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编】
重审周立春:“嘉定之变”与上海小刀会起义诸问题考论
甲午后“商办”铁路的一例实证——姚锡光日记所见之刘鹗
张之洞与德国军事教习
庚子事变时期张之洞的对日交涉
庚子年张之洞对日关系的若干侧面——兼论所谓张之洞的“帝王梦”
· · · · · ·
(
更多)
【初编】
重审周立春:“嘉定之变”与上海小刀会起义诸问题考论
甲午后“商办”铁路的一例实证——姚锡光日记所见之刘鹗
张之洞与德国军事教习
庚子事变时期张之洞的对日交涉
庚子年张之洞对日关系的若干侧面——兼论所谓张之洞的“帝王梦”
钱恂:晚清外交史上的“异才”——兼证“张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梦”说难以成立
钱恂事迹补说——从张遵逵先生的来信谈起
也说义和团运动中的奕劻
《乱中日记残稿》是否为“信史”?——兼谈《袁京卿日记》的史料价值
《庚子北京避难记》的作者及其史料价值
附 庚子北京避难记
也说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为马幼垣先生补充
【二编】
庚子年李鸿章北上史实补正——兼论李鸿章与日本的关系
附 李鸿章与佐佐友房谈话记录
“误国之忠臣”?——再论庚子事变中的李秉衡
种族与政治:晚清宗室寿富之死及其回响
“援匹夫有责之义,贡千虑一得之愚”: 庚子事变中的张元济
“互保”“换旗”与“公共政府”——再论“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
余联沅: 从“铁面御史”到“洋务干员”——上海道研究的一个个案
陶森甲: 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双面人”
“两收海军余烬”: 甲午、庚子时期沈瑜庆事迹钩沉
“上海中外官绅”与“东南互保”——《庚子拳祸东南互保之纪实》笺释及“互保”“迎銮”之辨
“题外作文、度外举事”与“借资鄂帅”背后——陈三立与梁鼎芬庚子密札补正
《王湘绮年谱》辨误一则——兼论庚子前后王闿运的思想动态
张佩纶政治生涯的最后一幕——辛丑议约期间复出史实考论
“志士”与“离心”: 庚辛之际趋新士人的时局因应——偏于“言”的部分
附录 原发表出处一览
· · · · · · (
收起)
2 有用 栗子有毒 2020-05-16 04:44:35
三星半,只读了下编几篇。对庚子事兴趣不大,李秉衡篇最好。
3 有用 Heaven 2022-11-02 15:02:26 陕西
收录文章时限以戊戌至庚子年为主,内容上以商榷文、“中等人物”事迹钩沉、史料辨析三种为主,通读一遍后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力图从对“中等人物”的事迹钩沉出发以挖掘出庚子年东南官绅的群像,发掘其在“北廷不可恃”的局面下为国寻求出路的心路历程,因个人履历的不同,此类官绅在所思所行上也并非持有同样的面孔,也正因如此,始终无法形成合力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南省自立”局面,只能依偎于“勤王”与“自保”二者之间,原本指... 收录文章时限以戊戌至庚子年为主,内容上以商榷文、“中等人物”事迹钩沉、史料辨析三种为主,通读一遍后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力图从对“中等人物”的事迹钩沉出发以挖掘出庚子年东南官绅的群像,发掘其在“北廷不可恃”的局面下为国寻求出路的心路历程,因个人履历的不同,此类官绅在所思所行上也并非持有同样的面孔,也正因如此,始终无法形成合力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南省自立”局面,只能依偎于“勤王”与“自保”二者之间,原本指望依靠“南方有力者”以根本解决戊戌以来新旧党祸的构想也终于失败,而据张海荣老师研究来看,这一党祸虽在清廷力行新政后有所放缓,但其梦魇终究未能彻底消散,是祸起戊戌,终于辛亥。 (展开)
0 有用 日 2024-02-02 17:02:08 河南
补记
8 有用 竹圃 2019-12-04 22:32:34
迟来的评价。书刚出版的时候就买来拜读了,应该说把晚清人物的研究引入了新境界。以前常说对过去之人要有“理解之同情”,但真正实践起来却不易,此书则基本接近这一境界,避免了过多主观色彩的评价,而代之以对人、事背后群体、时代、制度的深思,极具启发性。
1 有用 朱颐钊 2022-04-12 13:56:45
收录的作者的大部分文章,围绕庚子之变中南北各方的心态与行动展开,对资料的把握和议题的收放都颇见功力。近代以来,资料如山,尤其是处于稍纵即逝的重大历史关头,人们的「说法」与「做法」既在此二者之间充满着张力,也在不断变动乃至一日之内自相矛盾,后来的研究者能够抽丝剥茧、厘清一个大概,实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