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的人 短评

热门
  • 78 Desargues 2019-07-05 14:46:46

    福柯真的是一团火,站在普通人一侧。

  • 55 kidultcc 2020-07-06 18:01:31

    读这本书的日子里我正好收到“利用大数据限制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乘坐高铁”的新闻,我整个人就...... 还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适合读福柯呢?

  • 21 🦁 2019-06-16 15:04:57

    敬佩国外编辑在整理讲演录的严谨态度,编者罗列了许多口语转书面文字的一些需要订正的地方,而国内某些人出版的句读之类的恰恰就是因为没有做出相应的修改才变得冗长啰嗦、面目可憎。

  • 10 萧隐 2021-04-30 20:50:35

    读了本书我突然有些明白,福柯审视的对象是政府、主权者,他站在群众那边试图对抗一整个国家机器。在这方面他确实是反中心与后现代性的。但如果尝试区分主流话语和官方话语的话,那么我觉得他是不太关心文化范畴的中心的,换言之,只要那个中心文化不是涉及到权力运作。他在意的只是那些具有排他目的的官方话语,他针对的是天龙人,他站在的始终是处于(权力)弱势的那边、被排挤到边缘的那边。

  • 14 蕴塔 2019-07-30 17:13:16

    讲稿比不了书稿,流畅性大于逻辑性。精神病学一个世纪的权力扩张、倒霉的三类对象:畸形者、手淫儿童、应受惩罚的人(这块基本没怎么讲)。权力技术与知识的相互勾结。

  • 1 Düstergeist 2023-09-14 11:05:34 陕西

    非专业读得很累,而且七成写的不正常都是和性有关... 很多不正常归根结底就是欲望,而欲望的归根结底就是脑子和吊子长反了

  • 1 风朵 2024-01-03 11:13:31 福建

    这本在法兰西学院讲座系列里算是最好懂的那一批,例证丰富,简洁明了。 权力的生产性作用在这本虽然不是很详细,但是有提到,福柯对权力的情感复杂,不是简简单单的批判可形容的。 全篇印象深刻之处是讲乱伦的精神分析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成人欲望的投射反转到孩子身上了,由此摆脱了负罪感,同时“不正常的人”被医学-权利加以监管。 精神病学要“保卫社会”,什么样的社会? 那么谁站在退化者那边,又有谁来保护他们?

  • 4 2021-11-06 16:44:08

    前半部分脑袋持续高潮,我们的权力、司法、医疗系统是对不正常人的处理建立起来的。不愧是20世纪的大思想家,每本都是必读啊

  • 6 阿芙洛狄忒 2020-02-14 20:35:23

    这是福柯1974至1975年间在法兰西学院的课程演讲系列之一。此中,福柯提出了几个问题:“不正常的人”这个含义从何而来,它在历史上的祖先是谁?我们依据什么判断人的不正常呢?正常和不正常的标准来自何处?(《译者的话》) 福柯认为“不正常的人”有三个源头: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人、手淫的儿童,在十九世纪合流,被构建为“不正常的人”。他从犯罪与惩罚的比例变化说起,提出规训化权力的出现。回溯道德畸形的来源,从畸形过渡到不正常。刑法体系如何与体制化的精神病学互为补充,其中“本能”的出现至关重要。将性的问题穿越到不正常领域中。精神病学通过家庭将知识和权力在儿童身上普遍化。
 “我们只有充分地理解权力,才能尽可能地摆脱它的桎梏,获得自由和解放。”(钱翰)

  • 2 4 2021-11-27 11:13:02

    看不懂,没资格打分

  • 1 2021-01-27 22:04:43

    福柯從19世纪初,精神病理学滲透司法制度,作針對個人的知识和权力技术对象: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人和手淫儿童起筆,以规训化为目的的纪律來控制、分析、干预“不正常的人”。但畸形(如双性人)违背自然法律常规,讓生理变成对行为的关注,蔓生至疯癫、乱伦、同性恋。 就像在萨德看来,放荡总是与一种权力的转变联系着,畸形不仅是一种强化的暴力本性,也通过这种权力的滥用,本性得以反对自身,最终消灭人自然的理性。即疯癫导致主体资格的丧失,被编码为社会危险,其核心是顽固、反抗、不服从。 毋宁是与本能结合的想象,便有从儿童自我色情走向谋杀,从隐蔽乱伦发展至畸形吃人的谱系构建,而正是将童年作分析目标,精神病学才得以普遍化,并聚焦于身体控制和道德规训,试图使身体变得既驯服又有用,成为法律、教育、医学机构保卫社会的责任。

  • 0 LarryWho 2019-07-21 16:03:43

    第三种不正常的人那部分可以按照《它在身后》路子拍一部电影

  • 4 GGH&& 2019-11-15 23:41:18

    由于福柯对这一段实在太熟悉太自信,全文竟然产生了一种“他又开始吟唱了”的效果 😂 而且也太能唠了,又一次没讲完hhhhhh (公立教育与儿童手淫“不正常化”出现的联系没讲清楚,总体而言后半程都很仓促。

  • 0 极度蓝旋风 2021-04-01 17:34:17

    书中未详细讲述的“需要被改造的人”其实和手淫儿童、被“畸形的人”一同构成了一股规训社会下“不正常的人”;斯科特所述那些“逃避统治的弱者”似有和福柯隔空对话之感。

  • 1 丑奴儿 2022-03-28 01:30:55

    福柯分析医学—法学如何从对立(18世纪末的司法改革中互斥)到缝合(19世纪末的相互吸纳),医学—法学正式成为统一的知识-权力的连续体和交换器,“医学和司法的双重定性的游戏”(双重定性的实践和技术组织)取代医学—司法话语的互斥。其中精神病理学作为桥梁和中介的特殊性在于外在性,其领域不再是病人/非病人、罪犯/非罪犯,而是正常/不正常的生命政治的领域。 古典时期的范式模型是对麻风病的排斥,其性质是消极的,以驱逐为手段,而生命政治时期的范式模型是鼠疫的微观控制,其性质是积极的,以治疗为手段,其对应于“权力的积极技术的发明”这一历史进程,福柯也由此用谱系学方法论取代压抑理论。

  • 3 sunson🐟 2022-03-07 19:02:32

    十天左右断断续续读完…有了这个武器,能看清社会是怎么制造一个“不正常的人”,理解日常权力的运作了。很喜欢福柯为底层代言的态度,虽然很多地方被他冗长的例子搞得疲惫,但是读一点算一点吧。

  • 0 天苑四 2021-12-16 20:14:34

    Disenchantment之前的世界

  • 0 周五 2022-01-22 11:24:25

    找了有用的部分:三种不正常的人,精神病学通过划分不正常的人来影响犯罪界定(?乱讲的),如果弱智那里再多说点就好了

  • 0 寒枝雀静 2021-09-13 17:54:50

    A / 福柯试图描绘的绝非某些隐喻性的或貌似“同构”的概念关联,而是捕捉多态的权力齿轮啮合的节点,从而勾勒出现实中各异的、相互补充但又未彻底胶合的系统。某种程度上就像德·帕尔马的蒙太奇:握有多线程的结构细部又有充沛的强度;在恢弘的静默中碰撞汇合,同时局部不断产生难以勘测的断裂。这本恰好是目前这个系列中路径最为明晰的一本,可能也刚好是与到当下为止的人生经历产生了最多呼应与共鸣的一本。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