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译名为什么不是“人文主义与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创新之处在于文本批判,对于一个以古代典籍为权威的时代来说把握住对文本的阐释权也就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对真理的解释权(虽然实际上作用并不算大)也难怪在诸多王公贵族和主教乃至教皇都支持人文主义者的情况下经院哲学家对人文主义者的敌意仍旧如此之大。
厘清人文主义在意大利的兴起以及向北方的传播过程。人文主义与宗教信仰并无冲突,但与经院哲学侧重不同。对修辞、文法、历史、道德哲学的重视源于意大利北部共和政体与商贸的现实需求,对古代文本和语言的考察间接削弱了教会的权威,促进了宗教改革。
精简有力的论著。不认可“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形而上学。文艺复兴人接近苏格拉底(城邦的牛虻)、西塞罗(罗马的公民),结合雄辩与美德,注重具体而非抽象,并不追随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
文艺复兴研究好书!强推!!!
毕业论文用
读得吃力是我不配
人文主义者未曾反对过宗教,他们更多是在批判教会统治下的教育体制以及是时的世俗生活。新柏拉图主义颇受王室贵族青睐,因为他们可以以一种“魔法观”使青年人们去关注更形而上的东西,从而忽略生活。然而,这无法成为文艺复兴的主题,无论是在彼得拉克还是在伊拉斯谟眼中,道德哲学才是人文主义治学中唯一的传统哲学分支,因为它处理实实在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趋近上帝必须通过爱和恩典,而不是理性思辨。伊拉斯谟人文主义并未被与新教改革的论辩和攻讦中毁灭,它的余绪早已深入欧洲教育的传统,批判的精神、改良的希望(不独依靠“再发现”古代)、使用媒体、诉诸民意的习惯俱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化的遗产。
文艺复兴史入门读这一本就够了 ps:其实不太够,但是布克哈特那本实在长了点,彼得伯克有一本又太短,赫伊津哈那本好像译本又一般
略像教科书,基本把欧洲的人文主义史理了一遍,可以对有兴趣的部分挑着看
简明清晰,吸收了文艺复兴领域研究的新动态
前半部分有力精彩,后面可能就有点重复了。了解过中世纪的治学态度后能很清晰地知道彼得拉克发起人文主义治学主张的动机。哲学部分可能还需要补课,提及文学的部分虽不多,但对我来说也很受启发。
泛读。最感兴趣的是“人文主义”概念的讲解和历史把握
本书将“人文主义”定义为一种教育和治学方法,对丰富的人物与文献进行考察,揭示与之相关联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人文主义通过以修辞术为核心的教育,服务于现实统治需求;通过对古典语言的掌握、对经典文本的历史批判,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它始终表现为一种具有明确实践导向的研究方法,而并未经过自觉提炼,转化为一种系统化的哲学。本书的优越性及局限性皆在于对于人文主义明晰(但或许略显狭隘)的界说。它能够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揭示出人文主义生成、发展及消亡的脉络,但是却不能够在更深远的思想向度中展开人文主义的内涵。当然,也许人文主义这个词语在当代被滥用了。
第一本书堪称经典
后面几章不如前三章有力,但总之非常值得一读,彻底驳倒布克哈特。翻译有不少小问题
去西安过了两天周末,购于永宁门外的上海三联书店,路上读读,当时的感觉就是我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读书。。。。。涨知识,尤其是人文主义者关于“实践智慧”至于学究思辨的批判,与中国的那会很像,而且,更关键的是,实用与思辨似乎总是矛盾的,这大概是最大的一点感受。
持平之论,视野广大,非常好看!!!
厘清关于studia humanitatis的一些基本问题。翻译不佳。
翻了翻,也是很详尽了
> 欧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文化
8 有用 沙砾于飞 2019-11-23 01:09:04
译名为什么不是“人文主义与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
4 有用 竹光漾月 2023-05-25 18:14:59 河南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创新之处在于文本批判,对于一个以古代典籍为权威的时代来说把握住对文本的阐释权也就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对真理的解释权(虽然实际上作用并不算大)也难怪在诸多王公贵族和主教乃至教皇都支持人文主义者的情况下经院哲学家对人文主义者的敌意仍旧如此之大。
3 有用 风撼斜阳 2022-08-06 22:35:00
厘清人文主义在意大利的兴起以及向北方的传播过程。人文主义与宗教信仰并无冲突,但与经院哲学侧重不同。对修辞、文法、历史、道德哲学的重视源于意大利北部共和政体与商贸的现实需求,对古代文本和语言的考察间接削弱了教会的权威,促进了宗教改革。
2 有用 怒歬 2019-10-20 02:00:17
精简有力的论著。不认可“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形而上学。文艺复兴人接近苏格拉底(城邦的牛虻)、西塞罗(罗马的公民),结合雄辩与美德,注重具体而非抽象,并不追随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
0 有用 金元宝 2023-06-06 21:03:56 上海
文艺复兴研究好书!强推!!!
0 有用 归雪 2023-06-27 08:01:37 山东
毕业论文用
0 有用 S^^v 2023-08-09 21:06:21 上海
读得吃力是我不配
0 有用 別畫秋山 2023-10-06 18:23:04 湖北
人文主义者未曾反对过宗教,他们更多是在批判教会统治下的教育体制以及是时的世俗生活。新柏拉图主义颇受王室贵族青睐,因为他们可以以一种“魔法观”使青年人们去关注更形而上的东西,从而忽略生活。然而,这无法成为文艺复兴的主题,无论是在彼得拉克还是在伊拉斯谟眼中,道德哲学才是人文主义治学中唯一的传统哲学分支,因为它处理实实在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趋近上帝必须通过爱和恩典,而不是理性思辨。伊拉斯谟人文主义并未被与新教改革的论辩和攻讦中毁灭,它的余绪早已深入欧洲教育的传统,批判的精神、改良的希望(不独依靠“再发现”古代)、使用媒体、诉诸民意的习惯俱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化的遗产。
0 有用 紫罗欧 2023-12-19 14:25:32 江苏
文艺复兴史入门读这一本就够了 ps:其实不太够,但是布克哈特那本实在长了点,彼得伯克有一本又太短,赫伊津哈那本好像译本又一般
0 有用 黑音 2024-06-24 18:05:19 广东
略像教科书,基本把欧洲的人文主义史理了一遍,可以对有兴趣的部分挑着看
0 有用 春风秋雨 2022-12-27 17:40:35 浙江
简明清晰,吸收了文艺复兴领域研究的新动态
0 有用 撒旦芭蕾_ 2023-11-12 17:01:51 浙江
前半部分有力精彩,后面可能就有点重复了。了解过中世纪的治学态度后能很清晰地知道彼得拉克发起人文主义治学主张的动机。哲学部分可能还需要补课,提及文学的部分虽不多,但对我来说也很受启发。
0 有用 Lantern 2023-12-07 23:04:40 重庆
泛读。最感兴趣的是“人文主义”概念的讲解和历史把握
0 有用 渡川 2024-10-08 18:40:56 广东
本书将“人文主义”定义为一种教育和治学方法,对丰富的人物与文献进行考察,揭示与之相关联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人文主义通过以修辞术为核心的教育,服务于现实统治需求;通过对古典语言的掌握、对经典文本的历史批判,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它始终表现为一种具有明确实践导向的研究方法,而并未经过自觉提炼,转化为一种系统化的哲学。本书的优越性及局限性皆在于对于人文主义明晰(但或许略显狭隘)的界说。它能够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揭示出人文主义生成、发展及消亡的脉络,但是却不能够在更深远的思想向度中展开人文主义的内涵。当然,也许人文主义这个词语在当代被滥用了。
0 有用 在土星的标志下 2020-10-25 08:56:40
第一本书堪称经典
0 有用 长日将尽 2019-07-29 09:45:54
后面几章不如前三章有力,但总之非常值得一读,彻底驳倒布克哈特。翻译有不少小问题
0 有用 慕容郁文 2020-06-08 15:31:24
去西安过了两天周末,购于永宁门外的上海三联书店,路上读读,当时的感觉就是我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读书。。。。。涨知识,尤其是人文主义者关于“实践智慧”至于学究思辨的批判,与中国的那会很像,而且,更关键的是,实用与思辨似乎总是矛盾的,这大概是最大的一点感受。
0 有用 海上心史 2019-05-29 21:30:24
持平之论,视野广大,非常好看!!!
0 有用 Kurpfalz 2021-06-18 18:43:20
厘清关于studia humanitatis的一些基本问题。翻译不佳。
0 有用 ftjslfevundec 2021-06-07 00:14:33
翻了翻,也是很详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