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富养孩子的最高境界就是永不忽视他们的情感
杀死抑郁症患者的是心理失联的不存在感。学会爱自己,学会识别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会同情自己,学会原谅自己。
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一本书。从实操中提出了新的概念(情感忽视),直觉上很有道理,但历史告诉我们直觉上能解释一切的理论往往最后会被证明不靠谱。因此我本人对“情感忽视”这个概念到底能解释多少问题、以及概念边界应该在哪里划清、是否有滥用问题等等持谨慎态度。本书英文版12年出,估计还没有足够的学术评议或支撑来给上述问题提供可靠的答案,但应当承认作者的写作态度还是比较谨慎和科学的,虽然不能说是救命仙丹,至少也没谋财害命。
本以为是和多数来访者有关,结果没想到自己却条条戳中。原来我一直不知道自己从未拥有过的东西,竟和我今天无法爱自己息息相关。我的情绪压抑,无法表达甚至理解自己,原来都和情感忽视有关。
“人很难从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那里感受到爱。”
这才是心理学——照顾个体感受的学问。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弗洛伊德、拉康,那是哲学偏玄学,色彩心理学、星座那是市场营销学,又名消费者心理学,23333。 书的前半是写如何认识自己的童年,后半部是写改变如何发生,看完整个人都踏实了,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不就那么点事,纠结如我,简直愚蠢。 当然,感受不是被文字疗愈的,疗愈之后不行动那是鸡汤,但多一份理解总是宽慰的,尤其是那些关于已发生事情的不同理解,消解少许习惯性的担忧,克服一点对未知的恐惧,这些大概就是文史哲最原初的意义了。 理解情感情绪之后的下一步是什么?理解、同情、安慰之后是什么?是追求改变,有意识的展开不一样的自己,懂得照顾之后,要创造感受,才能体验得更多,当然,又是条更难行的路
这些人的共性在于:看上去很好,童年也并不至于惨痛,但是缺乏自我同情、自我约束的能力,无法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感,无法依赖他人,无法向他人坦诚自己……等等。一边觉得“这就是我”,一边觉得“庸俗的人类又在找无谓的慰藉”
生命的燃料是感觉。如果我们没有在童年时代得到充足的养分,我们必须在成年时填补自身。否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活在虚无中。(咱们这片土地上,家庭的专制是祖传的。该自我抢救的,再难也得救啊。
我想中国正在大量养出这样的孩子
对此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还作者的第二本书《running on empty no more》,更为详细的为遭受情感忽视的人提出如何处理和伴侣,父母,孩子之间关系的方法。
早点看到这本书都能省掉几千咨询费。别人先天就携带的技能,我只能现在开始来学了。iaaa规则,识别、接纳、归因、行动。做了书里提到的表格,看到自取。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即可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HKILZs-pGjiyXdZRM7vqg 提取码:Rz88
全程心痛的阅读经历,很多回忆都活过来了,原来这么多的孤独都忍受下来了。建议配合日本小确幸文学一起食用。
恐怕只适合不自知自己有此心理问题的人,对于自知且在寻求改变的人还是很不够
有用。最近读了几本通俗心理学,总体感觉是,能让人走出自己的死胡同,至少在了解自己的一些行为属于典型性、结构性的之后,能稍微放过自己一些,并从以往的研究中得到借鉴性的方法和思路,调整自己。某种程度上说,读学术史也是这样的过程。PS:这本书使我理解自己经常挨爸妈批评的一点原因是,我的自律能力真的很差劲。但是这种书总体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解决方案过于理想化,要都那么容易,心理医生可能就该下岗了。
感受及情绪是情商的最重要基础。情绪就如水,堵塞它,无视它,依然不能消灭它。而只能看见它,疏导它,接纳它,引导它。愿每个人也包括我,能平静自得,全然接纳自身,安住于当下。
我会为你斩断心魔,凤凰会在浴火中涅槃。过程很痛苦吧,可是不要认输啊,它会凝结出你重生后的幸福。
还是有一些干货的。所以我才知道我自己反复饺子面饺子面的吃法。是因为小时候我爸妈很少管饭。
父母的情绪能力也决定了一个孩子的起点。精神上贫瘠的父母,自己一直活在匮乏之中,也不会有能力给到子女情绪上的照料。
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认知到能控制的情感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世间本无善恶,真理不过都只是一切事实,天道无情却也最是有情,处处留生机,每个人的认知和自己的世界博弈着存在,只要在成长,就挺好的。
感谢这个作者
> 被忽视的孩子
465 有用 华章分社 2018-11-21 17:26:36
富养孩子的最高境界就是永不忽视他们的情感
274 有用 安昱 2018-12-07 00:05:34
杀死抑郁症患者的是心理失联的不存在感。学会爱自己,学会识别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会同情自己,学会原谅自己。
119 有用 闻夕felicity 2018-12-27 21:26:33
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一本书。从实操中提出了新的概念(情感忽视),直觉上很有道理,但历史告诉我们直觉上能解释一切的理论往往最后会被证明不靠谱。因此我本人对“情感忽视”这个概念到底能解释多少问题、以及概念边界应该在哪里划清、是否有滥用问题等等持谨慎态度。本书英文版12年出,估计还没有足够的学术评议或支撑来给上述问题提供可靠的答案,但应当承认作者的写作态度还是比较谨慎和科学的,虽然不能说是救命仙丹,至少也没谋财害命。
113 有用 雨哲 2018-11-18 15:49:30
本以为是和多数来访者有关,结果没想到自己却条条戳中。原来我一直不知道自己从未拥有过的东西,竟和我今天无法爱自己息息相关。我的情绪压抑,无法表达甚至理解自己,原来都和情感忽视有关。
158 有用 anicca 2019-05-03 19:23:50
“人很难从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那里感受到爱。”
32 有用 苏坡De Niro 2019-03-14 04:35:33
这才是心理学——照顾个体感受的学问。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弗洛伊德、拉康,那是哲学偏玄学,色彩心理学、星座那是市场营销学,又名消费者心理学,23333。 书的前半是写如何认识自己的童年,后半部是写改变如何发生,看完整个人都踏实了,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不就那么点事,纠结如我,简直愚蠢。 当然,感受不是被文字疗愈的,疗愈之后不行动那是鸡汤,但多一份理解总是宽慰的,尤其是那些关于已发生事情的不同理解,消解少许习惯性的担忧,克服一点对未知的恐惧,这些大概就是文史哲最原初的意义了。 理解情感情绪之后的下一步是什么?理解、同情、安慰之后是什么?是追求改变,有意识的展开不一样的自己,懂得照顾之后,要创造感受,才能体验得更多,当然,又是条更难行的路
38 有用 小河有姜 2019-02-07 20:25:51
这些人的共性在于:看上去很好,童年也并不至于惨痛,但是缺乏自我同情、自我约束的能力,无法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感,无法依赖他人,无法向他人坦诚自己……等等。一边觉得“这就是我”,一边觉得“庸俗的人类又在找无谓的慰藉”
31 有用 以游🦊 2019-02-22 18:27:27
生命的燃料是感觉。如果我们没有在童年时代得到充足的养分,我们必须在成年时填补自身。否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活在虚无中。(咱们这片土地上,家庭的专制是祖传的。该自我抢救的,再难也得救啊。
35 有用 Jenny所长 2021-05-24 17:08:57
我想中国正在大量养出这样的孩子
32 有用 STAY HUNGRY 2019-05-05 20:54:46
对此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还作者的第二本书《running on empty no more》,更为详细的为遭受情感忽视的人提出如何处理和伴侣,父母,孩子之间关系的方法。
24 有用 十点睡觉 2021-09-10 21:17:26
早点看到这本书都能省掉几千咨询费。别人先天就携带的技能,我只能现在开始来学了。iaaa规则,识别、接纳、归因、行动。做了书里提到的表格,看到自取。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即可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HKILZs-pGjiyXdZRM7vqg 提取码:Rz88
9 有用 彼岸流年 2019-08-11 22:57:56
全程心痛的阅读经历,很多回忆都活过来了,原来这么多的孤独都忍受下来了。建议配合日本小确幸文学一起食用。
21 有用 Keira.C 2020-03-08 07:38:31
恐怕只适合不自知自己有此心理问题的人,对于自知且在寻求改变的人还是很不够
13 有用 绫懒遥 2020-02-13 21:08:24
有用。最近读了几本通俗心理学,总体感觉是,能让人走出自己的死胡同,至少在了解自己的一些行为属于典型性、结构性的之后,能稍微放过自己一些,并从以往的研究中得到借鉴性的方法和思路,调整自己。某种程度上说,读学术史也是这样的过程。PS:这本书使我理解自己经常挨爸妈批评的一点原因是,我的自律能力真的很差劲。但是这种书总体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解决方案过于理想化,要都那么容易,心理医生可能就该下岗了。
11 有用 爱智求真小透明 2018-12-15 21:53:14
感受及情绪是情商的最重要基础。情绪就如水,堵塞它,无视它,依然不能消灭它。而只能看见它,疏导它,接纳它,引导它。愿每个人也包括我,能平静自得,全然接纳自身,安住于当下。
9 有用 洛桑学艺 2020-04-28 16:03:06
我会为你斩断心魔,凤凰会在浴火中涅槃。过程很痛苦吧,可是不要认输啊,它会凝结出你重生后的幸福。
8 有用 汪拾叁 2020-02-20 00:40:46
还是有一些干货的。所以我才知道我自己反复饺子面饺子面的吃法。是因为小时候我爸妈很少管饭。
19 有用 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1-02-07 21:03:49
父母的情绪能力也决定了一个孩子的起点。精神上贫瘠的父母,自己一直活在匮乏之中,也不会有能力给到子女情绪上的照料。
7 有用 ODO 2018-12-02 23:36:32
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认知到能控制的情感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世间本无善恶,真理不过都只是一切事实,天道无情却也最是有情,处处留生机,每个人的认知和自己的世界博弈着存在,只要在成长,就挺好的。
8 有用 11111 2018-11-27 16:26:07
感谢这个作者