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珍藏版)》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她被公认为历史上*懂日本人的作者,《菊与刀(珍藏版)》这本书被公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一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作者简介 · · · · · ·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20世纪初鲜有的女性学者。1887年出生于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1923年获博士学位。早年曾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在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为著名。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001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019
第三章 各得其所 039
第四章 明治维新 065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债者 083
第六章 报恩之万一 099
· · · · · · (更多)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019
第三章 各得其所 039
第四章 明治维新 065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债者 083
第六章 报恩之万一 099
· · · · · · (更多)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001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019
第三章 各得其所 039
第四章 明治维新 065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债者 083
第六章 报恩之万一 099
第七章 最难承受的情理 117
第八章 洗刷污名 129
第九章 人的感官世界 157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173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201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223
第十三章 投降以来的日本人 261
· · · · · · (收起)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019
第三章 各得其所 039
第四章 明治维新 065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债者 083
第六章 报恩之万一 099
第七章 最难承受的情理 117
第八章 洗刷污名 129
第九章 人的感官世界 157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173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201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223
第十三章 投降以来的日本人 26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我来说,了解文化相似性之所以有价值,……在于能够凭借这些类似或差异,获得理解日本生活方式的启示,因为,我懂得这些风俗习惯在简单的文化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人类学家在有关原始民族的研究中,已反复地证明,这种文化比较是何等有价值。一个部落的正式习俗也许百分之九十与邻近部落相同,却可以作些修改以适应与周围任何民族都不相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会排斥某些基本习俗,不论其对整体的比率是多么小,都可能使该民族的未来向独特的方向发展。对于一个人类学家来说,研究这种在整体上具有许多共性的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是最有益的。 人类学家必须发展研究日常琐事的技术,因为,他所研究的部落中的这些日常琐事,与他本国相应的事物相比截然不同。当他想理解某一部落中被视为最恶毒的或另一部落中被视为最胆怯的行为时,当他试图了解在特定情况下,他们将如何行动、如何感受时,他就会发现,必须大力进行观察并注意细节,这些,在对文明民族进行研究时常常是不大注意的。人类学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乃是最关键的,并且也知道如何进行挖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记(不包括第六章) -
在一个民族基于其整个经验和价值体系,在思想上已形成一套与我们的设想异常不同的行动方针时,我们却侈谈共同的目标。我们根本不找机会去了解什么是他们的习惯和价值。如果去了解,我们也许会发现,某一行动方针并非必然是坏的,因为它并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一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记(不包括第六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菊与刀"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菊与刀"的人也喜欢 · · · · · ·
菊与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48 条 )





论坛 · · · · · ·
书中描述日本人的特性,现在还保留了多少 | 来自涵泳 | 2021-01-24 17:07: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7 )
-
商务印书馆 (1990)8.2分 109058人读过
-
Mariner Books (1989)8.3分 220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8.0分 8614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2)8.3分 640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菊与刀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刘力源 2020-01-27 14:30:57
不知道是不是日本文化受很多中国文化影响的原因,总感觉书中描绘的矛盾体上有很多自己的影子。
1 有用 洼田小哥𓆟 2019-05-07 13:59:18
儿童学习这一章应该往前放放,这一章真的很有意思,很多行为和观念在现在的日本人中仍然很常见
3 有用 w君 2020-04-14 10:28:44
1944年作者接到一个政治任务,她要向政府说明日本是怎样一个民族,以便军方制定策略战胜、占领、改造日本。作者从没去过日本,限于时局,她也没办法到那去做调查。她采访了在美日本人,搜集了有关日本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交出了一份政治报告。总的来说,本书内容是对德川幕府到二战时期日本人思维与行为模式的研究,其中耻感文化、恩与情义、对名誉的重视能够跟我对日本的印象对应起来,分析的也挺好,里面的一些描述也能跟《史... 1944年作者接到一个政治任务,她要向政府说明日本是怎样一个民族,以便军方制定策略战胜、占领、改造日本。作者从没去过日本,限于时局,她也没办法到那去做调查。她采访了在美日本人,搜集了有关日本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交出了一份政治报告。总的来说,本书内容是对德川幕府到二战时期日本人思维与行为模式的研究,其中耻感文化、恩与情义、对名誉的重视能够跟我对日本的印象对应起来,分析的也挺好,里面的一些描述也能跟《史记》里的刺客列传风貌交相辉映。但是,本书的写作仅仅是一种“平均化”的分析,很难套到现实中所有的日本人身上,甚至作者认为日本独有的行为模式,在世界其他地方也能见到。此外,本书描述的日本特征早已消失的差不多了,要了解现代日本,不如去看徐静波老师的日本系列。天皇的菊花与武士的刀已经很难符合现代日本了。 (展开)
9 有用 帽子 2019-02-24 21:48:36
文字对我来说还蛮没有可读性的,阅读的过程中,会考虑这是不是对日本文化的刻板印象、或这是不是以前时代的日本缩影。因此想看更多文章,了解更多他们的文化发展。
6 有用 褂子 2019-03-29 09:30:08
这本书写得大概是很早之前的日本,感觉和现在日本的现状差别较大,可能是传统的日本吧,看完没感觉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