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uried 短评

热门 最新
  • 42 seren 2019-05-29 21:17:23

    非常喜欢。相对于他早期的书来说,那种新鲜人的感觉并没有回来——也许永远不会了,所谓成长的代价,但是全书有一种内在的连贯和深刻性,却是当年那个新鲜作者所缺的。书里提到埃及整个社会缺乏制度和系统性,是我以前没有想过的一个角度,也许是游牧部落文化各自为阵的影响?“比集权制度更糟糕的,是一个无能的集权制度。”这句话让我感受复杂,因为,他是在将埃及与中国做比的时候做出的这个论断。总的来说,书里对比埃及和中国的部分我都很喜欢,譬如女性外出工作对女性地位的影响,也是我没有想过的角度:在中国,底层女性通过外出工作主动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地位,而在埃及,工作往往是女性赚钱备嫁妆的手段,一旦婚姻的目的达成,绝大多数女性不会再工作,所以工作反而固化了她们不平等的地位。看完很想再找些埃及和伊斯兰文化历史的书来看。

  • 30 platero_y_yo 2019-05-14 06:55:38

    通过何伟了解到了埃及。开始读第一部分恨不得他还能附上基础埃及阿拉伯语教学内容跟他一起学阿拉伯语;到了书的第二部分这个社会的基本轮廓和人们的特点勾画到很具体,结合几千年的古文明历史,加上节奏紧凑的个人事件和政治事件,有一种知识大爆炸的感觉,同时越来越理解他说的“系统”、“两种时间”、“非正式”等等这些事情;看到第三部分时心情很复杂,那种看着身边许多人的命运急转直下的悲痛,同时又会为许多小插曲破涕而笑——大概用何伟的话来说,那种在“矛盾”当中存在的心情。作为一个长年生活在“系统”强大的国家的人,往往很难想象这之外何来秩序,但我从来不觉得任何一个“系统”是永恒不变的,去了解“弱系统”的社会形态是了解人性的一个角度。

  • 29 麦子 2019-06-29 19:55:48

    没想到我读完了,也没想到居然看哭好几次。在何伟看来阿拉伯之春无疑是失败的,经济越来越糟,教育、医疗、就业等等都问题重重,用书中人物manu的话来说就是没有system,传统形成的阻力太强大了;但是最好看的还是人了,收垃圾的sayyid和他们的家人,逃到德国的同性恋manu,死因不明的阿拉伯语老师,还有那些卖内衣的浙江人,这些人物在何伟的笔下让读者有一种强烈的真实感。因为政治时局和人物两条线的交叉写法,极大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因为何伟在中国十年的经历,在这本讲埃及的书中,他多次把中国和埃及在不同层面进行比较,让我重新思考一些国内的问题。非常享受的一次阅读体验。

  • 10 喜喜 2019-05-19 14:30:26

    好像看了一次加长版的何伟在《纽约客》的专栏,总体来说文风仍旧真挚细腻,尤其是用Manu和Sayyid的故事贯穿了全书,也喜欢写中国商人的那几章。看完了为自己两次错过埃及这么历史厚重丰富的国家而感到惋惜。

  • 7 Jean 2019-09-04 07:22:11

    看前一半时想,哦,是用“江城”和“甲骨文”的写法合二为一写埃及。看到后一半,他买了一辆本田,开始自驾沿着尼罗河上下埃及来回跑;才发现原来是中国三部曲的手法都用到了!隐隐感觉这本书里的中国是因为他经历的那十年是乐观的十年,有点玫瑰眼镜效应//再一次看到何伟的长篇,真过瘾啊!翻开第一章就放不下了。。。

  • 6 朱旭冬 2019-06-18 23:11:56

    看了他在 New Yorker 里那篇写 Manu 的文章之后预购的。但没有第一时间看。今天看完。很多人说这本书像《甲骨文》,遗憾的是,《甲骨文》是我唯一一本没看完的何伟的书。说实话,不太喜欢看他写政治,喜欢看他写人和社会,或者写人的时候带一点政治。结尾非常暖心,希望Sayyid的几个孩子未来都有光明的未来。不由想起曾经看了《寻路中国》而去了三岔(去埃及要难多了),想起曾经见过的魏嘉(那时他好像5、6年级),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期待何伟回到中国再住五年,再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

  • 7 CNBorn 2019-07-24 08:26:26

    可以说从11年听说何伟移居开罗后,就一直在期待这本书,而此书可说是不负众望,公车上读完后掩卷叹息,希望能再有400页读;何伟让我了解优秀的非虚构作者应有的素质:观察细致入微,调研深入下功夫,是叙事和节奏掌控的高手,理性且共情能力强,能和他身边的人物有真挚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从他的叙述中,你能感觉到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年时间,但他从各个方面:生活,政治风向,家庭中的细微观察和接触,让你能真正体会到生活在那个社会中的感受,那些貌似不经意但又环环相扣的细节(代表中产的包住下额的hijab,埃及阿拉伯语打招呼的切口)其实正是其环境叙事的关键部分;说回书中提到的埃及社会的症结,倒是真切地感受到20世纪初的一系列运动对于中国社会变化的积极意义;赢弱的民主败于社会组织和根本性改革的缺乏

  • 5 Gloriousfall 2019-08-26 17:25:37

    可以打十颗星吗

  • 4 七月不远 2019-12-30 12:30:27

    与《甲骨文》类似,何伟更多站在一个记者而非局内人的角度写埃及的故事,从一般人入手,穿插历史和当代政治,而主题则一直围绕着在埃及时间是静止或者循环的,似乎有一点小火花,但又没什么作用。何伟控制文章节奏和共情的能力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最有趣的是,在与中国商人接触的段落里,能感觉到何伟是在全书中最放松的时刻,好像这才是他最大的舒适区一样。

  • 5 Y门食客 2019-05-31 08:29:12

    全书结构与何伟之前的作品相近,观察当下的同时还在追溯过去。许多有趣的细微洞察,是东方世界与何伟的西方视角发生碰撞而产生的。我非常好奇,何伟会如何书写美国。他是否会大量使用在中国和埃及习得的坐标系?作者有种冷幽默,看他的作品,我时常会发出爆笑。他这种独特的幽默感,我不曾在别的作家的作品里体验过。他总是能与身边的人缔结深厚的友情,我猜他一定是个善良细腻敏感温和的。几年前我痴迷于何伟的作品,幻想着能否读到他关于埃及的作品,但我绝不曾想过我会在几年后的美国东海岸的一个小镇上实现了我几乎忘却的愿望。现在,我又开始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了,我希望会是关于美国的。

  • 4 FC 2019-08-05 23:30:42

    读着读着发现太像何伟之前的甲骨文,忍不住翻出甲骨文又看了一遍。重新开始读the buried时发现有有声书,而且是何伟本人亲自朗读,阿拉伯语发音听起来很标准。读罢依然是对有关埃及与中国的比较印象最深。

  • 3 一位少男 2019-07-28 16:35:59

    何伟在写作和为人上都是我的偶像,我喜欢他观察的目光,让非虚构成了非常迷人的文本,我喜欢他的幽默,消解了很多诡谲的现实,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悲悯,与你同为人的那种感同身受。

  • 2 LaoBai 2019-10-02 04:02:15

    垃圾工Sayyid的故事(乐);阿语教师Rifaat的故事(悲);同性恋翻译Manu的故事(叹);蜘蛛网铁门公寓的故事(巧);中国商人在埃及的故事(奇)...... 当然,最不应该忘记的其实是两次革命中那些逝去的平民,Allah yerhamoh,may God rest his soul......

  • 2 2019-06-29 01:26:01

    啊啊啊,真是一本好书,喜欢何伟笔下的那些人物。喜欢他的写作风格和幽默,喜欢他的平等他的人文关怀。希望书里的那些人以后也平安地生活下去。这本书让我对阿拉伯之春感兴趣了。

  • 1 小红帽 2019-12-26 05:20:11

    非虚构作者叙述主体,需要承担的太多了

  • 4 猪头妖怪 2019-08-16 02:37:00

    何伟以他一如既往的细腻、幽默和洞见,为埃及这个混沌难辨的国度勾勒出了一个异常生动饱满的轮廓,同时也将我过往的零散认知有力地拼合了起来。而在这整个叙述过程中,作为参照物的中国于背景中不时闪现,宛若一缕绵延自“中国三部曲”的悠长回响。

  • 1 nosurrender 2019-08-15 02:53:22

    subway reading#2 一个nomad,真正椰壳碗外的人生。有点如何料理日常生活陌生化以及生产“他者”的问题,不管是在所谓的非虚构写作,还是在读材料的过程中。引进大概是不太可能了。

  • 2 野荞 2019-08-19 17:30:04

    是现在也是过去,是纪实又像小说,何伟写作真的懂怎么放出去和怎么收回来,最后一章就像个电视剧的大结局,很有画面感

  • 1 Oritaro 2019-05-09 02:10:27

    何伟Peter Hessler在埃及的五年专栏结集出版了。 何伟在中国度过了十五年单身生活,中国来信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飞速演化。但深居埃及的何伟有了要守护的妻儿,最后第一次感慨「埃及的五年无比漫长」,所呈现的埃及也是「外部世界变化无穷,埃及却还是那个埃及」。 也很有趣。

  • 0 虚弱橙 2019-06-27 16:26:03

    16h听完,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小人物的命运沉浮,间叙政治。何伟对语言词汇的微观分析仍有种狂热,也产生了不少洞察。可惜书里强行添加的中国元素写得并不出彩,考古部分也不太动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