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及其春秋笔法 短评

热门
  • 3 韧勉 2019-12-15 12:26:25

    秦汉时代史学史研究领域不能错过的佳作,《汉书》学研究的经典问题一并概括,包括《表》与《志》的史学成就、班固的经学宗旨和评价分级,尤其是核心问题《史记》《汉书》同源史料的写作对比,潘铭基把所有重点段落都拿出来直接对应比较,分析详实,逻辑全面,书后三分之一的篇幅探讨班固春秋笔法之用意与缘由。本书实乃著书立说之作。

  • 3 彭城下吏 2020-03-22 11:40:53

    3.8分,不能再多了。

  • 3 花想蓉 2020-01-17 16:44:10

    确为博采众长正本清源之作,治秦汉史者可常备案头查考。

  • 1 优质资深拍嗝师 2019-12-15 12:35:17

    《汉书》学领域涉及方方面面的通论,《汉书》研究的大部分梗都抓住了,《古今人表》的史学成就与经学用意,《五行志》的独创,《艺文志》的成就,缺点是没有关注《地理志》《律历志》《刑法志》的意义,可以看出作者的术业有专攻。《史》《汉》对比部分,直接上大段大段全面覆盖的文意对比,写作方法非常硬核。逻辑线也很丰富,起初章节探讨班固人生时,突出他的经学教育背景。从史汉对比看出二人的写作用意不同,继而探讨其中的经学价值,价值的突出体现是他的春秋笔法。同时梳理了孔子与班固之间的春秋笔法系列作品,最终强调与肯定了班固的史学史贡献。中间还提及若干乾嘉之学对《汉书》的价值评估导向,无论文献学还是史学史研究都很精深全面。

  • 1 稼轩门下走狗 2021-10-27 09:35:34

    作为教科书,四星封顶,作为学术著作,大概三星

  • 0 瑶光 2023-12-23 16:25:37 湖北

    写得挺好的,但实在和标题不太符合,关于春秋笔法方面并不是特别深刻,换一个标题会更好。

  • 0 江州穆瑾 2023-01-12 18:54:31 重庆

    3.5星,本来期待满满,结果发现此书前面一两章主要是汉书概况,后面讲春秋大义又浅尝辄止,最后论丝绸之路名物则是资料汇编

  • 0 三未 2023-07-30 22:55:30 广东

    中规中矩。

  • 0 沙门觉一 2023-03-30 17:02:02 北京

    可改名为《汉书导读》

  • 0 Expresso 2022-06-06 23:25:50

    第一章第二章汉书导读,第三章汉书从经学地位,读下来汉书是咋回事基本很靠谱。第四章,评注释,可能是基本功,对读者不友好,看不出好在哪里。第五章应该是重头戏,可惜只是在杜预左传序的框架下,说汉书行文亦有此道,后面二节前文多已述过,三节,四节统计有新意,但似乎文不对题。

  • 0 Q仔 2020-01-12 15:49:35

    涉及到史学目录学经学,都还不错吧。不过作者也太溢美《汉书》了

  • 2 临川归客 2020-06-26 11:49:58

    相当于一本《汉书》导读,部分论述分析得很细致,甚至近乎繁琐。汉书的春秋笔法本应该是书籍最大的亮点,可惜论述太少,以此作为书名似乎也有些名不副实。

  • 0 废书而瘫 2024-10-19 13:36:18 上海

    汉书导论

  • 0 故纸斋主人 2022-09-03 17:43:46 安徽

    扎实、完备、翔实,可读性稍差。

  • 0 月兒羊蹄 2021-10-03 14:59:34

    潘老师的基本功很扎实,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基于文本比对来研究和发表的,这可以说是其个人研究特色。这种方法看上去可能有“做傻事”、水篇幅等等嫌疑,但古典文献的工作之一就是校勘比对啊…

  • 7 名下士 2020-01-14 09:25:04

    目前学界少数汉书专著,因此本来满心期待,但读后大感失望。全书组织上有拉杂拼凑之嫌,而且误把抄书作著书,述多于作,论点卑之无甚高论,学风不正。对香港学者也许不能要求太高了。唯一好处是资料翔实,倒是适合作高校本科教材用。可惜文字水平也稍嫌稚嫩,多读无益。此类冷门之作,楼上两位竟同一天给五星,实在太巧合了吧。减一星。

  • 1 不能错过 2021-07-09 07:24:35

    颠覆了不是猛龙不过江的老话

  • 2 新形态 2021-07-09 07:29:17

    水平奇低……...............................................................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