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 短评

热门
  • 14 Tradition 2015-09-30 10:50:38

    这本写的不错,对清代史学推崇备至,中国史学的最高峰

  • 11 溼骨林蛞蝓 2016-09-18 22:27:17

    內藤湖南為京都學派開山學者,此書為其講稿,在當時乃至今天都是一本紮實嚴謹的著作。作者對史學的範圍既根植與乙部之學,有超脫其外,將四部都視作史學,對類書文獻的頗為重視。

  • 8 倔执的旅人 2017-07-23 22:28:58

    印象较深的部分,概括起来:一是中国史学的“唐宋变革”,二是清代史学的集成转型特征(尤其对浙西、浙东史学的议论),三是全书在梳理史学史、介绍史籍的过程中,对包含在其中的经学、文学、子学与史学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颇有通透的说明。

  • 3 教主道君皇帝 2012-04-25 13:52:50

    东国儒英谁地主……

  • 3 Imaginezhaolin 2018-06-06 18:02:39

    内藤氏说:“所有的古代职官家族,其编纂著作之时,必定值其家业衰败之际,即当其回顾从前兴盛年代之时。这大概可以说是古代著作编纂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原则”。这一论断似乎显得不够严谨,但无疑是一个有趣的观点。尽管是引用章学诚和《汉志》或其他文献的观点,但是实际上却很明显地带有主观的意见,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由于这本著作是根据口述稿整理而来,因此这类并不算太严谨但非常有意思的独断在书中也不少见。引用一句他评论刘知幾的话:“刘知幾很喜欢骂人,他的评论中常有痛骂之词。而且书中既有自信之处,也有不那么严密的地方(p128)”,尽管相比而言内藤氏的著作中并未出现太多“痛骂之词”,但“堕落”之类的词倒也不少见,内藤氏评论刘知幾的这句话(尤其后半句)如果要还给他自己,倒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

  • 2 Tacher 2015-06-22 23:56:42

    相对来说比较好读的中国史学史。没有拘泥于单篇历史著作的剖析,注重历史著作的时代环境,重视史学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如在唐宋变革期间,指出史学的衰败,世袭、家学的史学不复存在,正确史料的形成失去保障,史学受制于权力,与中国一元君主专制政治的转变呈现同步的趋势,直到《通鉴》帝王学式的历史编纂。本书于明清史学尤为详细,但是读起来感觉又过于驳杂,相较而言,六朝史学则没有足够的介绍。

  • 2 房顶上的猫 2020-04-24 09:14:02

    1945年内藤乾吉依据内藤湖南先生在京都大学讲授《中国史学史》课程的学生听课笔记整理订正而成,原版收入《内藤湖南全集》第11卷。读本书需要把握住几个要点:1、内藤湖南先生对中国史学史中史料的起源、记录的起源及历史思想起源的把握。2、作者对《史记》的评价。3、8-9章史学史上的“唐宋变革”。4、清朝史学。5、对章学诚史学的个案分析。第4点是作者着墨最多的部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史学史上的“唐宋变革”的讨论,特别是第六章《六朝末唐代出现的史学变化》部分的论述有待进一步深化。以重要著作、重大史家治史思想为主线组织叙述,阅读体验比较轻松。但这并不是一部好读的作品,内容较为驳杂,要精读跟上作者的思路。或先精读附录中的《中国史学史概要》再精读全书,更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思想。

  • 0 清暉 2013-07-15 11:59:03

    很重要的一部书。

  • 1 松虛居士 2020-12-23 17:12:18

    清代史學的部分尤其好

  • 0 古渡秋山 2012-03-07 17:11:45

    渊博,好看。

  • 0 毛秃秃和胖咕咕 2013-12-23 20:46:47

    这本书,打三星以上的,都是什么心态?

  • 1 沉默观鸟人 2019-11-15 01:21:34

    读了几页,翻译实在糟糕。 翻译虽然糟糕,书的质量还是很好的。信息量很大,感觉比课本给我的收获多了去了。读了一本史学史,还可以看到各种周密的考证、史学家的八卦。 作者很有自己的见解,看起来又是司马迁的小迷弟。

  • 0 阿圆 2009-08-28 22:47:07

    阅六朝隋唐五代宋章节

  • 0 学前路上小饼干 2014-01-07 04:45:17

    对门外汉来说指明了一条相当的脉络!

  • 0 小小P 2009-11-23 19:21:24

    虽然有点旧了,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让我比较完整的了解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脉络

  • 0 2009-03-14 17:32:13

    大师的纵观眼光

  • 0 canapotery 2011-01-12 18:10:07

    赶在考试之前看完的,但是不知道考试的时候还记得多少……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