出水面:既希望与天上的“三皇五帝”比肩,建立千年的帝国基业,却又有畏惧死亡、执迷长生不老的凡人一面;凭借武力征服中原六国,但又因六国的文化而深深震撼。理解这个帝国开创者内心的复杂人性,也可帮助理解秦代政治,虽然统治短暂却又源远流长的原因。
【超越《史记》的视野,以新近考古证据,重现秦始皇生平和秦代社会】 《史记》在千百年来都是解读秦始皇生平、评说功过得失的范本,但《史记》成书于秦始皇身后一百多年,司马迁塑造的始皇帝,难免与他的真实形象有了一定的距离,添加了汉代人的想象和成见。20世纪70年代以来,秦始皇陵、秦代简牍等考古资料的出土,为学者们研究秦始皇生平开启了新途径。凭借北大汉简《赵正书》等珍贵史料,作者不仅补充了《史记》中的疏漏,解释了史料中的矛盾之处,也还原了秦代社会的真正风貌。将始皇帝作为一个普通的秦代男子,来考察他所生活的时代。
作者鹤间和幸长期致力于中国秦汉史专业,特别是对于秦始皇及秦代政治的还原,被日本学术界誉为“日本研究始皇帝第一人”。他重视实地考察,曾多次访问秦始皇陵,并依照史料记载重走秦始皇巡游中原的五条路线。在写作上,脱离了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以往的浓厚理论色彩,常使用平易近人的文笔,并且重视图像的作用,利用文物图版、地图,构建出具有情境的历史。
作者简介 · · · · · ·
鹤间和幸,1950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东洋史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学习院大学教授。
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秦汉史研究,认为要了解日本的文化,读懂中国的历史至关重要。他多次到访中国,重走秦始皇巡行的路线,尤其重视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探索秦汉帝国》《秦始皇的遗产:秦汉帝国》(“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赵正出生 / 001
003 / 长平之战
005 / 质子的价值
007 / 两个父亲的真伪
010 / 赵政与赵正,两个名字
013 / 司马迁的用意
015 / 生日占卜
017 / 吕不韦的谋策
021 / 吕不韦的如意算盘
025 / 秦始皇的母亲
第二章 秦王即位 / 029
031 / 回国
032 / 两任秦王之死
035 / 秦王即位
036 / 间谍事件与逐客令
041 / 郑国渠水的润泽
第三章 嫪毐之乱 / 045
047 / 彗星与内乱
049 / 四次彗星
052 / 关于嫪毐之乱的记载
054 / 事件的真相
056 / 吕不韦之死
057 / 秦王的不孝和私通事件
第四章 暗杀未遂 / 059
061 / 燕太子报仇
062 / 暗杀秦王未遂事件的真相
065 / 荆轲的活动充满谜团
067 / 燕太子丹归国
069 / 荆轲逐秦王
072 / 进攻魏都大梁
073 / 楚国末日之谜
077 / 五十步笑百步—竹简记录的战场
079 / “赵为号,秦为笑”
080 / 无血入城
083 / 六国国王的生存
第五章 皇帝巡行 / 085
087 / 《史记》对秦始皇二十六年的记载
089 / 统一记事空白之谜
091 / 废弃在古井中的统一诏版
096 / 提出“皇帝”称号议案的御前会议
098 / 天下一统
100 / 巡行意图
102 / 挑战泰山封禅
106 / 遭遇东方大海
109 / 祭祀齐国八神
114 / 七刻石的意义
第六章 中华梦 / 119
121 / 丞相李斯的新战争
123 / “亡秦者胡也”
126 / 连接沙漠与大海的长城
130 / 通往草原和沙漠的道路
133 / 百越的世界
135 / 希求南海物产
136 / 运河的修建
140 / 孔子与秦始皇
142 / 君臣父子秩序
143 / 焚书坑儒
第七章 帝王之死 / 149
151 / 最后的巡行
153 / 预言年份订正
155 / 徐福传说的背景
158 / 海神之梦
160 / 遗诏的去向
161 / 崩于沙丘平台
165 / 伪造的遗诏
168 / 《赵正书》讲述的新故事
第八章 帝国的终结 / 171
172 / 《史记》所见秦始皇陵
176 / 遥感调查
177 / 秦始皇陵的选址
181 / 两个骊山
182 / 向外延伸的陵园空间
186 / 水银流动的永恒世界
188 / 兵马俑坑的发现
191 / 肢解的遗骸
194 / “影子帝王 ”赵高
198 / 秦始皇庙
200 / 未完成的帝国
202 / 处死丞相李斯
205 / 秦二世的末日
206 / 秦王子婴
结语 / 209
人物介绍 / 213
参考史料·文献 / 223
秦始皇相关年表 / 23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王的生死与国家的灭亡没有关系,代表战国国家的只有社稷,只有失去了王祭祀的土地神(社)和谷物神(稷),才意味着国家的灭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4页 -
首先来确认一下《史记》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七年”条有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述,包 括以下十项内容 :①秦始皇三十七年九月,秦始皇被葬于郦山 ;②秦始皇从即位秦王后就开始营建郦山,统一天下后曾将多达七十余万的刑徒作为劳动力,送到这里 修建陵墓 ;③向下挖掘时,挖掘者遇到三层地下水脉, 为了防止地下水浸透,建造者们灌注铜水建造椁室,墓 中摆满了宫中和百官的珍贵器物 ;④皇帝命令工匠制作带有机械装置的弩,用来射杀接近陵墓的人 ;⑤用水银模仿天下的河川、江河(长江和黄河)、大海,依靠自 动机械装置使之流动不息,极其精巧 ;⑥墓室上面绘有天文图像,下面制作成山川地形 ;⑦工匠们用人鱼膏做成灯,令其永不熄灭。⑧秦二世认为先帝后宫中没有孩子的嫔妃不宜出宫,下令让她们殉葬,死了很多人 ;⑨ 下葬后,秦二世命令关闭中羡,降下外羡门,把了解陵 墓内部结构的工匠关在里面 ;⑩种植草木,将陵墓仿建成山的样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始皇帝"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始皇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关于千古一帝的事迹与随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反抗意识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大将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 这件事情听上去不可思议,冷兵器时代,四十万人就那么老老实实、安安静静的全部都被活埋了吗? (此处联想到南京的30w人……) 后来战场考古发现了大量尸骸,确有坑杀痕迹。 白起被赐自尽前的遗言:“我固当死。长... (展开)
千古1帝的谜团丨走近秦始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基本内容】 ①秦始皇是庄襄王还是吕不韦的儿子? ②逐客令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③嫪毐究竟葬身何处? ④荆轲真的是要杀掉秦始皇吗? 作者根据北京大学新公布的《赵正书》竹简与《史记》中记载的矛盾之处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与推断。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那一段历史。 【心... (展开)
NO.2《始皇帝》读书笔记 ——另一个角度看始皇,也许他并不是暴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秦始皇功过是非在历史上是争论不休的,有人说他创下了丰功伟绩,一统六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有人说他残暴无道,焚书坑儒罪不可赦。所以秦始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众说纷纭,写他的书也有很多,为什么要看《始皇帝》呢?尤其为什么要看一个日本人写的中国皇帝?怀...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岩波書店 (2015)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尚不能在亚马逊买的新书 (全金属小棉袄)
- 购物车 (cruyff)
- 樊登读书(2014年至2022年1月22日) (龙羽琦)
- 中西方大历史 (皇甫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4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始皇帝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新思文化 2019-09-03 14:22:30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结束战国乱世,成为开创大一统王朝的“千古一帝”。有关秦始皇的生平,无论是《史记》等正史经典,还是当代影视剧的戏说重现,都无可避免地增添着来自后人的神话色彩。然而始皇帝并非神明 ,应当从解读“人”的角度看待他。他的一生八个谜团:身世的秘密、即位的经过、内乱的真相、荆轲刺秦的始末、帝国统一、五次巡行、突然身亡和遗诏的真实内容——中国历代皇帝中,还没有谁的生涯...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结束战国乱世,成为开创大一统王朝的“千古一帝”。有关秦始皇的生平,无论是《史记》等正史经典,还是当代影视剧的戏说重现,都无可避免地增添着来自后人的神话色彩。然而始皇帝并非神明 ,应当从解读“人”的角度看待他。他的一生八个谜团:身世的秘密、即位的经过、内乱的真相、荆轲刺秦的始末、帝国统一、五次巡行、突然身亡和遗诏的真实内容——中国历代皇帝中,还没有谁的生涯像秦始皇这样跌宕起伏,追溯秦始皇作为一个人的生涯,来回望这段历史,必然别具意义。 (展开)
8 有用 韧勉 2019-08-27 15:36:42
本书第一章可以与辛德勇新出的《生死秦始皇》对读,两书都是基于北大汉简《赵正书》的秦始皇生平部分的探讨,本书作者的观点偏于中正。后面的章节尽量参考了许多近些年来秦简研究的学界公认成果,算是较有新意的秦始皇传记普及作品,译者是杨振红教授和社科院秦汉史专业的博士生单印飞,专业把关,值得信赖。
1 有用 饿霸地煮 2020-05-08 14:42:22
过于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作者挑选了几个有趣的角度。比如秦始皇应该叫赵正,而非嬴政。比如从秦始皇七年、九年的彗星运动发现其成人礼居然在不吉利的彗星竟天之时,推断出嫪毐实则未叛,而是始皇帝一石二鸟,诛杀嫪毐吕不韦两大势力的阴谋。再如荆轲刺秦,并非秦燕对决,而是加入了卫国荆轲的第三方博弈,荆轲可能不是一个刺客,更类似纵横家。通过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将齐国五德终始和八神祭祀拿来主义,表现了一个从国家到天... 过于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作者挑选了几个有趣的角度。比如秦始皇应该叫赵正,而非嬴政。比如从秦始皇七年、九年的彗星运动发现其成人礼居然在不吉利的彗星竟天之时,推断出嫪毐实则未叛,而是始皇帝一石二鸟,诛杀嫪毐吕不韦两大势力的阴谋。再如荆轲刺秦,并非秦燕对决,而是加入了卫国荆轲的第三方博弈,荆轲可能不是一个刺客,更类似纵横家。通过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将齐国五德终始和八神祭祀拿来主义,表现了一个从国家到天下的思想蜕变过程。原作着重一个在人间的始皇帝,但正是因此让我感受到其莫测的神格化的一面。 (展开)
5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9-08-26 20:30:49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品牌引进出版的一本海外中国研究论著,其写作形式介于学术著作与通俗史学作品之间,作者是日本的中国秦汉史知名学者,也是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中秦汉史部分的作者。本书兼顾了日本学者考证精细的特点与叙述通俗流畅的科普作品特色,在结合大量最新出土文物和史料的基础上,对《史记》等传统典籍里之于秦始皇的记述,进行了大胆的辨析与补充。就考证而言,跟辛德勇老师的同主题新书相比,可谓各成一论;而在...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品牌引进出版的一本海外中国研究论著,其写作形式介于学术著作与通俗史学作品之间,作者是日本的中国秦汉史知名学者,也是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中秦汉史部分的作者。本书兼顾了日本学者考证精细的特点与叙述通俗流畅的科普作品特色,在结合大量最新出土文物和史料的基础上,对《史记》等传统典籍里之于秦始皇的记述,进行了大胆的辨析与补充。就考证而言,跟辛德勇老师的同主题新书相比,可谓各成一论;而在科普性和可读性上,跟后者的偏重学术论述相比,更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对于历史学的研究者和资深爱好者来说,这两本书不妨都找来一读,参照对比。 (展开)
0 有用 アキラ 2019-12-03 16:41:21
怎么说呢……和内容无关就是感觉有点轻飘飘,在读的时候和秦这个时代给我的印象差得太远()
0 有用 文和乱武 2023-03-22 00:05:41 上海
樊登老师的总结——“最起码,我们今天知道有这么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从一个送到别的国家的质子的孩子,一步一步地成长为统一中国的“千古一帝”。这是非常传奇的故事。 读历史对于个人真正的意义,是从中得到一些觉醒,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始皇帝的一生带给我深沉的悲壮感和孤独感。幼年流落异乡,受人欺凌,少年登基却大权傍落,只能听命于人。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在李斯、王翦、蒙... 樊登老师的总结——“最起码,我们今天知道有这么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从一个送到别的国家的质子的孩子,一步一步地成长为统一中国的“千古一帝”。这是非常传奇的故事。 读历史对于个人真正的意义,是从中得到一些觉醒,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始皇帝的一生带给我深沉的悲壮感和孤独感。幼年流落异乡,受人欺凌,少年登基却大权傍落,只能听命于人。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在李斯、王翦、蒙家兄弟等的辅佐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步步为营地部署计划。最终锄奸罢相,东出灭六国,废分封,行郡县,修直道,兴水利,筑长城,固边防,统一文化和度量衡……真正在一个国家实行自上而下统一标准的体系化、法治化领导,而不是将资产集中在少数封王地主手中。 (展开)
0 有用 莜竹 2023-03-07 20:31:34 浙江
听樊登读书推荐,觉得喜欢就找来书看,但是好像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樊登老师把精彩的部分都讲完了
0 有用 豆友范特西 2023-03-03 08:42:32 广东
入门书,还行。但是很多问题都没有深究
0 有用 金林 2023-02-23 22:25:59 北京
不错,尤其是在反映最新的研究方面。可惜是普及性,深度有限,论述展开有限。又面向日本民众,有些介绍文字占了篇幅。 但就此书本身的定位,是五星
0 有用 盼望东京向西京 2023-01-17 22:31:14 广东
能借助彗星运行时间确定秦始皇死期,非常有启发;辨析赵正之名也较有说服力。不好之处在于主观臆造较多,也许是秦汉史通病。另有一些错误,如称“泾以渭浊”是泾浊渭清;“赵怱”误为“赵忽”;李牧并非战死;忽视历代秦王冠礼问题等。总之本书适合入门,末尾的参考文献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