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天然独”现象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限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社会科、社会科课程与教科书
一、社会科及其意义
二、社会科课程
三、社会科教科书
第二节 国家与国家认同
一、国家及其构成要素
二、国家认同
第三节 先行研究及述评
一、大陆地区有关台湾“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
二、台湾地区有关台湾“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
三、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三章 教科书分析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文本选择
一、1975年之前台湾社会科课程标准的简单回顾
二、1975年以来台湾社会科课程标准的发展
三、分析文本的确定
第二节 分析工具
一、分析单位
二、分析类目
第三节 效度与信度
一、效度
二、信度
第四章 教科书分析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国土(领土)维度之“国家认同”教育
一、1975年版教科书
二、1993年版教科书
三、“九年一贯制”教科书
第二节 人口(民族)维度之“国家认同”教育
一、1975年版教科书
二、1993年版教科书
三、“九年一贯制”教科书
第三节 文化(语言)维度之“国家认同”教育
一、1975年版教科书
二、1993年版教科书
三、“九年一贯制”教科书
第四节 主权(政府)维度之“国家认同”教育
一、1975年版教科书
二、1993年版教科书
三、“九年一贯制”教科书
第五节 “去中国化”:社会科“国家认同”教育变迁的要旨
一、1975年版社会科教科书的“国家认同观”
二、1993年版社会科教科书的“国家认同观”
三、“九年一贯制”社会科教科书的“国家认同观”
第五章 “去中国化”何以可能:台湾社会科“国家认同”教育变迁的深层分析
第一节 政治变革:社会科教科书“去中国化”的原动力
一、合法性缺失与蒋家文教独裁
二、“党外势力”崛起与“戒严时代”结束
三、李陈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和台独势力的壮大
第二节 社会氛围:社会科教科书“去中国化”的催化剂
一、台湾意识的兴起
二、政治宣传:从“反共复国”到“台湾第一”
第三节 课程重构:社会科教科书“去中国化”的施动者
一、乡土教育及乡土课程的兴起
二、从“统编本”到“一纲多本”
三、从“课程标准”到“能力指标”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
0 有用 羡鱼 2023-02-21 09:43:49 广东
已经结束咧
0 有用 口天剪布 2021-01-03 18:44:43
理论深度不够。
0 有用 霁松 2022-11-28 19:08:47 四川
枯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