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智能商业》由马云作序推荐。《智能商业》是阿里巴巴集团前总参谋长曾鸣,对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趋势做出革命性解读的作品,披露了其对于未来商业模式的思考和判断。
2006年,曾鸣教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参与阿里巴巴集团及各重要业务线,如淘宝、支付宝、阿里云计算、菜鸟等的发展,被业界称为阿里的“军师”。
基于在阿里巴巴集团十几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思考,曾鸣教授在《智能商业》中提出了未来30年新的商业模式——智能商业。
在线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智能商业的三个创新方向,纵观当下异军突起的企业,无不是在这三个领域有极大突破。“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是新商业生态系统的DNA,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有智能商业的新物种才能生存和发展。
作者简介 · · · · · ·
曾鸣
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2006—2017年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
·曾任教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
·长江商学院的创办教授之一,2006年8月之前任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兼EMBA和高层管理培训中心学术主任。
·2006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任总参谋长,参与了阿里巴巴集团整体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包括淘宝、支付宝、阿里云计算、菜鸟等重要子公司的开创和发展。
目录 · · · · · ·
自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智能商业
第1章 智能商业大变革
智能商业:新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双螺旋构成:网络协同+数据智能
未来已来,智能商业将走向何方
第2章 互联网的本质
联:改变物理世界的底层技术革命
互:让交流具备无限可能
网:互联网给商业社会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第3章 智能商业双螺旋之一:网络协同
网络协同:新经济范式革命
淘宝与优步:网络协同效应的胜利
第4章 智能商业双螺旋之二:数据智能
数据化:商业创新的基础
算法化:智能商业的“引擎”,而非“工具”
产品化:数据智能和商业场景的最终载体
活数据:让反馈成为闭环
企业智能化=在线化+自动化
第5章 智能商业的特征:向精准升维
“精+准”是未来商业的核心要求
精确:通过网络协同,实现降维打击
准确:数据智能的背后,是商业逻辑的根本改变
第6章 黑洞效应:智能商业胜出的秘密
黑洞效应:智能商业的优势源泉
黑洞效应的必然方向是智能商业
第二部分 商业模式变革
第7章 C2B:未来的核心商业模式
传统的三大商业模式
C2B:对传统工业时代的颠覆
客户驱动:C2B模式的逻辑起点
转变思维,将C2B落到实处
第8章 S2B:通往C2B模式的自然演化路径
S2B2C的模式创新
S和小b的新型合作
赋能的五个方面
第三部分 战略变革
第9章 新战略:高效反馈闭环
看十年,做一年
阿里巴巴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会
战略实验
第10章 新定位:点—线—面—体
“点—线—面—体”的定位逻辑
淘宝的动态演化
生态系统对供应链的升维攻击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四部分 组织变革
第11章 第四次组织创新:创造力革命
历史演变:组织创新的三次革命
创造力革命
第12章 新组织原则:从管理到赋能
忘掉管理,拥抱赋能
打造全新的赋能型组织
第13章 自组织协同网
强大的创新中后台
自由联通,网状协同
在线实时的动态目标矩阵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
第14章 淘宝的演化
社区属性与网络协同
数据智能的又一次胜利
平台是生长出来的
第15章 新品牌:网红时代的品牌打造
网红电商:三级支撑下的爆炸性商业机会
品牌互联网化的创新打法
新品牌建设的四大基点
第六部分 关于未来
第16章 互联网X:传统产业的重构
“互联网+”:不是叠加,而是融合
“互联网X”:新时代的开创者
结语 新文明:感受未来已来
致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到落地点,不能大而空,否则只是空想,无法落地;另一方画,不能盲目跟风,要能不断地总结思考,形成对未来的独特判断。这种“虚实结合”是很难的一种技能,需要长期训练,也需要团队配合。 既然是对未来的判断,就有不确定性。无论你如何收集信息、思考、推断,当你最后做决定时,总有一步叫基于信念的那一次跳跃( leap of faith),所以你最终的决定必然基于信念。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的一句话后来变得很流行,即“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相信了,你往那个方向努力了,它オー步步地变成现实。我曾经在曾鸣书院的公众号上专门写过一篇“远见最终是拿来证明的,不是拿来挑战的”的文章,这是因为我相信,所以最终才能做出来。所以,远见其实也是理性和感性的一个结合,理性的一面,你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纠正自己的判断;感性的一面你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对自己信念的相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辩证思考 为什么快速行动在这个时代变得很重要?因为你的确看不清楚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唯一确认预判正确与否的方法就是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得到第一手反馈,这个反馈要完成两个目标:第一,帮助修正你的产业终局判断;第二,帮助修正你下一步的行动。这就是远见和行动形成的快速反馈闭环。用远见来指导下一步的行动,这个行动不是盲目行动,它有假设,行动要形成结果以便修正远见。 2017年的曾鸣书院公开课为什么把新战略形象地称为“看十年,做一年”?因为“看十年”强调远见,需要看得足够远;强调“做一年”,是因为你整个行动的核心是落在一年甚至半年的时间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9章 新战略:高效反馈闭环 -
我们当前的很多担忧,其实是在用既有的价值观、规则机制和法律体系来看待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被我们忽略的,恰恰是人类主动基于整体利益去建立新的价值观、规则和法律的能力。 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就是以更新的技术,在更大的群体范围内,共同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积累更大的文明成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98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智能商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智能商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4 条 )
> 更多书评 84篇
-
到落地点,不能大而空,否则只是空想,无法落地;另一方画,不能盲目跟风,要能不断地总结思考,形成对未来的独特判断。这种“虚实结合”是很难的一种技能,需要长期训练,也需要团队配合。 既然是对未来的判断,就有不确定性。无论你如何收集信息、思考、推断,当你最后做决定时,总有一步叫基于信念的那一次跳跃( leap of faith),所以你最终的决定必然基于信念。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的一句话后来变得很流行,即“因为相信,...
2019-11-17 19:49:14 2人喜欢
到落地点,不能大而空,否则只是空想,无法落地;另一方画,不能盲目跟风,要能不断地总结思考,形成对未来的独特判断。这种“虚实结合”是很难的一种技能,需要长期训练,也需要团队配合。 既然是对未来的判断,就有不确定性。无论你如何收集信息、思考、推断,当你最后做决定时,总有一步叫基于信念的那一次跳跃( leap of faith),所以你最终的决定必然基于信念。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的一句话后来变得很流行,即“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相信了,你往那个方向努力了,它オー步步地变成现实。我曾经在曾鸣书院的公众号上专门写过一篇“远见最终是拿来证明的,不是拿来挑战的”的文章,这是因为我相信,所以最终才能做出来。所以,远见其实也是理性和感性的一个结合,理性的一面,你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纠正自己的判断;感性的一面你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对自己信念的相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辩证思考 为什么快速行动在这个时代变得很重要?因为你的确看不清楚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唯一确认预判正确与否的方法就是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得到第一手反馈,这个反馈要完成两个目标:第一,帮助修正你的产业终局判断;第二,帮助修正你下一步的行动。这就是远见和行动形成的快速反馈闭环。用远见来指导下一步的行动,这个行动不是盲目行动,它有假设,行动要形成结果以便修正远见。 2017年的曾鸣书院公开课为什么把新战略形象地称为“看十年,做一年”?因为“看十年”强调远见,需要看得足够远;强调“做一年”,是因为你整个行动的核心是落在一年甚至半年的时间框 引自 第9章 新战略:高效反馈闭环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回应 2019-11-17 19:49:14 -
员外 (You are what you say.)
我们当前的很多担忧,其实是在用既有的价值观、规则机制和法律体系来看待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被我们忽略的,恰恰是人类主动基于整体利益去建立新的价值观、规则和法律的能力。 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就是以更新的技术,在更大的群体范围内,共同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积累更大的文明成果。2019-07-14 19:12:40 2人喜欢
-
-
Prima'` (路漫漫其修远兮Can I do better)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海量的数据会为我打工。 数据智能其实很好理解,就是集体智慧,是数据的集体智慧,是一种不断学习的数据的集体智慧。单个数据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的,但是海量的数据有,就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样不容小觑。更让人称赞不已的是这三个臭皮匠还总是今年的臭皮匠,而不是老古董臭皮匠,所以他们的智慧是与时俱进的。 作者在解释数据智能的时候提到了数据化、算法化和产品化。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数据化...2021-05-31 21:59:18 1人喜欢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海量的数据会为我打工。
数据智能其实很好理解,就是集体智慧,是数据的集体智慧,是一种不断学习的数据的集体智慧。单个数据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的,但是海量的数据有,就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样不容小觑。更让人称赞不已的是这三个臭皮匠还总是今年的臭皮匠,而不是老古董臭皮匠,所以他们的智慧是与时俱进的。
作者在解释数据智能的时候提到了数据化、算法化和产品化。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数据化、算法化和产品化,因为如果拿我们脖子上的东西和数据智能做比较的话那简直相差无几。
首先要有数据,数据其实是信息的一种,我们每天会接触浩瀚信息,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但对于商业而言,数据更多的是一种事实的量化,比如产量、增长率、点击率等,商业关心哪种事实,就会有哪类数据。
接着,也是最重要的,但不一定是人人都有的好东西,脑子,就是算法。看到苹果这种信息,有的脑子可以想到万有引力,有的脑子可以发明电脑,而有的脑子可能只是在睡觉。所以算法是挖掘数据价值的一种思路。数据就在眼前不卑不亢,但每个算法挖掘的不同,所创造的价值也不同,所解决的问题也随之不同。同样,前文中我们提到数据的智慧,背后是需要算法作为伯乐去发现的。
最后是产品化,客户不关心你的大脑里有多少神经突触在多短的时间里处理了多少信息,也不关心你的大脑是石器时代1.0版本还是超现代2.0版本,他们关心的是你这张美丽与智慧并存的脸庞,能否告诉他们眼前的困难该如何解决。对,丑陋但智慧的脸庞也不行;对,同时还的是拿来主义,只要你的产品可以,最好是可以拿来一键解决客户盈利亏损的问题,那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这就是客户喜欢的。这是多么朴实无华毫无掩饰内心淳朴欲望的客户。
当然这还不够,产品化的最后一个重点就是反馈闭环。从客户的角度来说,people change,没有谁是一成不变的,咳,客户的需求也会变化,所以这些变化应该被告知。只有客户反馈给产品后,聪明的算法才会从反馈中自动自我更新,从数据中找到新的信息,最终还给客户一个良好的体验。当然,从价值的角度来说,(前一章提到的)协同网络产生的网络效也是需要一个闭环来保护这个网络的成长。值得强调的是,数据作为整个环节中最开始的一步,保持全面性和实时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据是动态的,同时也能帮我们洞察到因为偏见而看不到的信息。而产品作为获取数据的环节,保持在线化、服务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非常近的未来,如何去利用数据智能来帮助我们决策,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将会是很有挑战和创新能力的一件事,那么你想做一个如何利用数据智能(让我们露出资本主义的嘴脸)而赚钱的老板呢?
写到这里不仅有点想流泪,数据作为打工者有很大的价值,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们很难离开数据,但我呢,我的老板应该不会离不开我,咳。
回应 2021-05-31 21:59:18
-
軒轅鍾書 (live more seriously within)
要想实现智能商业的第一步,就是让你的产品和服务核心流程在线化。 规模经济的壁垒比网络协同效应的壁垒要低得多,可以用海量资本进行密集轰炸以便攻克。 机器将逐步取代人,在越来越多的商业决策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今天人工运作产生的效果。 数据化、算法化加上产品化构成了智能商业的三大基石。 所以,我们第一个比较成功的产品就是在卖家的后台装了一个行动按钮。只要卖家点击一下这个按钮,整个...2019-08-04 18:49:29
要想实现智能商业的第一步,就是让你的产品和服务核心流程在线化。
规模经济的壁垒比网络协同效应的壁垒要低得多,可以用海量资本进行密集轰炸以便攻克。
机器将逐步取代人,在越来越多的商业决策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今天人工运作产生的效果。
数据化、算法化加上产品化构成了智能商业的三大基石。
所以,我们第一个比较成功的产品就是在卖家的后台装了一个行动按钮。只要卖家点击一下这个按钮,整个店铺的陈列展现就会被自动优化,从而带动销售额的提升。
在智能商业的时代,想要让自己的企业获得成功,首先要问自己4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的企业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化? ·第二个问题,我的企业能否尽可能地引入机器的学习效应?·第三个问题,我的企业能不能在网络扩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用机器决策取代人工决策? ·最后一个问题,我的企业能否让自己收集的数据与更多不同类型的数据产生交换?
C2B商业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用户为主导,用户从商品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甚至是决策者。品牌与用户的关系从单向的价值传递逐渐变成了双向的价值协同。
这种个性化消费潮流和消费行为的变化,使得C2B模式出现以后迅速升温,甚至已经呈燎原之势。
企业内部,提升组织和管理能力,充分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后端,企业积极调整供应链,提高柔性化生产和服务能力。C2B模式俨然已经成为DT时代的核心商业模式。
品类偏好 地点偏好 工作日周末偏好
商业模式也从先生产、再销售,转变成了根据需求进行生产。
S2b2c,其实也可以称为c2b2S,S指供应平台。
怎样让这些小b充分利用自带的流量,充分发挥自主能力,是未来一个很大的创新领域。
这个超越,核心就是S对小b的赋能。
图8–2 S对小b的赋能
S2b2c的意义在于它是智能商业时代第一个突破性的创新商业模式,有可能同时实现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vision)。远见显示了你对未来最有可能发生的产业终局的一种判断,这个判断是你的一个假设,这个假设要不断地被实践验证和挑战,然后被不断纠正。
同时,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管理本身也变得愈加复杂。
管理和组织创新成为生产率提升的源泉,知识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
领导者为团队全体成员提供的是创新上的支持和各种资源整合,以此帮助自己的下属取得更大的成绩。
创造力时代,员工往往是自我激励的,所以赋能要强调的是给他们合适的挑战,从而激发创造者的兴趣和动力。
创造型人才不会仅仅满足于物质激励,他们更关心什么样的组织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促进协同的机制设计才是未来组织创新的重要领域。
赋能的运用方法同样提炼了三点。 第一,文化的营造。第二,人才招聘。第三,心力的大量投入(并非监督而是增加员工的内外互动、跨界交流)。
创新平台包括创新中后台、平台协同机制,以及相适配的文化和环境。其中,创新中后台指的是创新所依赖的可共享的各种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协作平台。中后台通常由许多不同层级、互相连通、形成复杂结构的子平台系统组成。
文明的一次次传承和复兴,就是一步步找回对人的尊重。”人不应该做那些重复性的工作,而应该多做创造性的工作,这个想法一脉相承,一直引领着人类的文明之火绵延至今。
回应 2019-08-04 18:49:29 -
Fly_菲 (没有什么比享受现在更重要了)
大家对未来的感知的差异很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不仅是一个一直快速变化的市场,也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市场,技术变革,政策环境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商业大变化,不仅激烈,而且迅猛,变化周期短。 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 这种体验和想法绝非到街上做访谈和问卷调查就能够得到的,而是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通过互联网自然而然留下的态度。双向互动,使得企业和用户的关系成为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交互过程,用户的实时...2019-09-21 00:15:41
大家对未来的感知的差异很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不仅是一个一直快速变化的市场,也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市场,技术变革,政策环境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商业大变化,不仅激烈,而且迅猛,变化周期短。
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
这种体验和想法绝非到街上做访谈和问卷调查就能够得到的,而是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通过互联网自然而然留下的态度。双向互动,使得企业和用户的关系成为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交互过程,用户的实时反馈成为产品和服务快速迭代和更新的源泉。企业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过去的基于猜测的预判转为基于观察和倾听,用户至上成为企业的基本出发点。
当算法迭代优化时,决定其方向的不仅是数据和机器本身的特性,更包含了我们对商业本质的理解,对人性的洞察和对创造未来商业新样貌的理想。
精确是通过协同网络的扩张,对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下的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
旧的产业模式越发达,每个环节的效率越高,对于推开新的产业模式的难度越大。
数据智能有乘法优势,也就是学习效应。
企业获得成功的4个问题:
1:我的企业能否最大限度的实现网络化?
2:我的企业能否尽可能的引入机器的学习效应?
3:我的企业能不能在网络扩张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用机器决策取代人工决策?
4:我的企业能否让自己收集的数据与更多不同类型的数据产生交换?
每个人对于自己认同的小小社群,无比忠诚。智能商业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工业时代中一个个毫无个性的人的物质需求,而未了满足完全不同的人在完全不同的社会中的发展需求。
C2B商业模式的逻辑起点是与客户持续的互动关系。
在远见指导下的尝试,看这个行动是不是有正确的方向。要有长远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新的核心能力:在预判未来和当下行动之间形成非常高效的反馈闭环。
面:需要具备系统化架构能力、持续运营和研发产品的能力;
点:是指面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新角色,本身壁垒不高,对时机的把握能力至关重要。
线:链接 点、面和最终的客户。
体:生态体系
未来十年最热门的需求在于:关系建立、团队合作、协作创新、文化敏感性以及管理多样化团队的能力。
赋能:
1)领导者的目的不是管理,而是支持,提供创新上的支持和各种资源的整合
2)团队成员的驱动力不是传统的劳动报酬,而是成就感和社会价值
打造全新的赋能型组织
1)匹配创造者的兴趣、动力和合适的挑战;
2)打造环境和氛围、方便员工共同创造
3)通过组织设计,刺激人和人之间的有效互动
个体越来越强调专业知识,特别是综合判断力和创造力,整个组织的结构也相应的要网络化、平台化、来支撑任何一个个体根据需求调动资源的能力。
回应 2019-09-21 00:15:41
-
《智能商业》振动笔记 一、读书摘要 在线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智能商业的三个创新方向,纵观当下异军突起的企业,无不是在这三个领域有极大突破。本书是基于在阿里巴巴集团十几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思考,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未来30年新的商业模式——智能商业。 本书的作者曾鸣——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 二、振动笔记 三、振动内容 振动点:金句摘录 第一,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靠人脑的进...
2022-02-13 16:51:59
《智能商业》振动笔记
一、读书摘要
在线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智能商业的三个创新方向,纵观当下异军突起的企业,无不是在这三个领域有极大突破。本书是基于在阿里巴巴集团十几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思考,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未来30年新的商业模式——智能商业。
本书的作者曾鸣——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
二、振动笔记
三、振动内容
振动点:金句摘录
第一,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靠人脑的进化,而是通过社会化合作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带来生产力的大爆发。
第二,如果有人找我讨论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问题:“点、线、面、体,你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第三,一个真正有能力的工程师的价值可能超过1000个平庸的工程师的价值之和。
同频振动1:智能商业的双螺旋结构
同频振动2:网络协同
所谓网络协同,指的是通过大规模、多角色的实时互动来解决特定问题。以前我们解决一个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命令、科层制或者在简单市场中通过价格信号进行调整,但今天更多的是通过大规模、并发、多角色的实时互动加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协同需要直连互动、实时反应、异质角色和多元场景,只有互联网技术才能充分实现这些条件,也只有万物互联才能充分发挥出网络协同的价值。
同频振动3:数据智能
数据智能的本质就是机器取代人直接做决策,和传统的BI(商业智能)完全不同,这一点至关重要。如今,大多数企业都会有BI部门,用来分析数据,提供决策支持;核心服务人群是高层管理人员。而数据智能强调的是运营决策直接由机器决定,大数据和算法是机器学习的本质,这两者的结合才产生了快速迭代和快速优化。
同频振动4:智能商业的战略变革
看十年,做一年。智能商业时代的战略不再有所谓的长期战略规划,由于环境变化太快,针对未来的长期思考越重要。远见只是显示了你对未来最有可能发生的产业终局的一个判断,这只是一个假设,这个假设要不断地被实践验证和挑战,然后被不断的纠正,这个实践就是快速行动,快速的找到落地点,并且不断的总结思考,形成对未来的独特判断。
同频振动5:点-线-面-体的定位逻辑
点:是在“面”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新角色,点和面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面要发展,就要为其上的点创造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线:点和面无法构建完整的生态,点和面无法直接为消费者或客户提供服务,还有一个角色不可或缺,这就是线,连接点和面。
面:指的是平台或者生态型企业,面的核心是要有创造新模式的可能,连接不同玩家。
体:面是体最根本的组成要素,在面的扩张过程中,还会衍生出其他的面,形成体。
同频振动6:让听得见炮声的士兵做决策
让听得见炮声的士兵做决策,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将中后台变成一个协同网络。只有把中后台变成一个协同网络,士兵才能成功调动相应的资源。
第二,这个士兵必须有足够的判断力。把决策的权力直接从一个所谓的战区司令放到一线的士兵,这个士兵不可能是一个初中生,他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有非常强大的综合技能的高端人才。
四、振动收获
1、本书从智能商业的角度分析了淘宝的“演化”史,在如今的VUCA时代,战略很难通过顶层设计出来,需要的是演化。
2、笔记关键词:“智能商业的双螺旋结构”、“智能商业的战略变革”、“点-线-面-体”的定位逻辑、“让听得见炮声的士兵做决策”。
3、行动计划:大到一个公司,小到一个个人,都需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定位,通过“点-线-面-体”的定位逻辑分析自身。
-END-
回应 2022-02-13 16:51:59 -
S2B2C (S是平台) S与b的关系,不是加盟,是合作协同 核心:S与小b共同服务c,创造更大的价值 // 比如钉钉/企业微信与其服务商,开发者等 why: S为什么要在B2C的基础上,再做S2B?——因为深度的服务难做,自有业务与组织逻辑等,很难自己做到“大中台,小前端”。 小b 核心价值是:完成对客户实时的低成本互动 其优势是:与C的深度关系,无法大规模获客 手段主要是: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 劣势是:标准化能力不足(供应...
2021-09-09 09:41:47
S2B2C (S是平台)
S与b的关系,不是加盟,是合作协同
核心:S与小b共同服务c,创造更大的价值
// 比如钉钉/企业微信与其服务商,开发者等
why:
S为什么要在B2C的基础上,再做S2B?——因为深度的服务难做,自有业务与组织逻辑等,很难自己做到“大中台,小前端”。
小b
核心价值是:完成对客户实时的低成本互动
其优势是:与C的深度关系,无法大规模获客
手段主要是: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
劣势是:标准化能力不足(供应链、营销、品牌)
S对b
1、S不承诺提供流量给小b,可能还想找自带流量的小b
// 比如对一些传统行业的引入,线上化等
2、价值在于赋能:
1、SAAS化工具
2、资源的集中采购
3、共同的品质保证(双品牌战略)
4、网络协同:S平台实现的网络协同的丰富度,S协同了多少上游的服务商 eg.云集
5、数据智能
1)大搜车:该场景中,有强大B2C,小b需要S的赋能才能在行业中发展。
2)行业原本是小b直接服务C为主,行业中,基本没有大的B2C玩家。S的出现是新技术的创新。(大家中医)
回应 2021-09-09 09:41:47 -
商业模式: B2B(水平、垂直) B2C C2C C2B: 从传统供应链走向网络协同的一种全新的模式 用户主导:1)定制化产品 2)从先生产再销售,变为,根据需求生产 how to do? 1、收集数据 2、创造数据(这边文中说,碎片化越来越多,把人人都变成品牌的粉丝。但是我认为不是,目前KOL越来越多,正是因为信息爆炸了,所以需要KOL帮助指导)。 3、个性化定制。
2021-09-09 09:37:36
论坛 · · · · · ·
曾教授这书也提了张大奕 | 来自沛公 | 2020-04-20 23:25:00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豆瓣读书非虚构首页推荐自选 (天雨流芳)
-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lyb)
- 1.2.1政法经管(智力层次-实用性) (ajian005)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智能商业的评论:
feed: rss 2.0
12 有用 天语 2018-12-16 08:34:59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在很多地方都读过了,拿出来又写了一遍。一面上崇尚开放,一面上在B2C模式上对京东只字未提。战略的实操性更强,本就不好说明和写作,这才是波特和里斯,特劳特厉害的地方。有兴趣了解未来的去看看《未来简史》吧,想了解战略,《定位》走起吧。这本书更像是给高管讲的PPT,华而不实。
1 有用 psychedelic_e 2019-01-13 12:19:11
看十年,做一年 / leap of faith
3 有用 后厂村村民甲 2018-12-24 15:22:34
要孕育新的商业机会,需在『在线化、智能化、网络化』三方面有所突破: A.在线化:产品和服务的核心流程在线化,利用数据智能直接在线决策。与传统BI提供离线决策的逻辑不同,先完成在线产生持续互动、记录用户反馈闭环的企业,将占据优势。 B.智能化:数据、算法和产品是智能的三大基石。数据初始化成本高,不一定创造客户价值,但掌握足够的在线数据就具备竞争优势,因此需用有创意的数据化方法,完成数据初始化。 ... 要孕育新的商业机会,需在『在线化、智能化、网络化』三方面有所突破: A.在线化:产品和服务的核心流程在线化,利用数据智能直接在线决策。与传统BI提供离线决策的逻辑不同,先完成在线产生持续互动、记录用户反馈闭环的企业,将占据优势。 B.智能化:数据、算法和产品是智能的三大基石。数据初始化成本高,不一定创造客户价值,但掌握足够的在线数据就具备竞争优势,因此需用有创意的数据化方法,完成数据初始化。 C.网络化:无网络协同效应,单靠规模经济无法形成垄断,通过协同网络可获取不同场景、不同状态下的更多数据。新的商业机会可能是『S2b2c』。在非标的领域中,平台与小b端共同服务c端,平台提供基于上游供应链整合的服务,不再是流量入口;小b充分利用自带流量、发挥能动性、提供足够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展开)
2 有用 甘同学 2019-01-22 20:04:14
点线面体的思考,是我在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15 有用 vivian 2018-11-04 12:13:11
2018年第95本。虽早前听过《智能商业20讲》的音频课,但再看一遍书,又有了新的收获。阶段不同,感悟不同,学习、思考与实践,总在更新与迭代。
0 有用 木哈 2022-06-22 19:23:41
去年今年,看了两遍,没看出好来。但,看梁宁老师的书评,内心相信这本书是好书。以后再来看吧,现在缘分还没到。
0 有用 青蜂侠 2022-06-20 09:02:59
网络协同和规模经济(优步、滴滴)
0 有用 七步以外 2022-06-17 10:10:10
2022年读的,显示再版16次了,挺受欢迎的
0 有用 一只羊 2022-06-09 16:29:10
讲得很宏大,个人没有什么深刻的感悟。没法让自己身在其中吧
0 有用 沙丘 2022-06-05 16:07:28
最好的平台,是参与者不带功利目的,不知不觉中去主动构建,主动传播的平台,例如字幕组例如微信,基于的是兴趣爱好,是使命感成就感和社交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