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概括为3点: 1.本书最大的价值点在于颠覆我们以往对于“反复阅读”这种学习方式的运用,告诉我们学习过程大脑相关搜索越多、适当测验、穿插与间隔练习,也就是看上去越麻烦,短期成效越小的学习方法反而是最有效,知识储存更牢固的方式。 2.知识点较多,且观点多次重复,点与点之间的跳跃性较强,感觉没有把一个点深挖下去,组成严密的前后逻辑,读起来的确比较吃力。 3.这本书更多停留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心理学规律的阐述,也就是更多的讲述“是什么”这样一个内容,并且还是停留在传统学习的认知领域,第二章讲到“学习的本质是知识链和记忆结”,但是看上去似乎是在告诉读者我怎样才能更好的持久记忆,让知识更为储存牢固,而这本不是学习的本质。
然后,抛开这本书,我先跟大家讲述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随后我会再回到这本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规律。 1.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是通过例子找出问题和答案的规律,重塑大脑连接而完成。而记忆只是对“知识的描述”或者说“信息”不断地熟悉。 2.费曼技巧是什么? 费曼说过:“如果你没有办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你所学的知识,你就没有真正学会它。”费曼技巧是以目的为导向的学习方法,核心在于验证知识。也就是当你遇到未见过的问题时,你是否可以用学习的知识来解决。 3.思维导图的价值是什么? 思维导图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对知识的拆分,当你学习一个新知识时你可以把这个新知识拆分成许多的小知识,直到这个小知识是你熟悉的,然后再从你的已知出发,用线性量级的知识一步步变成指数级的知识。 所以,综上所述:学习的本质是通过例子找出问题和答案之间的规律,为的是当下次遇见新的问题时,能否用这个规律去解决。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的、感觉无从下手的知识时,可以拆分成我们熟悉的小知识或者是例子来一步步学习这个新的完整的知识。
以上可以看出: 1.学习的过程是先尽可能搜集更多的例子帮助你体会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关系,而当你真正学会时,这些例子就压缩成了知识。而书中提到的“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的检索式练习”与此不谋而合。当你看到一个关键词,或者是知识的描述时,先盯着这个关键词,尽可能的搜索相关的例子,去体会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关系,通过压缩知识,提取规律,来重塑大脑的连接。 2.费曼技巧是一种以目的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在于你碰见从前例子里面没有出现,新的条件和问题时,是否能够解决,而书中的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其实就是在不停创造新的条件来验证知识是否被学习到。 3.知识的滚雪球效应与思维导图的知识拆分不谋而合。
最赞回应
;-)回答的很好啊,感谢分享~有两点有小小不同的想法,可当作交流啊~
1.是费曼技巧,用熟悉的简单的小知识,来解释一个新的知识。
2.思维导图,我觉得它最大的作用不是拆分知识,而是联系知识和分类整理知识,知识清晰化,可视化,形成体系,一个知识地图
刚看完这本书,真是东拼西凑的营销书籍,这本书讲的内容还没有搂主你讲得多
;-)回答的很好啊,感谢分享~有两点有小小不同的想法,可当作交流啊~
1.是费曼技巧,用熟悉的简单的小知识,来解释一个新的知识。
2.思维导图,我觉得它最大的作用不是拆分知识,而是联系知识和分类整理知识,知识清晰化,可视化,形成体系,一个知识地图
谢谢肯定哦!我对于费曼技巧认识也不够深刻,但是思维导图你提到的作用我也深有体会哦~我一直觉得我的表达比较晦涩 谢谢你的理解
你是不是看过学习观,yjango的公众号
哈哈哈哈哈哈 好聪明呀!对 就是这个!
毕竟同为于大粉丝
刚看完这本书,真是东拼西凑的营销书籍,这本书讲的内容还没有搂主你讲得多
哈哈哈哈 可以结合消化下~
对,尤其是费曼,其实是新旧知识的联系。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